如果火星上存在生命,未來會因為人類的登陸而毀滅嗎?

2020-04-11   科學書屋

進入太空時代以來,人類文明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們在得到了越來越多有關宇宙的信息之後,也試圖解開更多的謎團,其中也包括生命誕生之謎。當然,人們也意識到沒有永恆的家園存在,所以在此過程中也在不斷尋找移民星球,根據我們目前的發展水平,火星是最理想的目標。


作為整個太陽系中與地球環境最接近的行星之一,火星雖然並沒有生命生存和活動的跡象。但是始終有科學家相信,只要藉助於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其進行改造,我們就有望在未來移居此地。


也有觀點認為,火星的環境或許足夠孕育一些能夠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生物,如果人類貿然登陸,恐怕會對這些生物們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更嚴重的是,它們很有可能會因此滅絕。


雖然目前只有火星探測器在幫助我們收集資料,人類仍無法成功登陸火星,但是根據目前科技發展的趨勢,我們在未來很有可能實現相關目標,只不過出於安全考慮,火星上的岩石樣本等物品都不能被帶回地球進行研究。


相對來說,人類如果到達火星上,也存在類似的隱患,因為太空飛行器以及太空人身上都有可能攜帶來自地球的微生物。尤其是水熊蟲這種生命力異常頑強的物種,一旦到達火星,後果不堪設想。


科學家們表示,如果火星是無菌狀態,人類的到來完全不會出現問題,但是根據我們目前的相關研究,在火星地表中發現了有機分子,火星大氣中也存在甲烷,這些都是可能孕育生命的條件。


即便火星表面只存在簡單的微生物,人類的活動也有可能對其造成致命打擊,這就相當於我們間接將其推向滅絕,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道德難題。


目前人類只能藉助於探測器對火星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從而儘可能保護火星表面的生態環境,因此人類的移民計劃也只能不斷推遲,在相關技術得到完善之前,我們還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


無論火星人是否存在,只要人類踏上那片土地,一切都將徹底改變,面對不同的兩條發展之旅,人類還需要謹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