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伏潤之
老張一家四口,住在武威市涼州區羊下壩鎮四溝村。
老張有兩個兒子,一個就業,一個在武漢就讀。1月16日小兒子從武漢放假返回老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後,老張傻眼了,原本計劃好過春節走親戚泡湯不說,全家瞬間成了村裡的「雷區」,房前屋後人人躲著走。
委屈、害怕、煩惱、孤獨……一家人心態幾近崩潰。
經歷過2003年抗擊「非典」戰役的羊下壩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楊宏說,不能讓返鄉人員的家成為「孤島」。了解情況後,他囑咐老張,小兒子要居家觀察14天。同時為老張家配備消毒液、體溫表等用品,安排網格化小組建立電話、微信聯繫,每天早中晚三次由網格管理醫生以視頻方式指導進行健康體檢,確定有無發熱、乏力、乾咳、精神差等不適症狀。
學校也打來電話,叮囑做好防控。加之網絡發達,通過手機可以科學掌握疫情發展狀況,老張一家才算鬆了口氣。
1月17日開始,小兒子開始居家隔離觀察,與老張電話聯繫。老張也沒閒著,他和往常一樣喂牛、清理圈內雜物,打掃室內外衛生,只不過多了一項家務,對全家裡里外外進行消毒。
早飯過後,是第一次測量體溫,不單兒子測,老張還動員全家一起測,並進行詳細登記。
每次體溫結果,老張都會第一時間通過視頻告訴衛生院的責任醫生;其間,全家不和任何人接觸,也不給任何一個來客開門;
每天12時半左右,老張會對全家進行第二次消毒;下午3時,他會準時給兒子打電話,詢問身體情況並提醒測量體溫;下午6時,家裡進行第三次消毒。這就是今年春節老張家按部就班的一天。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老張家的生活變得複雜和繁瑣。但老張說,這麼做既是對個人和家庭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1月30日,記者從羊下壩鎮中心衛生院了解到,老張一家堅持每天科學防控疫情,按時進行體溫檢測,體溫均正常,身體未發現異常,已過居家留觀期限。
一個家庭,抗擊疫情第14天後,門終於打開了。
老張說,自家的經歷證明,只要農村群眾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待在家、不出門,疫情一定能夠防控住!
(來源:新甘肅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