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韭菜一樣瘋長的腫瘤!對待這種讓人色變的腫瘤,資深腫瘤專家說出7字箴言

2020-05-26     浙大一院

原標題:像韭菜一樣瘋長的腫瘤!對待這種讓人色變的腫瘤,資深腫瘤專家說出7字箴言

「談癌色變」的社會大環境下

提起腫瘤,大多數人還是恐懼、害怕

或常把它與「不治之症」相掛鉤

其實,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理念的變化

腫瘤不再是以前那樣「沒得治」了

資深腫瘤外科專家提醒

腫瘤治療,要「 重視第一次機會 」

腫瘤像韭菜一樣,一茬接著一茬長

「感謝感謝!」對著醫護人員深深鞠躬,河北的邵女士(化名)在兒子的陪伴下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出院了,前不久,54歲的她經歷了人生第三次腫瘤切除手術。

她身患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儘管術後仍可能面臨復發的風險,但只要活著,生活就還有盼頭。

「也沒有啥不舒服,發現地挺突然。」邵女士回憶,2015年春節前夕,因為腎結石她在當地醫院接受B超檢查,卻意外被告知肚子裡好像長有一顆腫瘤。一家人馬上帶她趕赴北京大醫院檢查,最終邵女士被確診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在北京某醫院接受了手術切除腫瘤及被累及的子宮、子宮附件和輸卵管。

但是腫瘤就像韭菜一樣,一茬接一茬地復發。此後幾年時間,她又接受了一次腫瘤切除術以及兩次射頻消融治療,但治療的速度似乎永遠跟不上腫瘤野蠻生長的速度。

今年2月,腫瘤又復發了,在邵女士的印象中,這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難受。 肚子脹得不行,大小便也解不出,即使插著導尿管也不能完全排出,「根本不能碰肚子,也不敢走路,總感覺像憋著尿一樣。」她說,晚上也只能側身睡,根本沒有一個完整的覺。

巨大腫瘤壓迫膀胱、尿道、腸管

54歲的她接受第三次腫瘤手術

邵女士和家人輾轉幾家大醫院,得到的答案都是希望渺茫。邵女士在杭工作的大兒子不甘心就此作罷,拿著她的病歷資料慕名找到了浙大一院腫瘤外科,終於在這裡捕獲希望。

「腫瘤太大、手術難度很大。」腫瘤外科主任滕理送教授介紹,看到邵女士的病歷後,他知道這又是一個棘手的難題,巨大的腫瘤已經占據了她的盆腔,壓迫到膀胱、尿道、部分腸子,這才導致她每次大小便都很困難。儘管病情複雜,但並不是沒有手術的機會,邵女士懷揣著最後一線希望來到浙大一院。

情況遠比想像中的還要嚴重。「腫瘤和臟器黏連非常嚴重,連做膀胱鏡都插不進去。」滕理送教授說,邵女士此前已接受過2次手術,切除了盆腔里的部分臟器,現在盆腔里的臟器結構都已經「亂掉了」,而且巨大的腫瘤就像「灌滿水的氣球」一樣,與臟器緊緊黏連,需要極度小心謹慎分離。為此,科室聯繫了放射科、泌尿外科、手術室、麻醉科、輸血科等進行了多次MDT,制定手術方案。

前不久,滕理送教授主刀完整切除了這個直徑20厘米的注水氣球,由於黏連嚴重,她還切除了邵女士部分膀胱和腸管,但完整保留了輸尿管。「現在大小便順暢多了,胃口也不斷好起來了。」康復中的邵女士在兒子的陪伴下喜笑顏開。

感謝

·

感恩

區別卵巢囊腫和囊腺瘤,醫生這樣提醒

邵女士得的這種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是卵巢囊腺瘤的一種,本質是一種卵巢腫瘤。得這種病的女性,最開始卵巢里長了一顆小小的囊腺瘤,看上去就像是卵巢囊腫,但不同於單純的囊腫,它會不斷分泌液體,並且生長速度越來越快、越變越大,形成巨大腫瘤,好比一個裝滿液體的氣球。

「囊腺瘤和囊腫在早期很難區別。」浙大一院腫瘤外科專家提醒,被查出有卵巢囊腫的患者要定期接受B超等檢查,如果囊腫增長速度變快或體積變大,要根據醫生建議適時切除,「這種病的早期特徵是有明顯的腹脹感。」

資深腫瘤外科專家:重視第一次機會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卵巢囊腺瘤患者都像邵女士這樣會時常復發。「邵女士的這個腫瘤屬於惡性,完全根治切除的可能性非常小。」滕理送教授介紹,邵女士首次手術時腫瘤已經較大,很難避免腫瘤細胞在體內不殘留,只要體內還有少量殘餘,就像播下了一粒種子,腫瘤會不停復發,醫生只能「長出一個瓜,摘掉一個瓜」,很難將藤蔓連根拔起。

「所以,重視第一次手術機會,做好詳細的診療方案。」滕理送教授介紹,首次確診的卵巢囊腺瘤雖然不屬於後腹膜腫瘤,但復發性的卵巢囊腺瘤比常見的後腹膜腫瘤的治療難度還要高。

人體後腹膜有很多重要臟器,位置深,組織病變不易早發現,一旦發現多數都已經較大,外科處理時要尤其注意腫瘤和重要臟器的區分。「確診為後腹膜相關腫瘤的患者首先要擺正心態,並不是沒得治,第一次手術尤為重要,一定要找專業團隊和專業醫生制定系統的治療方案,減少復發的可能性,避免多次手術,延長生存時間。」滕理送教授解釋,像邵女士這樣的病人,建議術後仍要定期檢查,防止復發。

本文為浙大一院原創

歡迎轉發,轉載請聯繫

腫瘤外科主任 滕理送主任醫師

滕理送專家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五上午(慶春院區)

記住七字箴言,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LUhgU3IBiuFnsJQVJlL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