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銳減,生二胎的多為70後80後,90後為何遲遲不想生?

2020-04-18   長脖子媽咪

一位在婦產科當醫生的朋友向抱怨:該行業的前景黯淡,她快要失業了。

聽了讓人愕然,對於婦產科醫生來說,幾乎每天都有人出生,她在開玩笑嗎?

但是,她後來的講話是有道理的,令人不得不深思。

她說:她接生這麼多年,但是近年來的新生兒人數比以前少了很多。而且大多數媽媽都是要生二胎的。現在醫院每天都有很多寶寶出生,但70後和80後出生的寶寶很多, 90後出生的寶寶很少。

近年來出生率急劇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2017年中國的出生人口超過1,720萬,比上年的1,780萬減少了60萬,出生率下降了約4%。與2017年相比,2018年中國的出生人口減少了400萬以上。

我國的第二胎政策已經實施了三年多。為什麼新出生的人數繼續下降?醫生朋友說,仍然是70後和80後是主力,但是目前的狀態是:70後已經生不動了,80後生得差不多了,但年輕的90後卻是真的指望不。不要說第二個孩子了,他們甚至都不想要生第一個孩子。

為什麼不想生?

據說80後是生活在夾縫中的一代人,其中大多數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壓力很大。但是,90後被稱為垮掉的一代。有人說:根本不願面對巨大的生活壓力,有些人稱他們為「長不大的孩子」。如果還是「孩子」,能請他們撫養孩子嗎?更不用說第二個孩子了。

但是,其實我們對90年代後的這些判斷有些偏頗,因為我們周圍也有很多90年代後的朋友,他們告訴我沒有孩子的原因,並非那麼膚淺和簡單,理由聽起來很無奈。

90後拒絕二胎的理由。

為什麼90後拒絕生二胎?根據大量的參考資料和調查,原因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價值觀,婚姻前景和未來前景。

1.價值問題。

什麼是幸福?

有一個溫暖的家,房子不必抵押,有車可出門,也無需擠地鐵。 一位80後的朋友告訴我,這就是幸福。但是,90後的幸福標準卻大不相同。 90後,不少人認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愛來的時候,自然就會在一起。所謂的房屋和汽車,是非常物質的東西,有點庸俗。

但是,當生活中的煩惱一步步逼近他們時,他們的思想就會受到無情的打擊。他們開始感到困惑。他們為什麼要「剝削」父母,並把他們來之不易的錢用來生活,其中一部分錢僅僅是付了房子首付錢。

還有一些人經歷了數年的情感起伏,並在分分合合後終於結婚了,但是最後,前腳剛結婚,後腳就離婚。原因也各不相同,比如性格不合,生活習慣不同等等。

那麼婚姻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價值觀的差異,使90後的人們更加執著於自己的單身生活。他們享受生活的簡單和樸素,並且更習慣於自由和洒脫。儘管這種方法不受父母的歡迎,甚至不被接受。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他們晚婚的主要原因之一,更不用說生孩子了。

2.婚姻觀問題。

有人說,90後是非常「頹」,但實際上,90後的三觀卻太正。

雖說90後是思想相對獨立的,但實際上他們害怕孤獨。他們對自由的渴望使他們害怕獨立,又享受獨身生活。

大數據的普及,已將他們的成長環境轉變為知識爆炸的世界。他們享受網際網路的便利,甚至可以完全丟棄書籍。他們眼界大開,看到太多現實。雖然甜蜜的愛情是人們代代相傳的追求,為什麼他們不羨慕呢?但是,現實的壓力擊潰了這種渴望。

比如產婦被遺棄了,愛情被出賣了,女人只看重房子並要求全款……殘酷的事實出現在網際網路上,如此赤裸裸地出現在他們面前,所以他們早早看透婚姻,因為分娩是生命的延續和愛的果實。一些90後的人甚至說:沒有情感基礎,我寧願單身,何況要生孩子?

3.生活壓力問題。

一本名為《低慾望社會》的書在日本非常暢銷,併流傳到中國,受到數百萬粉絲的歡迎。這本書的內容接近生活,剖析了日本人不想結婚生子的現狀。書中提到:即使給了他們最大的生育福利,日本的人口增長仍然很緩慢。這就是所謂的低慾望的社會階段。

這樣看來,90後不想生孩子,是否也是按照書中的描述,已經進入了一個低慾望的社會?

讓我們看看網民怎麼說的吧:

「你知道現在的房價有多高嗎?不是我不想出生,而是我不敢生!」

「你有信心在結婚前準備好房子嗎?你能負擔一個孩子,但你能負擔得起學位房嗎?」

「我們兩個人的生活費不到一萬元,加上一份薪水,開支、禮節、生活,一個月下來,我們的錢沒法剩一點。問我們錢在哪裡花,我們不知道,更不用買房貸款了,何況撫養孩子呢?我不希望我們的孩子在我們的困境中出生。「

70後和80後們把生育的接力棒教給了90後,但是現實卻很無奈,其實這不是一個個體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的整體問題了。

今日主題:你是90後嗎?你想生孩子嗎?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