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音,印象最深的電影是《西區故事》,山口百惠答記者問3

2019-07-29     月穎風和懷舊電影說

月穎風和帶你一起翻看舊時電影雜誌,飽覽別樣風情。

1985年2月期《當代世界電影》(十一)畫外音,印象最深的電影是《西區故事》,山口百惠答記者問

這本雜誌內容豐富詳實,月穎風和將雜誌內容傾情奉獻。

在看電影一定要去電影院的時代,電影雜誌無疑是對電影最好的宣傳途徑,圖文並茂,明星動態一覽無餘。

月穎風和只有這一本《當代世界電影》雜誌,起初翻看雜誌散發著舊書的氣味,泛黃、模糊的圖片,文字量很多。相較起圖畫精緻、高清數碼印刷、圖片一目了然、文字只需要泛泛瀏覽下就可以知曉大概內容的、現在的雜誌,簡直就毫無可觀性。手機瀏覽幾乎替代了大多數文字媒體,搞的小編簡直就是文盲了。

可是細細閱讀起來,品味發現雜誌內容詳實、有力。無論是從影片成就,還是內容簡介,創作背景,拍攝歷程,導演、演員等人員的經歷都是真實經歷。文字流暢,評論到位。

印象最深的電影是《西區故事》,山口百惠答記者問3

伯祥

水野 嚮往百惠小姐的男性影迷應當把這個話牢牢地記在心裡據我的觀察,如果嚮往百惠小姐,首先,本人就要突破緊張的生活方式這一關(笑)。比如,單槓等百惠小姐挑戰就可以超過。只有從自己能夠做到這一自信中,才能發現新的境界。迷戀百惠小姐,具有這種敢於挑戰的勇氣是一個絕對的條件(笑)。

百惠 在電影中,我也很嚮往冒險者的姿態。

水野 百惠小姐是帶有冒險心的,什麼都敢於挑戰。

百惠 是一條街,我就一個人滿不在乎地向不熟悉的地方走去。雖說這與冒險不同,但是我自己想到那裡,就立即前往。

水野 我覺得人多少都帶有冒險心。只是其冒險心以何種形態表現出來的問題……。所謂冒險心我認為就是人的生命力的一個象徵,就是一種不只是指到南方島嶼去探險,或者到其它的星球去,而是向人們居性的世界,或者是生活工作的禁區挑戰。電影在我們心中引起的各種激動,就是這種人生的挑戰以鼓動的形態爆發出來的。我們在各種影片中都會看到種種人生的冒險。有人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人應當是砂漠中的砂子……吸收一切東西都是必要的......我們能夠大量吸收電影這極美世界所有的充足的知識及人生的養分,所以是很幸福的。今後,百惠小姐通過工作將會接觸到各個領域。我想這種營養成分是非常多的。

百惠 我覺得是非常幸福。這次如若說是忙得不得了而臨時決定不來,那也是我熱愛工作的緣故,因為大家在一起遊玩當中,就是在進行未來人生的學習.....

水野 學習的也要眼睛瞪得大大的(笑)。年輕就有可能幹出一番事業。電影無論在什麼時代也都是描寫年輕,因為它具有這種可能性。

伯樣譯自1975年4月號日本《銀幕》雜誌

山口百惠印象最深的外國電影

一、《低賤的瑪麗、著迷的拉里》(1974年,美國片)

英國女星蘇姍·喬治在這部影片里扮演一個歌星迷,陷進了一次搶劫超級市場的案件。

二、《羅密歐與朱麗葉》(1968年,英國片),曾獲兩項「奧斯卡」金像獎,奧莉維亞·赫西扮演朱麗葉一角。

三、《西區故事》(1961年,美國片),獲得最佳故事片等項金像獎的著名影片。喬治·查基里斯在片中扮演裴奈多一角,獲最佳男配角金像獎。

四、《聖誕樹》(1969年,法國·義大利合拍)寫一個受放射性感染致病的有錢寡婦小兒子的遭遇。

五、《黑人奧菲爾》(1958年、法國、義大利、巴西合拍),獲1959年第三十二屆「奧斯 卡」最佳外國語影片金像獎的影片。

六、《卡薩布蘭卡》(1943年,美國片)英格麗·褒曼和亨佛萊·鮑嘉合演的著名影片。

七、《米高梅歌舞片什錦》又名《那是娛樂品》,1974年),把米高梅影片公司這家好萊塢最大的電影製片企業四十多年來攝製的最著名歌舞片片段,加以組接、剪輯。

(以上內容均為雜誌原文)

關注月穎風和,懷舊電影和您說

敬請期待下期《當代世界電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KuIMQmwB8g2yegND5Ho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