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馬伊琍在「被出軌」五年後,終於還是選擇和文章離婚了。一個「一別兩寬」,一個「各生歡喜」,有過裂痕的婚姻終究難以持續。
而父母離婚影響最大的就是孩子了,歷經5年的成長,不管是對孩子還是馬伊琍,都到了可以「給自己打傘」的時候了。
有著高情商的馬伊琍,的確是個「寶藏女孩」。在去年一期的《朗讀者》中,她和董卿對坐,談及自己的父母再談到如何教育子女,不禁感慨萬千。
也曾羨慕「別人家的爸媽」
在上海老街石庫門長大的弄堂女孩馬伊琍,成長在一個雙職工的普通家庭。在馬伊琍的成長里,父母是她的第一任「老師」。
馬伊琍從小喜歡參加藝術團的演出,爸爸就每天看報紙中縫,看到有藝術團在招生,就騎上自行車帶她去考。馬伊琍考上了上海電視台的舞蹈隊,一堂課兩個小時,爸爸就在外面等著。
在肯德基還很稀罕的年代,爸爸曾答應第二天帶馬伊琍去吃一次肯德基,可聽到爸爸說「你進去吃,我在外面等」時,馬伊琍說「我不要吃,我不能接受這樣」。家境不富裕的孩子,總是有強於他人的自尊心,也更早地懂得為家庭分擔。靠演出費,馬伊琍很小就自己交學費,她心裡有個非常明確的目標:要好好讀書,不然沒有別的出路。
父母都是知青,初中沒畢業就去了江西,二年級開始,媽媽就告訴馬伊琍:我什麼都教不了你了。
遇到不懂的作業只能空著的馬伊琍,看到同學做工程師的爸爸在教她寫作業,很羨慕,回家跟媽媽抱怨,「你看人家爸爸媽媽都會,你就不會」。
可很多年後,馬伊琍說,那時候曾經抱怨過的,「現在,我覺得特別好。」
她援引自己演過的《我的前半生》里的一句話:「與其讓別人打傘,不如自己給自己打傘,學習、工作、生活都是這樣,越早做準備越好。」
擁有父母信任,成長更有底氣
沒受過多少教育的父母,在做人原則的教育上卻從未打折。
父親從來沒有把她當成一個柔柔弱弱的女孩子,似乎女孩子就應該做的不比男孩子差。上大學時,爸爸會提醒她帶錢,即便是跟男孩吃飯也要自己買單,馬伊琍笑說「我成了一個很喜歡買單的人」。
懂得自己給自己打傘的孩子,能跑得更遠。擁有父母信任的孩子,會成長得更有底氣。
馬伊琍說,父母一直以來都非常信任自己。
高一時,成績很好的馬伊琍思想品德得了「差」,老師說,因為她「跟多個男生有早戀」。爸爸讓老師寫出「男生們」的名字,對那位堅持自己判斷的老師說,「我女兒我最了解她,我還是找校長去說吧。」跟老師不歡而散。
知道這件事後,馬伊琍當時就哭了,一是覺得冤枉,二是很感激爸爸對自己的信任。
馬伊琍說,「我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得更自覺,可以讓父母更信任我。」
馬伊琍的媽媽喜歡織毛衣給她穿,十三四歲的馬伊琍穿膩了毛衣,跟媽媽說,想穿買來的衣服。媽媽沒生氣,只是告訴她:你有沒有想過,買來的衣服都差不多,我給你織的是獨一無二的。
幾十年過去,馬伊琍的女兒們也在穿姥姥織的毛衣。好的教育就像獨一無二的毛衣,影響的不只是一代人。
馬伊琍是兩個女兒的母親,她親力親為地照顧孩子,卻囑咐幼兒園老師,不給她們額外的關注和特殊照顧,她可以為自己堅持的國外育兒理念糾結,卻格外尊重女兒們的獨立。
馬伊琍是疤痕體質,大女兒愛馬7歲時要打耳洞,詢問醫生得知可能會遺傳,她想阻止,愛馬執意要打。後來,她將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後果告訴愛馬,讓她自己決定,最後愛馬說,選擇長大後再去做。
就像父母對自己一樣,讓孩子學會做「給自己打傘」的人,是教育里不能缺的一課。
有底氣的孩子,時刻有選擇的勇氣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可能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好的父母,都不是孩子的敵人,而是戰友。特別喜歡這期節目裡,馬伊琍的一段話:
「往往是在孩童時期,父母給了你愛的滿足,這樣會讓一個孩子很有安全感,尤其是女孩子,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父親,這個女孩活在世界上會很有底氣,如果有一個非常非常愛她的媽媽,這個女孩會很懂得自尊自重,也會懂得愛自己。」
有安全感的孩子,不懼怕離開舒適區;有底氣的孩子,時刻都有選擇的勇氣。這一點,馬伊琍是最好的詮釋者。
節目裡,董卿問: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在這個世界上,這兩個人不在了會怎樣?
馬伊琍眼睛含淚地說,想過。她說,如果我可以不留遺憾,這是最棒的結局。
父母和兒女之間,最棒的「經過」,就是無憾。祝願「給自己打傘」的馬伊琍和孩子,會越來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