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前會應用指導技術的意義

2019-09-28   火標網全國招投標

標前會議也稱為投標預備會或招標文件交底會,是招標人按投標須知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召開的會議,也是招標投標前的一次非常重要會議,一般由參加現場考察的人員參加標前會議。

面對企業的招標或者提案邀請,尤其是工程與服務類型的招標,利用標前會進行對項目的講解,標書澄清,並收集供應商反饋是招標會常見的方法和步驟。

對於較大的工程項目招標,通常在報送投標報價前由招標機構召開一次標前會議,這場會議是企業投標之前招標方與投標方之間相互溝通的機會,一方面有利於供應商對招標項目的具體情況有更直接的了解,澄清他們對於招標最關心的問題;從另一方面來講,也是採購方表達自己對於項目的期望值、直接感受供應商的參與意願和專業能力、了解標書的潛在問題的好機會。

一般來說,投標人應當在規定的標前會議日期之前將問題用書面形式寄給招標機構,然後招標機構將其彙集起來研究,提出統一的解答。公開招標的規則通常規定,招標機構不得向任何投標人單獨回答其提出的問題,只能統一解答,而且要將所有問題的解答發給每一個購買了招標文件的投標人,以顯示其公平對待。

較好的標前會不僅會讓招標工作順利進行,而且還會使你的工作事半功倍,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些標前會的應用技巧:

一、標前會最佳的進行時間是標書或者RFP發出的前幾天舉行,這樣可以讓供應商好讓供應商有充分的時間了解標書,了解項目的背景和要求,並對標書提出他們的問題。

二、標書一般都是由企業的採購部門發出,但是供應商的問題多數集中在針對業務的層面,需求企業的業務人員進行解答。所以,採購部門應該為供應商提供一個問題提交問題的模板,做好時間把控,讓供應商把問題按照規定時間提交上來,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標前會時間,還可以給業務部門留出做出解答時間。採購把供應商供應商的問題匯總,需要採購回答的可以先寫上答案,然後發給業務部門做出解答。這份問題答案文件,可以在標前會召開之後結合現場提出的其他問題,一起發給各個供應商。

三、標前會邀請的人員應該是潛在的投標企業,買方內部由企業的採購部門進行組織,業務部門出席,必要的話其他相關部門也要參與。

四、標前會的組織形式,最好採取面對面的形式,尤其是那些需要現場踏勘的項目。但因為現場舉行的標前會往往需要供應商投入大量時間以及增加差旅成本,很可能會影響供應商參與的積極性,尤其是在交易旺季。所以除非必要,現今很多現場標前會被電話會議的形式替代。

五、標前會的主要環節,一般由採購開場,首先感謝供應商的參與,然後簡單介紹項目的背景和投標的規則;再由業務部門對於項目要求進行正式講解和陳述(俗稱briefing),陳述不必照本宣科地通讀標書內容,可以重點強調核心的業務需求,表達對於項目結果的期望值,也可以傳遞那些不方便寫進標書但對供應商投標很關鍵的信息(如供應商選擇的軟性指標);最後,對於前期收到的供應商問題中有代表性的(如多個供應商都提到的問題)可以先行解答,然後回答供應商根據現場講解所產生的可能的其他問題。

六、在電話標前會中,有些供應商會有所顧忌,不想過分暴露自己,所以在其他供應商在場的情況下,往往提問會比較謹慎,甚至不在會上提問。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可以分開不同場次給每個供應商做單獨的briefing(簡報),但這會占用採購及各部門更多的時間,並且一個內容briefing(簡報)多次很容易引起業務部門的反感和疲勞效應。一個改進的措施是,先開一個供應商只能聽的briefing(簡報),讓所有供應商進來聽;然後再單獨給每個供應商安排10-15分鐘的時間進行問題環節。

七、一旦發出標書,一般業務部門都恨不得馬上得到結果,迫使採購壓縮供應商投標時間。對於無法正面反駁的情況,採購也可以善加利用標前會,讓供應商說出合理的準備時間。採購可以在標前會的最後幾分鐘,輕描淡寫地詢問供應商對於回標日期的意見。如果多數供應商提出時間不夠,那麼可以藉此機會延長投標時間(不要現場答應延長時間,需要會後和業務部門達成共識後書面通知供應商)。

八、標前會是發現原始標書中存在錯誤或不一致之處的好機會,因為多個供應商的多隻眼睛在幫你查錯。如果有對於標書的任何實質性更改,比如技術參數變更或時間推遲,一定要在標前會後對原標書進行必要的修改澄清,並正式書面通知每個供應商。

九、根據供應商在標前會中的反應,採購及業務部門基本可以對各個供應商的投標意願及專業程度有個初步印象。另一方面,供應商通過標前會的溝通,也會對買方的專業度和招標誠意有一個初步判斷,尤其是那些第一次參加本公司招標的供應商;因此,標前會組織的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關係著招標結果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