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放下身段與街頭合作是為什麼?

2019-11-08     TOPMEN男裝網

說起球鞋圈之中的「運動品牌」和「奢侈品名牌」,他們似乎從來都是勢不兩立的存在。


隨著近幾年各路運動品牌的限量合作漫天混亂的炒價,那些往日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都開始放下身位,都想從中分得一杯羹。

Prada x Adidas 概念照

就像上個月被球鞋爆料帳號曝出的 adidas x Parda 跨界聯名系列,終於在昨天被官方證明此次聯名合作,雖然網上流傳的實物並未經過證實,但可知的是都將由 Prada 在義大利生產,如此看來發售價肯定不會便宜。

官方曝光圖的兩個不同鞋盒

當然這也並不是運動品牌與奢侈品牌第一次嘗試了,早在 2017年菲董就曾與 Chanel 與破天荒的打造了一雙「Chanel x Pharrell x adidas Originals Hu NMD」

Pharrell Williams x Chanel x adidas NMD Human Race

並且作為法國巴黎傳奇買手店 Colette 結業的最後道別發售 500 雙,以至於如今全新價格都保持著 7w rmb 左右,是 Adidas 當前炒價最高的一款量產鞋。

Pharrell Williams

而之所以我們今天能見到如此多的老牌時裝跨界合作,就要提起 Kim Jones 這個台後推手。因為年輕時在集合店「Gimme Five」做過服裝分銷的工作,那時起街頭品牌與日本服飾就對他產生濃厚興趣,所以 17 年初便有了那個轟動潮流界的爆炸性合作 Louis Vuitton x fragment

而當時並沒有很多人看好這次聯名,甚至很多人都再噴藤原浩又掀起新一輪的「圈錢模式」。但我敢說要是沒有 Kim Jones 沒有出現 ,估計現在一些奢侈品牌還是暴發戶們擁簇的富麗堂皇土豪味。

Kim Jones

如果說 17年初的「 lv x 藤原浩」是 Kim Jones 模糊界限的一次試探,那麼年底的 「lv x supreme」則把潮流與時尚的界限完全給破壞了。

相信這次聯名引起的各種現象大家都聽膩了(反正很牛逼),Kim Jones 也認為他在LV 的已經達成想要高度而離開。而 LVHM 嘗到年輕人瘋狂賺錢快感後貿然簽下一直從事與街頭服飾的 Virgil Abloh 擔任設計總監,便有了今天我們看到全面街頭化的 LV。

Louis Vuitton 19ss

Kim jones 在 Louis Vuitton 耍完帥沒多久 ,轉頭就加入了同屬 LVMH 旗下的時裝品牌Dior。剛上任就把 Dior Homme 改成 Dior men 外,還把 Hedi 當年創造的那套纖體美學完全剔除。

Dior Men 2019ss

並且今年發布 的 Dior Men 19ss ,就先後拉來藝術家 KAWS、AMBUSH 的 YOON、ALYX 的 MMW等,還有眾多頂級明星的紛紛助陣。把時裝秀場做成「藝術展」一樣的,大概也只有 Kim jones了。

不過 Dior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跨界聯名,還是與法國復古自行車品牌 Bogarde 跨界合作所推出的「天價BMX」,算上今年已經是他們的第三次合作。

但這跟 Kim jones 關係不大,而是由 Dior 的前任 設計師 Kris Van Assche 的創意, 並且比 Kim jones 在 主導 Supreme x LV 中的「天價滑板」還要早幾個月推出。

雖然 Kris Van Assche 擔任 Dior 男裝設計師一直在繼承 Hedi 遺留下來那套美學,但時常會混入一些街頭元素以呈現更反叛的一面。

除此之外,同屬三大奢侈品之一的 Gucci 近期也找來 「Trap God」之稱的 Gucci Mane 代言自家系列,果然能在 Supreme Photo Tee 中出現的人都不簡單。

Gucci x Gucci Mane

Gucci 這一詞在嘻哈圈中被神化地位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想當年嘻哈文化的興起,黑人群體中湧現出了一批賺到錢的Rapper,但他們有錢也未必能買到適合自己的奢侈品。因為那個時候的奢侈大牌衣服還都是給歐洲貴族和白人社會名流設計的。

Gucci 80年代廣告

而如今 Gucci 主動找來說唱歌手跨界合作,GUCCI 也從以往那個愛打折的「老年」奢侈品轉變成了年輕人的最愛。

在我看來,這種轉變並不是只是意味著品牌風格轉變,對奢侈品牌來說,更像是對市場的一種重新拓展。當然,它們並沒有完完全全捨棄原生高雅的調性,更多的是像街頭拓展多一種風格。

奢侈品放下身段與街頭合作其實是非常聰明了,雙方除了可以相互融合不同想法不斷嘗試,提高更多的曝光度和創意,並且奢侈品牌還能親自體驗一番屬於街頭的營銷手段與製造噱頭方式。

當然奢侈品已經不需要知名度了,但是多年來保持的高級優雅依然是核心。而且街頭品牌上差異化的群體才是未來消費的主力,所以擴大消費群體,捨棄奢靡年輕化,才能在未來屹立不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K3NhTG4BMH2_cNUgX-W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