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力挺網遊《逆水寒》,山寨游當場倒閉

2020-07-14   麥知網

原標題:央視力挺網遊《逆水寒》,山寨游當場倒閉

熟悉國內手游或者經常「網上衝浪」的用戶,大概都會在微博、QQ、抖音等社交平台及一些App看到一種遊戲廣告,這樣的廣告往往展示著精美的古風遊戲畫面,讓人以為是一款「大製作」遊戲。

盜用知名遊戲的人物模型、素材、場景,甚至有些換皮遊戲還會取一個高仿的山寨名字,試圖達到以假亂真的目的。

仔細一看卻是抄襲、照搬其他遊戲的內容,如果點擊廣告下載的話,則會發現這是一款劣質的換皮遊戲。當你以為是一款精品遊戲,而下載後卻發現完全不一樣,是不是也會很氣憤呢?

這些侵權的遊戲廣告就如同「牛皮癬」般泛濫,玩家容易上當受騙,被侵權的正規遊戲廠商則利益受損。這就不得不提到作為中國三大之一的遊戲公司網易了。

論起版權保護,相信大家都了解一個情況,就是想抄襲騰訊的,結局都不是很好,但網易的遊戲卻接連被侵權。

比如,網易口碑較好的「陰陽師」,無論是畫質還是皮膚都絕對是堪稱完美的,於是網上一些盜版的遊戲紛紛而至。

但作為陰陽師的遊戲公司網易,卻沒有任何維權工作,足以可見,版權保護工作有待加強啊。

近日,網易的又一款遊戲也陷入了侵權事件,那就是《逆水寒》這款端遊了。作為國產武俠遊戲中「頂流」一樣的存在,打《逆水寒》主意的山寨遊戲可不在少數。

比如在2019年,一家廣州遊戲廠商在未經網易許可的情況下,以「逆水寒」為名開發了一款手游,並對該遊戲進行了運營與收費。藉助逆水寒的知名度騙取玩家的信任,誘導玩家點擊下載。

這種商標侵權行為,極易造成玩家混淆、誤認,違反了《商標法》第五十七條規定,侵犯了「逆水寒」網遊的商標專有權。

但網易公司卻沒有及時發現,而是靠用戶舉報後,並在玩家幫助下,「逆水寒」官方收集了相關證據並對廣州某公司提起了訴訟。

經過法院的開庭審理,認定該公司對逆水寒商標構成侵權,需要依據判決進行賠償。立即停止使用「逆水寒」作為其侵權遊戲的名稱、賠償網易人民幣100萬,同時案件受理費13800元也由被告負擔。

隨後,該廣州公司也發表了致歉聲明。

此次《逆水寒》維權成功一事,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央視網和法制日報等媒體亦發聲力撐遊戲行業的維權行為。

央視怒斥侵權行為是「掛羊頭賣狗肉,騙的是消費者的信任,寒的是遊戲開發者的信心,願此案能為國內遊戲版權問題敲響警鐘!」

商標是企業形象和信譽的集中表現,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是一項重要的智慧財產權,是企業進行市場競爭的銳利武器。

一旦商標權益遭受侵害,企業的相關形象與相關信譽也會有所損毀。對於商標方面的包補,企業萬萬不可忽視,一定要敲響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