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雞蛋,2碗麵粉,教你在家做牛肉手擀麵,爽滑筋道,簡單還營養

2020-02-05     七寶醬的廚房


麵條是北方地區最主要的主食之一,它不僅方便快捷,還易消化吸收,適合所有人群食用。麵條最早起源於中國,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了,麵條的形狀和種類非常的多,不僅是中國,世界各地對麵條這種便捷、美味、營養的食品都十分鐘愛。

中國的麵食種類繁多,歷史悠久。老百姓日常吃的麵條基本上就超過了一千多種,其中陝西的臊子麵就有3000年的歷史。中國的麵條歷史比世界上任何國家的麵條歷史都要長,麵條在東漢稱為「煮餅」,魏晉名為「湯餅,南北朝叫「水引」,而唐朝的「冷淘」則是涼麵或者過水麵。

說起麵條不得不說一下中國非常出名的十種面,大家應該基本上都知道,排名前三面的面首先就是武漢熱乾麵,其次就是北京炸醬麵,再有就是山西刀削麵,除此之外,還有比較出名的蘭州拉麵、四川擔擔麵、河南燴麵、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鎮江鍋蓋面等十分有名的麵食。

了解了全國各地非常出名的麵食,再來說一說日常人們餐桌上主要的面類有哪些?一般家庭食用最多的面類就是拉麵、手擀麵、刀削麵、掛麵等麵條,不過隨著現在社會節奏加快,很多人會購買出售的機器壓制的麵條,或者直接食用乾麵條,乾麵條的優勢在於耐儲存,隨吃隨煮即可,鮮麵條口感滑爽筋道,無論搭配什麼汤滷都十分鮮美可口,新鮮麵條的缺點不耐儲存,不過想要長期儲存可以放進冰箱冷凍存放,冷凍後的麵條在口感上比新鮮的要稍差一些。

說到手擀麵基本上不會陌生,在從前那個科技並不發達的社會裡,幾乎都是純手工擀制麵條食用,自己製作的麵條不僅滑爽筋道,還十分的營養健康。那麼手工麵條和機器麵條在口感上究竟有多大的區別呢?

手工麵條和機器麵條的區別:

加水量不同:手工製作麵條時,和面的用水量較多,大約是麵粉量的45%,而機器製作麵條,用水量較少,大約是麵粉量的25%。

口感不同:手工擀制麵條時,用手掌往前推揉,使麵糰不斷地變換角度,擀制好的麵條受力均勻,吃起來更筋道,而機器製作只有一個方向受力,吃起來口感略差一些。

煮制時間不同:手擀麵含水量較多,稍煮數分鐘麵條就完全熟了,撈出即可,而機器面所含水分少,煮的時間是手擀麵的2倍以上。


機器壓制的麵條與手擀麵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親手擀制的手擀麵包含著製作人的感情,它更有家的味道,也許還有媽媽的味道。

【牛肉雞蛋手擀麵】

需要材料

麵條部分:麵粉500克、雞蛋3個、鹽少許、清水適量

汤滷部分:牛肉1塊、西紅柿1個、蔥段、薑片、生抽、鹽、八角、香葉、肉桂、花椒粒

開始製作

1、麵粉中加入少許的鹽,加入打入雞蛋,用手攪拌成絮狀,然後緩緩地加入少許的清水,揉至麵糰起筋,加水量要根據麵糰的軟硬度來添加,擀麵條所用的麵糰最好揉的偏硬一些,麵糰揉至表面光滑即可。

2、將揉好的麵糰擀成一張薄薄的大餅,在擀的時候可以撒一些白面或者玉米面防粘,擀的時候可以將麵餅卷在擀麵杖上雙手壓著往前擀,這樣餅就會越擀越大。

3、麵餅擀好後,在上面撒適量的玉米面,然後對摺,再撒少許的玉米面,再次對摺,連續對摺三次,用刀切成粗細相同的麵條。

4、將切好的麵條展開,抖去多餘的玉米面,這樣麵條就製作好了,一次吃不完可以放入食品袋中冷藏或者冷凍保存,純手工雞蛋手擀麵煮的時候很容易熟,水開後下入麵條,等開鍋後麵條就煮好了。

5、牛肉清洗乾淨切成小塊,冷水上鍋煮開撈出溫水中清洗一下,接著將牛肉放入砂鍋中,加入八角、肉蔻、香葉、花椒、蔥段、薑片等調料,倒入適量的溫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燉1個小時,快燉好後加入適量的鹽、生抽進行調味,加入西紅柿塊再燉一會即可。麵條煮好後撈出,澆上牛肉湯放上適量的青菜就可以了。

結語

疫情期間各種外出活動都被限制了,就連最起碼的購買食材都要「彈盡糧絕」後再去購買,宅在家中無事的話可以自己擀些麵條,自己製作不僅健康衛生,還十分營養好吃,美味的食物總是值得被等待,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

大家的家鄉有什麼比較有名的麵食呢?大家都喜歡吃什麼面呢?歡迎留言分享,感謝大家的閱讀!

大家好,我是七寶醬,一個非常熱愛美食和跑步的人。我不是做飯的高手,只是認真生活的普通人。每天用心分享一道原創美食,如果分享對您有用的話,歡迎點贊、轉發和關注,感謝您的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JHPBFXABjYh_GJGVnu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