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拉鏈之王」實控人被捕,25億槓桿收購如今虧慘

2019-08-12     債市觀察

內幕交易連環套,A股「監獄風雲」再添一位大佬。

8月11日晚,潯興股份(002098.SZ)的一則公告震驚市場。公告稱,公司於8月10日接到公司實際控制人、原董事長王立軍家屬通知,因涉嫌內幕交易罪,王立軍已被重慶市公安局實施逮捕

據小債不完全統計,潯興股份的王立軍是年內第11位加入「監獄風雲」的上市公司實控人。

1、被捕與內幕交易

王立軍被捕的消息傳出後,8月12日潯興股份開盤跌停,最終收盤於4.91元/股。

其實,在這隻「黑天鵝」飛起前不久,潯興股份就已顯露出某些異常。就在此前幾天的8月6日,公司發布公告稱,王立軍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長職務,但當時並未交代辭職的具體原因。

王立軍與潯興股份的緣分開始於2016年,他依靠高溢價「借殼」得以成為潯興股份實控人。如今,王立軍因涉嫌內幕交易被捕,而在他之前,「借殼」的「撮合者」蔡開福就已經因為同樣的罪名鋃鐺入獄。

二人殊途同歸,冥冥中似乎有些暗合。

公開信息顯示,蔡開福具有超過20年的資本市場投融資、律師從業、財務管理及投資銀行從業經驗,在資本市場算得上是一位「老江湖」。

據裁判文書網2019年4月底公開的一則判決書顯示,蔡開福於2018年9月3日主動投案,並曝光了當年其內幕信息交易罪的細節

判決書顯示,2016年6月22日,蔡開福與潯興股份總裁施明取在廈門見面,施明取告知蔡開福其計劃轉讓潯興股份控股權。此後,在蔡開福的撮合安排下,收購方王立軍與施明取取得聯繫。

2016年10月24日,施明取、王立軍等人在上海就股權轉讓事項進行商談,並達成進一步接觸意向。此後雙方談判最終達成一致,簽訂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2016年10月31日,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重大事項停牌的公告》,稱公司因籌劃控股權轉讓事項,公司股票自2016年10月31日上午開市起停牌。

而就在停牌之前三天,2016年10月27日,蔡開福通過本人手機登錄其本人的證券交易帳戶,下單買入「潯興股份」股票7萬股,後於2016年11月14日股票復牌當日全部賣出,獲利人民幣7.5萬元。

2019年4月,蔡開福被提起公訴。法院依法公開審理此案,一審判決蔡開福犯內幕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緩刑1年,並處罰金15萬元。

如今,當初「借殼」交易的撮合者已因內幕交易被判刑,作為「借殼」一方的王立軍也因涉嫌內幕交易被捕。雖然目前還無法判定王立軍涉及的內幕交易也同樣與「借殼」有關,但「借殼」對於王立軍、潯興股份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

2、25億高價吃下「拉鏈之王」

福建晉江,中國「鞋都」,安踏、361°等知名品牌均出自這裡。而專做拉鏈生意的潯興股份也來自晉江,其創始人為施能坑家族。在被「借殼」之前,潯興股份已擁有福建、上海、天津、東莞、成都五個生產基地,其拉鏈品牌SBS的產銷量一直位居國內第一、全球第二。

2016年11月11日,福建潯興集團有限公司與天津匯澤豐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澤豐」)簽署《股權轉讓協議》,轉讓其持有的潯興股份89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5%。由此,匯澤豐成為潯興股份的控股股東,其實控人王立軍成為潯興股份新實控人

公開信息顯示,匯澤豐當時受讓股份給出的價格為每股27.93元,是當時潯興股份股價12.68元/股的2.2倍,溢價率為120%,交易標的股份作價總額高達25億元。

以如此高的溢價收購潯興股份,匯澤豐的錢從哪兒來?

原來,就在「借殼」同時期的2016年11月,匯澤豐與祺佑投資、中國農行唐山開平支行簽訂了《一般委託貸款合同》,祺佑投資向匯澤豐提供25億元委託貸款。該筆貸款正是匯澤豐收購資金的主要來源,借款期限為4年,年利率為4.5%。

天眼查顯示,祺佑投資是由匯澤豐與農銀創新(北京)投資有限公司等公司於2016年10月,也就是「借殼」之前一個月合資成立,匯澤豐以有限合伙人向祺佑投資出資10億元,持39.98%的股份。不難發現,即便拋開匯澤豐自己出資的10億元,「借殼」潯興股份其動用的槓桿資金也達到了15億元

但是,潯興股份的股價卻並不如人意,僅僅帶來6個漲停後便從22.38元/股一路下跌。2018年9月,潯興股份股價甚至連續7個交易日跌停,並引發平倉風險,潯興股份即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質押的股份觸及平倉線,存在平倉風險。」

彼時,潯興股份的股價為7.64元/股。而以8月12日的收盤價4.91元/股計算,匯澤豐的帳面浮虧已超過20億元,幅度超過80%。

面對收購之後的困境,王立軍曾試圖將上市公司原來的主業,即拉鏈業務以12億元出售給原實控人施氏家族,令市場一片譁然。

而真正讓潯興股份大傷元氣的還不是這件事,而是另外一起打著轉型名義的併購,造成公司上市13年以來的首度巨虧。

3、轉型入坑,上市首虧

2017年6月,王立軍坐上潯興股份董事長之位不到半年,就「搞」了一件大事情。潯興股份發公告稱,將出資10.14億元購買新三板掛牌公司深圳價之鏈跨境電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價之鏈」)65.00%股權。

一個做拉鏈的要收購一個跨境電商平台?

潯興股份在公告中稱,拉鏈行業已經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天花板明顯;而跨境電商則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放眼未來一片藍海。除了看中價之鏈的業務,獲得王立軍肯定的還有其管理團隊。潯興股份還在公告中表示,充分認可價之鏈的管理團隊及技術團隊,鼓勵價之鏈保持原有團隊的穩定性。

價之鏈主營跨境電商出口B2C業務,2008年由創始人甘情操一手創辦。甘情操被業界稱為「學霸總裁」,畢業於北大醫學及英語專業,曾獲「廣東跨境電商十大領軍人物」稱號。

不光潯興股份信心滿滿,當時不少券商也發研報表示看好,並給出「買入」評級。

不過,網際網路+這趟列車並不好坐。收購之初,雙方曾簽下業績承諾,約定價之鏈在2017到2019 年三年,業績分別不低於 1億、1.6億、2.5 億元,預計年平均復合增速達到50%。

2017年,價之鏈的凈利潤為9686.96萬元,離當初承諾的業績一步之遙。但到了2018年,潯興股份就有點笑不出來了。

2018年5月份前後,甘情操提出將業績承諾從5.1億元降至2.6億元。一向激進的王立軍並沒有同意,不和的種子就此埋下。而甘情操方面表達不滿的方式則是疏於管理,甚至給公司內部製造恐慌。

當年9月,甘情操攜妻帶子揮一揮衣袖前往美國。10月,潯興股份發布公告稱,其向價之鏈創始人甘情操、朱玲,以及深圳市共同夢想科技企業索要業績補償款10.1億元,違約金52.6萬元。

受此影響,2018年潯興股份商譽減值7.48億元,凈利潤虧損達到6.5億元,同比下降646.02%

對此,潯興股份意欲索賠,已向仲裁委員會申請10.1億元的業績補償款,以及53萬元的違約金,同時申請將價之鏈業績補償方名下212.6萬股潯興股份質押給指定方,目前該案已經被仲裁委員會受理。

但正是在此期間,潯興股份於2018年10月25日收到了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截至目前,調查結果仍懸而未決,實控人王立軍卻又鋃鐺入獄。潯興股份的未來會怎麼樣?歡迎留言說出你的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JFc_hmwBvvf6VcSZBMi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