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華半個世紀的村莊,竟銘刻著10萬英硫人的歲月芳華!

2020-08-10     發現清遠

原標題:曾繁華半個世紀的村莊,竟銘刻著10萬英硫人的歲月芳華!

2020年7月底的某天,前往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附近探索發現時,偶然路過一個規模宏大的村莊,它就是「工村」

工村並不是一個普通的村莊,它是原廣東英德硫鐵礦的辦公區和家屬生活區。上了年紀的人才知道,工村始建於1954年,曾經輝煌過近半個世紀!

吳瑞波,著名音樂詞作家,人稱波哥。他告訴我 ,英德硫鐵礦始建於1953年,為中央化工部直屬企業,全稱「廣東省英德硫鐵礦」。英德硫鐵礦共有樟坑分礦、井沖角分礦、錦潭分礦、沙口分礦四大採礦區,而工村則是英硫礦的樞紐。鼎盛時期,整個英硫礦幹部職工以及家屬接近十萬之眾,即便是一個普通鄉鎮也比不上工村的繁華!

(工村全景圖,請橫屏欣賞)

查閱資料得知,硫鐵礦是一種重要的化學礦物原料,主要用於製造硫酸,部分用於化工原料以生產硫磺及各種含硫化合物等。這種礦物質在橡膠、造紙、紡織、食品、火柴等工業以及農業中均有重要用途。

波哥告訴我,1953年,隨著新中國工業化建設高潮開始掀起,一大批北方幹部、工程技術人員響應國家號召,拖家帶口踏上了南下的征程,來到廣東英德,開始熱火朝天創辦英德硫鐵礦。

創業初期,英德硫鐵礦條件十分艱苦。幹部職工沒有固定的住所,只能住在臨時搭建的窩篷里,天不亮,便乘坐卡車到礦區上班,下班後又坐在滿載礦石的車斗上返回住所。為了解決廣大職工和家屬的居住問題,1954年,硫鐵礦在橫石塘北面不遠的地方興建大型「工人新村」,作為英德硫鐵礦辦公區和家屬生活區。後來,經人們代代相傳,「工村「這個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在近半個世紀的發展變革中,幾代英硫人在工村落戶、出生、成長、結婚或離去,這個曾經有幾萬人生活居住的規模宏大的工人新村,實在承載著英硫人太多美好和難忘的記憶……

(下圖為英硫礦家屬區)

(下圖為工村供銷社)

像絕大多數英硫人一樣,波哥也是在硫鐵礦出生、學習成長,人稱「硫二代」。作為著名音樂詞作家,波哥和許多英硫人一樣,對英德硫鐵礦有著極為深厚的感情,在他的作品當中,有許多歌曲都是描述對硫鐵礦的情感及留戀,比如在《夢回英硫》中,他深情地寫道:

多少次我夢回英硫

注視著四周那青青的山丘

不知北風是不是吹開了教室的那扇窗口

誰在那裡把我等候

多少次我夢回英硫

醒來思鄉的淚已經濕胸口

小夥伴那一張張熟悉的臉龐

讓我久久記在心頭

……

(下圖為樟坑小學舊址)

波哥像其他所有英硫人一樣,喜歡這裡青青的山,喜歡這裡碧綠的水,喜歡這裡清新的空氣,喜歡漫步在工村的街頭巷尾,細細尋找逝去已久的記憶,然後把所有的感情,傾注於一首首極具鄉土風情的歌曲……

(下圖為英硫礦地質隊辦公區)

(下圖為工村幼兒園)

作為中央化工業部直屬企業,當年的英德硫鐵礦其實是一個功能齊備的小社會。在工村建有大禮堂、子弟學校、醫院、供銷社、招待所、廣播站、老乾活動中心、菜市場、餐廳,甚至還有冰室……

(下2圖為工村大禮堂

良好的文化學習氛圍更是讓英德硫鐵礦人才輩出,數十年來,從英硫礦走出去的領導幹部、專家、教授、運動員、詩詞作者數不勝數……

在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里,英硫人很重視體育鍛鍊,每當舉辦藍球比賽的時候,露天燈光籃球場就會成為工村最熱鬧的地方。只是數十年過去後,當年燈光球場早已荒廢破敗,雜草叢生,再也看不到當年的光景。

(下二圖為當年的工村燈光籃球場

破敗落寞的不只是燈光藍球場,還有曾經輝煌一時的工村。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英德硫鐵礦資源逐漸枯竭,這個規模宏大的國營礦山也開始走向沒落,直到2002年5月13日正式關閉。

隨著英硫礦的正式關閉,大量在工村生活和工作過的英硫人逐漸走了出去,前往珠三角一帶,甚至更遠的地方工作、生活。於是,工村逐漸變得冷清、落寞,隨著時光的流逝,曾經繁華一時的工村也變成了眾多英硫人悄然遠去的記憶……

(下圖為英硫礦樟坑分礦露天礦口)

(下圖為消失已久的樟坑小學舊址

不過,這幾年來,原本已逐漸落寞的工村又開始迸發出勃勃的生機。因為工村毗鄰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一帶擁有廣東最清澈的溪水,最清新的空氣和最原生態的土特產,所有的自然美景都讓城市人嚮往不已。

(下兩圖為工村附近的石門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距離工村僅5公里的一個山谷里,隱藏著中國十大茶園之一的「積慶里紅茶谷」,數千畝茶園依著山勢鋪滿了整個山谷,顯得特別壯觀,一眼望去,滿眼都是翠綠……

而在距離工村十餘公里的地方,還有一個景區,名叫仙橋地下河。仙橋地下河由兩段暗河和中間一段明河組成,全長約13公里,現已開發3.8公里。遊客乘舟覽勝,遊程大約2小時。

由於工村周邊擁有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英硫人拖家帶口返回工村,尋找兒時的記憶;越來越多的遊客也紛紛來到這裡欣賞山水美景。不知不覺間,工村的街頭巷尾多了數十間瑤家土特產店,專門銷售石門台瑤鄉一帶的野生竹筍、木耳、靈芝等土特產,工村漸漸成了粵北山區土特產銷售貿易集散地。

隨著越來越多的遊客湧入工村,工村一帶的賓館酒店也開始多了起來,在旅遊旺季更是一房難求。為了給遊客帶來良好的住宿體驗,著名音樂詞作家波哥也毅然從工作多年的順德返鄉,精心設計打造了一座民宿——「果然居」,只為遊客們提供如家般的精品客棧。

除了十餘棟木屋別墅,果然居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庭院設計。庭院裡每一棵樹、每一盆花都由波哥親自打理、修剪和澆水,行走在果然居,就如同身處一座私家庭院,處處散發著藝術氣息。

值得推薦的還有英硫記憶賓館。英硫記憶賓館由原英硫中學一棟破舊的蘇式風格辦公樓改造而成,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老闆華丹把英硫記憶賓館打造成了廣東唯一的,具有上世紀蘇聯風情的藝術賓館。

走進英硫記憶賓館,就如同進入了時光隧道。半圓形的拱廊,懷舊風格的大堂,室內的裝修風格都散發著原汁原味的蘇聯風情,就連房間名稱,也採用「語文組」、「數學組」、「地理組」等名稱。

歲月的流逝讓當年的英德硫鐵礦已蹤跡難覓,但生養了絕大多數英硫人的工村卻在新時代的浪潮中悄然散發著勃勃生機;歲月的流逝衰老了幾代英硫人年輕的容顏,但英硫人對於生養過的工村的眷念卻越來越濃烈……

沒想到,眼前這座不是村莊的工村,竟然銘刻著幾代英硫人的歲月芳華。這個時候 ,我的耳畔再次迴響起波哥的《夢回英硫》:

多少次我夢回英硫

醒來已擋不住我回鄉的腳步

當晨曦剛剛露出朝霞還在夢中跳舞

我的心

早已回到了英硫的那片熱土

……

(圖文:黑豹,圖片拍攝於2020年7月27日)

發現清遠精選原創圖文,請點擊下面的文字連結:

清遠隱藏著一條深邃絕美的峽谷,懸壁飛瀑間流淌著無數千古詩篇!

被稱為廣東「岡仁波齊」,清遠這座絕美神山登頂三十次仍不夠!

清遠近郊一條絕美溪谷中百米大瀑布特震憾,免費欣賞!

免票徒步穿越南武當山,盡賞絕美丹霞峰叢勝景!

無需門票,縱情暢遊廣東最美丹霞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IrnH13MBURTf-Dn54C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