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技老哥的家鄉近來出現了這麼起惡性事件,雖說與籃球無關但一時間引起了很大轟動。
看過下面這張動圖的人都知道發生了啥,8月2號廈門一場社區足球比賽中出現了這樣一起惡性事件,來自呂厝社區的球員因為犯規動作被主裁判出示黃牌,隨後辱罵裁判被出示第二張黃牌罰令出場。
比賽中斷的時候另一位隊友覺得裁判判罰不公,便開始二輪爭論,期間附帶肢體動作,隨後該裁判員走向中場與主裁判溝通,結果怒氣未消的球員直接拿拳頭往該裁判員頭上招呼,後者受傷倒地。
很快相關部門對該動手者採取了總共兩次的處罰行為。
其一,罰款人民幣6000並道歉;隨後迫於社會壓力不得已加大力度,追加2000罰款,承擔一切醫療費用,並禁止他終身參加社區青聯體育協會舉辦的所有比賽,上報上級部門進一步處理。
這廝的一時衝動附帶著連整個球隊都一起完犢子。
為此,成都某學院毅然決定為打籃球的扳回一局,在成都高新區籃球協會協辦的籃球比賽中,其中一所院校學生同樣因不滿當值裁判的判罰而亮出拳頭。
不同的是涉案人員均屬於未成年,一時間不得不令人感慨後浪洶湧。
然而別以為裁判就是球場上的弱勢群體,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他有沒有吹過UFC的經驗。
雖說被裁判反殺的案例不是年年都有,但只要發生通常會讓你顏面盡失。
相比起上來就乾的傳統衝突橋段,以下這樣的行為屬實犯了球場大忌。
起跳中不做傷人動作就和打人不打下三路一樣,屬於江湖規則,即哪怕有深仇大恨,不怕蹲號子就堂堂正正干一架,用下三濫實屬懦夫。
至於抄傢伙也是破壞實力平衡的一種行為,除此之外這是對自身干架水平沒有信心的一種表現。
眾所皆知,常見的籃球場和足球場除了供業餘愛好者打球以外還是校園黑勢力一決勝負之地。
常用的口吻包含但不限於「放學後籃球場見」「下午x點帶種就來足球場」,以至於特殊的時段在特殊的球場會有特殊的人群攜帶特殊的裝備進行特殊的對抗。
可以說解決私人恩怨這一點上,球場擁有天然地理優勢,不僅視野開闊且從己方半場到對方半場之間畫線明確,如此一來確保了從集結人馬到戰前動員再到衝突爆發的進程十分順利。
非常具有儀式感。
偶爾國產劇情看膩了也有這種一致對外的場面換換口味。
如果你看膩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場景,不妨將目光鎖定在自由美利堅,位於紐約市皇后區西南的一個公共公園附近的籃球場早在去年就發生過一起球場惡性案件,結果不同的是一名14歲少年身重數槍當場斃命。
說回正經的,足球也好籃球也罷,上述案件不過是經過現場拍攝的曝光後才得以引起重視,還有很大一部分惡性衝突沒有被曝光在公眾視野之內。
打贏坐牢打輸住院的道理適用於每一個公民,舉個最基本的法律常識,輕傷即可構成故意傷害罪,換言之一根鼻樑骨就可以換來牢獄之災,呈一時威風換3個月牢飯。
所以還是那句話,打之前想想自己的工作,摸摸自己的口袋,凡事干之前先問問自己配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