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大戰秦俑情》中的鐵鳥,記一代經典穿越神劇中出現的飛機們

2020-01-19     顧氏造船廠廠長

本廠長2020年的新嘗試:經典影視作品中出現的飛機專題,就從小時候看過的一部印象頗深的穿越影片開始吧

《古今大戰秦俑情》海報

本廠長小時候(上世紀九十年代,上初中的時候吧),一個偶然的機會看了一遍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在驚嘆於那個叫蒙天放的秦軍軍官憑藉一顆長生不老藥丸活了2200歲左右(從公元前200年到公元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依然保持著不老容顏(現在想想長生不死也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之餘,印象最深的就是影片中出現的眾多飛機鏡頭:反派男一號白雲飛開著私人飛機妄圖誘殺女一號朱莉莉結果誘殺不成無意間飛機落入皇陵驚醒了被製成活體泥俑的蒙天放;皇陵升上地面沒想到皇陵頂上正好是一座機場,復活的皇陵守衛的秦軍兵團和白雲飛的盜墓隊伍在機場上圍繞著幾架客機進行殘酷的廝殺最終同歸於盡;以及最後反派一號的白雲飛和正派一號蒙天放在一架滑行中的客機中的最終決鬥場面等等。

隨著年齡的增長,前些日子無意間心血來潮重溫了這部老電影,那些兒時記憶中的飛機再度出現在眼前時,令本廠長倍感親切——因為都是「老熟人」!

本廠長繪製的《古今大戰秦俑情》中出現的五種飛機等比例側視圖

接下來本廠長將向各位介紹《古今大戰秦俑情》這部電影中出現的三種老式飛機以及在影片中的詳細「戲份」。

飛機的出場集中在影片的第二部分,即蒙天放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民國時期復活的那個時期,女一號——性格明顯有點「缺心眼子」的三流小明星朱莉莉跟隨《晴天長恨》劇組(實際上是一支為了尋找秦始皇陵地宮寶貝的盜墓隊伍)乘坐一架機號「3236」的雙引擎客機來到西安機場,本廠長定睛一看——哎呀我去,這不是伊爾-14嘛。從機體塗裝上看,該機是明顯的空軍塗裝,但是原空軍的機徽被藍色的油漆給遮住了。很明顯,這是一架曾經屬於空軍,在退役前夕支援一下電影的拍攝發揮一下餘熱的老舊飛機(根據引進年限計算,中國空軍最「年輕」的伊爾-14的機齡也至少要30歲了)。

影片中第一個出場的飛機:機號3236的伊爾-14客機

接下來出場的是一架塗裝黃黑相間的單引擎雙座小飛機,駕駛這架飛機的是劇中的反派男一號——以電影明星身份為幌子的文物走私販子白雲飛。但是沒有一個完整的鏡頭,當朱莉莉眉飛色舞的衝到這架編號為G-ARSP的小型飛機的機翼前喊著「白先生,我是朱莉莉呀」的時候,背景畫面的停機坪中出現了兩架輪廓雖然模糊不清但特徵極其明顯的飛機,本廠長一眼就認出來他們的身份:一架蘇制安-2/國產運-5小型雙翼運輸機和一架蘇制伊爾-28/國產轟-5輕型雙發噴氣轟炸機。這兩位純屬友情客串,在影片中如同匆匆過客一般就露了這麼一把臉。

朱莉莉身後出現的一架運-5運輸機和一架轟-5轟炸機

當白雲飛借拍戲之際探測秦始皇陵入口被朱莉莉無意撞見,因此對朱莉莉動了殺機,以請朱莉莉吃飯跳舞為由將她騙上了他自己的私人飛機,本廠長這才有機會看到這架飛機的完整容貌——前三點起落架,下單翼常規布局,串列雙座座艙布局,十分明顯的國產初教-6初級教練機的外形特徵。

反派男一號白雲飛的私人飛機——初教六教練機

這架飛機在影片中頗有戲份,在空中因為毛手毛腳的朱莉莉誤撿起白雲飛的左輪手槍(這把槍是白雲飛準備在空中將朱莉莉滅口的兇器)胡亂開了一槍擊中了儀錶板,導致飛機在空中失控,白雲飛情急之下棄機跳傘,無人駕駛的飛機載著朱莉莉意外的落入了秦始皇皇陵入口並驚醒了作為活體泥俑沉睡了兩千多年的蒙天放。

落入秦始皇陵的「白雲飛私人飛機」

艱難爬出飛機的朱莉莉

在蒙天放和白雲飛的手下惡鬥一場的檔口,朱莉莉重新爬進了白雲飛的「初教-6」一陣「無意間」的操作居然重新啟動了飛機,隨後這架早就該報廢的飛機居然又將她和蒙天放載出了皇陵,最終在一個水塘中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最終歸宿。

白雲飛的「初教六」的最終歸宿——滿身污泥的躺在河裡

下一個出現飛機的場景是秦始皇陵通過一系列複雜而又精巧的機械裝置升到了地面,而地面剛好就位於機場的位置,在這空曠而又有些陰森的機場上,停放著三架雙引擎客機,其中兩架是作為龍套的後三點起落架的運輸機,其特徵完全符合蘇制里-2運輸機的特徵。因為當時民航已經沒有可飛的里-2運輸機的存在,因此這兩架里-2就是退役後停場在機場的舊機。

在影片中出現的里-2運輸機

就在這個機場上,復活的守衛秦始皇陵的秦軍軍團(這支軍團源自蒙天放當年護衛徐福煉製長生不老丹藥的衛隊,在長生不老丹藥煉製成功後,藥渣排入水中被這群人和馬集體飲用,結果「組團長生不老」)和白雲飛的盜墓隊伍發生了殘酷的戰鬥。戰鬥開始時盜墓賊們依託兩架里-2為掩體用手中的「盒子炮」向秦軍猛烈開火,在殺傷了大量秦軍(長生不老管不了刀槍不入)後最終還是被後續的秦軍衝散了隊伍,隨即戰鬥變成了圍繞著飛機的捉對廝殺,廝殺在機身頂部,機翼上方、下方,以及起落架周圍上演,最終白雲飛手下的這群盜墓賊和蒙天放手下的這群守衛皇陵的秦軍衛隊同歸於盡(最後一名活著的秦軍用手中的戈將最後一名盜墓賊刺穿的同時被這名盜墓賊手中的手槍射殺)。這段場面為時並不長,但卻是整部影片最悲壯,最令本廠長印象深刻的一幕。這支復活沒多久的千年秦軍衛隊也算是為保衛秦始皇陵戰至最後一人,流盡最後一滴血。

蒙天放手下的守陵秦軍和白雲飛手下盜墓賊血戰最終同歸於盡的場景1

蒙天放手下的守陵秦軍和白雲飛手下盜墓賊血戰最終同歸於盡的場景2

蒙天放手下的守陵秦軍和白雲飛手下盜墓賊血戰最終同歸於盡的場景3

蒙天放手下的守陵秦軍和白雲飛手下盜墓賊血戰最終同歸於盡的場景4

最後一個鏡頭,伊爾-14客機(應該還是出場時的那架3236號機)如同終極大BOSS一般登場,當蒙天放單槍匹馬孤零零的沖向白雲飛操縱的伊爾-14時,還頗有點唐吉可德沖向風車巨人一般的畫面感覺,

終機BOSS伊爾-14出場

正面滑行而來的伊爾14還是很有氣勢的

蒙天放單人獨馬沖向巨人一般的伊爾14

最終伊爾14失控沖向皇陵,撞到無數兵馬俑

最終在伊爾-14的客艙中,白雲飛和蒙天放進行了最後的對決,結果當然是反派的白雲飛被正派的蒙天放擊敗,但女一號朱莉莉也為了保護蒙天放中槍而死,滑行中的伊爾-14沖入了皇陵兵馬俑隊伍中,巨大的衝擊慣性把白雲飛甩出駕駛艙,摔在了秦始皇的石棺面前。

一心要一窺始皇棺材究竟的白雲飛用最後的力氣推開了棺槨蓋,但觸動了最後的機關——棺槨連同白雲飛一起被炸得粉碎。整個影片的高潮就此落幕,飛機在《古今大戰秦俑情》中的表演也隨之謝幕。

《古今大戰秦俑情》出現的飛機簡介(出場不分次序):

伊柳申「伊爾-14」型客機

本廠長繪製的伊爾14M型客機二視圖

伊爾-14型飛機是蘇聯伊留申設計局在伊爾一12型運輸機基礎上改進設計(著重提高舒適性和安全性)的活塞式雙發運輸機。1950年7月15日首次試飛,1954年底投入蘇聯民航航線使用。北約組織給它起的別名是「條簍」。我國引進後曾作為支線客運的主力機種。

中國於1956~1960年間進口了55架伊爾-14飛機,包括客機和貨機。客機中主要是伊爾-14П和伊爾-14М,包括18座、24座、32座等三種座位布置。貨機內有29個簡易硬座。伊爾-14飛機在蘇聯停產後,改由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國生產。因此,在1959年和1960年,中國分別向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國訂購了22架伊爾-14飛機。

1992年12月16日,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司頒發適航指令CAD92-IL14-02「民用伊爾14飛機全部停飛」,就此伊爾-14型客機結束了在中國長達36年的執飛歷程。

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4人+載員23人

長度:21.31米

翼展:31.7米

高度:7.8米

空重:1165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6500千克

發動機:兩台AⅢ-82T氣冷雙排星形活塞發動機,單台1900馬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350千米每小時

最大商載航程:600千米

南昌「初教-6」型初級教練機

本廠長繪製的初教-6教練機二視圖

初教-6是20世紀50年代末期中國自行研製的螺旋槳初級教練機。該機長期服役於中國空軍及地方航校,是中國空軍初級教練機主力機型。

初教-6的研製工作原本由瀋陽的112廠(今天的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承擔,在1958年5月該型機的研製工作被轉給南昌的320廠(今天的洪都航空工業集團),於1958年7月27日第一架原型機首飛,1962年1月定型並生產5架原型機,後交付部隊。初教-6教練機初期使用捷克斯洛伐克的AI-14P「道里斯-B」發動機和配套螺旋槳。初教-6批量生產型號改用中國活塞-6(HS-6)發動機,額定功率198.5千瓦,配「奮發-530」自動變距雙葉全金屬螺旋槳。由於初教-6結構簡單,可靠耐用,深得中國空軍和以及通用航空部門的青睞並大量出口國外,截止2012年,共生產各型飛機 2576 架,其生產線至今依然在以年產60架的速度運轉,堪稱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大奇蹟。

2019年2月28日,初教6飛機TC/PC(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頒發活動在南昌瑤湖機場舉行。標誌著,中國第一個進行軍轉民的飛機型號——初教6飛機正式進入國內民用航空市場。

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2人

長度:8.46米

翼展:10.22米

高度:2.94米

空重:1095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400千克

發動機:一台活塞6甲星形活塞發動機,單台285馬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297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690千米

里桑諾夫「里-2」型運輸機

本廠長繪製的里-2運輸機二視圖

里-2運輸機是蘇聯ГАЗ-84工廠根據美國道格拉斯公司DC-3的許可證生產的雙發運輸機,最初被稱為ПС-84飛機。航空工程師里索諾夫結合蘇聯當時的情況對原設計進行了修改,改動多達1200處。主要改動包括將飛機上採用英制的零件全部改成公制;更換了蘇制的АШ-62發動機以及相關係統;起落架和輪胎也幾乎是全新設計,並具有安裝雪橇的功能,部分早期軍用型號的ПС-84飛機還裝有炸彈掛架和機背炮塔。

ПС-84飛機於1939年投產,蘇聯民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之前將該機作為客機使用,戰爭開始之後,絕大多數ПС-84飛機被蘇軍徵用,1942年起飛機型號也改稱為里-2。里-2在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初期是蘇聯使用量最大的客貨運輸及傘兵用飛機。各型共生產了4863架。1945年停產,在蘇聯使用了約40年。

1949年底,中國從滿洲里陸路進口2架里-2。1949年10月~1950年2月間,蘇聯空運部隊41架里-2和民航大隊6架里-2來中國,協助空運陸軍部隊進新疆。 1950年3月成立的中蘇民航股份公司全部使用里-2飛機,最初有14架,1951年增至16架,其中里-2П客機和里-2Т貨機各8架。1950年7月19日,蘇聯政府同意將里-2飛機及其發動機的製造權轉讓給中國,但中國並未仿製該機。1951年中國民航進口4架。1951年11月24日,蘇聯空軍顧問團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移交20架里-2飛機。到1957年,共進口裡-2飛機41架。使里-2成為50年代初期中國軍、民航空運的主力機型。1981年,中國民航所屬最後的2架里2退出運營。

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3人+載員18人

長度:19.647米

翼展:28.813米

高度:7.093米

空重:768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0700千克

載重量:1120千克

發動機:兩台AⅢ-62NP9缸氣冷單排星形活塞發動機,單台1000馬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240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2650千米

南昌「運-5」運輸機

本廠長繪製的運-5運輸機二視圖

運-5運輸機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仿製生產的一型多用途單發雙翼運輸機。該機是按照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的安-2飛機的圖紙資料,首架樣機於1957年12月23日在製造成功,曾名「豐收二號」。

運-5飛機是一種安全可靠、性能良好、多種用途的飛機,並具有經濟性好、使用維護簡單、安全可靠等特點,該機不僅能低空飛行,用於農業的滅蝗殺蟲、播種、施肥,森林防護滅火,地質勘察、探礦,醫療救護,民航客貨運輸,軍隊訓練傘兵和跳傘運動等等,而且加裝渦輪增壓器後,還能夠進行高空飛行,用於探測高空大氣和航空測量。如果加裝水上飛行設備,又能作水上飛機使用。

運-5的主要型別有貨運型、客運型、農業型、跳傘和空中支援型、救護型等。許多運-5的改型至今還活躍在農業、林業和其它行業上。

1957年12月24日國家臨時鑑定委員會正式批准運-5飛機投入批量生產。運-5飛機在320廠生產了700多架,1970年5月轉到石家莊飛機製造廠(522廠)生產。截至1985年底,又生產了215架,其中,民航購買45架,出口71架。自1985年起,運-5基本型停止生產。各型號的總產量超過1000架。

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2人+載員6-10人

長度:12.69米

翼展:18.18米

高度:5.35米

空重:3367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5250千克

最大商載:1500千克

發動機:一台活塞-5型星形活塞發動機,單台1000馬力。

經濟巡航飛行速度:160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845千米

實用升限:4500米​​​​

哈爾濱「轟-5」輕型轟炸機

本廠長繪製的轟-5轟炸機二視圖

轟-5轟炸機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參照蘇聯伊爾-28轟炸機,改進設計並試製生產的一種噴氣式戰術轟炸機,該機可在各種複雜的氣象、地理條件下執行前線戰術轟炸及攻擊任務。

轟-5轟炸機於1963年1月開始研製,1966年9月25日首架轟-5在哈爾濱試飛成功。1967年4月,轟-5轟炸機通過國家鑑定,投入批量生產,隨後裝備中國空軍部隊。該機於1984年停產,總共生產545架。於2009年5月全部退出中國空軍現役戰機序列。

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3人

長度:16.768米

翼展:21.45米

高度:6.2米

空重:1289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1200千克

發動機:兩台渦噴-5甲渦輪噴氣發動機,單台26.5千牛。

最大飛行速度:902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3058千米​​​​

實用升限:12500米

武器:機頭固定23毫米航炮1門,機尾旋轉炮塔式23毫米航炮2門,最大載彈量3000千克。

附錄1《古今大戰秦俑情》簡介:

該影片改編自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小說《秦俑》,是由程小東執導,鞏俐、張藝謀、于榮光主演的古裝奇幻愛情電影。

張藝謀飾演蒙天放

鞏俐飾演韓冬兒

鞏俐飾演朱莉莉

鞏俐飾演山口晴子

影片分別以秦朝、民國及20世紀7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秦朝郎中令蒙天放與少女韓冬兒的三世愛戀。

該片於1990年4月12日在香港上映。影片獲1991年法國巴黎「奇情動作」電影展最受歡迎影片獎。

公元前200多年一天,秦始皇(陸樹銘飾)遇刺,蒙天放(張藝謀飾)挺身救駕。秦始皇大修陵墓,同時令方士煉製長生丹藥。秦始皇暴虐無道,民不聊生。方士徐福(謝博文飾)騙得始皇信任,徵召眾多童男童女東渡蓬萊尋取長生仙藥。曾因搭救秦始皇而被封官賜劍的蒙天放與應徵少女韓冬兒(鞏俐飾)一見鍾情,偷嘗禁果,以欺君之罪被賜死。行刑前,冬兒暗將徐福煉就的長生不老金丹送入蒙天放口中,自己投身窯爐,殉情而死。蒙天放則被泥封為俑,置於皇陵。

20世紀30年代,冬兒轉世成為三流影星朱莉莉(鞏俐飾)。一次,她發現大明星白雲飛(于榮光飾)盜掘皇陵的勾當。白雲飛為殺人滅口,駕機攜莉莉飛入空中。莉莉誤將儀錶盤打破,隨即栽入秦始皇陵,使沉睡地下兩千年的蒙天放得以復甦,並與闖入墓中的白雲飛等盜墓賊展開搏鬥。混亂中,朱莉莉與蒙天放跳進飛機,衝出洞穴,回到人間。白雲飛又將蒙天放騙上火車,欲將他運往東北賣給洋人,被蒙天放識破,持劍殺出重圍,攜莉莉重返皇陵。白雲飛又率大批盜賊炸開陵墓,強行沖入。此時,墓內兵馬俑紛紛復活,將盜賊全部消滅。朱莉莉卻為保護蒙天放而遭槍殺。

1974年,三大兵馬俑公諸於世,長生不老的蒙天放成為坑內修補技工。90年代,蒙天放在兵馬俑博物館又見到由朱莉莉輪迴轉世的日本女郎山口靖子(鞏俐飾)。

附錄2《古今大戰秦俑情》主題曲《焚心以火》歌詞

歌曲《焚心以火》,是1989年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的主題曲,由顧家輝、黃沾作曲,黃沾作詞,葉倩文演唱。

歌曲分為國、粵語版,國語版收錄在葉倩文1991年專輯《瀟洒走一回》當中;粵語版則收錄在她1990年專輯《珍重》當中。

這一幕,當時看得本廠長心碎啊

國語版

焚身以火

讓火燒熔我

燃燒我心

噴出愛的頌歌

奮不顧身

投進愛的紅火

我不願意

讓黃土地埋了我

讓我寫下詩

讓千生都知道有個我

讓萬世都知道有個你

共享福禍

焚心以火

燙上愛的深烙

燃燒的心

黃土地埋不了我

奮不顧身

投進愛的紅火

我不願意

讓黃土地埋了我

讓我寫下詩

讓千生都知道有個我

讓萬世都知道有個你

共享福禍

焚心以火

燙上愛的深烙

燃燒的心

黃土地埋不了我

粵語版

焚心以火

讓火燒了我

燃燒我心

頌唱真愛勁歌

人不顧身

讓痴心去撲火

黃土地里

活我真摯愛的歌

情濃寫我詩

讓千生千世都知我心

萬載千秋也知你心

同享福禍

焚心以火

讓愛燒我以火

燃燒我心

承擔一切結果

人不顧身

讓痴心去撲火

黃土地里

活我真摯愛的歌

情濃寫我詩

讓千生千世都知我心

萬載千秋也知你心

同享福禍

焚心以火

讓愛燒我以火

燃燒我心

承擔一切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IAPCum8BUQOea5OwL5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