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蘇州留學生家長 張女士
整 理:名城蘇州網記者 熊曙光
如果新加坡23號沒有「封國」,我兒子早就到蘇州集中隔離點了。而如今他還在英國呆著,等著27日倫敦飛衣索比亞轉機上海。我們現在每天都在祈禱航班不取消,祈禱一切順利,祈禱……
(留學生到達機場準備回國,張女士供圖)
媽媽,我想回蘇州,這裡不安全
兒子在蘇州一所高中畢業後到了英國利物浦留學,今年讀大四,即將畢業。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3月初,英國當地才確診幾十例,兒子跟我說,「媽媽,我想回蘇州,在這裡感覺很不安全。」 兒子馬上畢業,我擔心影響他的學業,勸兒子再堅持下,看看情況再說。
當時國內疫情好轉,而英國在卻不斷惡化中,兒子說英國對防疫絲毫沒有重視,外出的人依然很多,依然不戴口罩,他們的生活依舊豐富多彩……
3月12號,英國首相提出「群體免疫」的概念,一下子在留學生家長群里炸開了鍋。誰能保證自己的孩子得了這個病一定會自愈?或者一定會成為沒被感染的那一部分人?於是我們留學生家長開始聯名給大學校長寫郵件,希望保障學生安全,讓他們在家上網課。
(留學生上網課時間普遍比國內要晚)
迫於中國家長的壓力,校方回復,學生可以選擇在家上網課,不必到學校打卡上課。
後來,義大利、法國、英國的疫情日益嚴重,我關照兒子馬上買機票回國,因歐洲、日韓疫情不容樂觀,建議他儘量避開這些地方。兒子於13號購買了10天後倫敦飛新加坡轉機上海的航班,當時機票全靠秒殺,往往是眨眼功夫機票就秒光了。
兩天後的15號,有傳言新加坡不給轉機,兒子又買了一張3月27日經衣索比亞轉機飛上海的機票,作為備用機票。當時我覺得他多此一舉,聽說那裡機場破舊,轉機時間要十幾個小時,現在來看,這已經成為了最後的一根稻草。
(張女士兒子買的機票)
兒子「倒在了黎明前」,不過還有最後的機會
隨著國外疫情的蔓延,留學生要不要回國,成為我們這些家長最關注的話題,我加了七八個留學生家長群,每天時刻關注國內外航班動態,生怕錯過什麼信息。
按原計劃,兒子的航班3月23日在倫敦希斯羅機場飛新加坡,前一天他就開始打包行李,還將之前囤的幾十個口罩送給其他同學。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因輸入性病例激增,加上轉機人員確診數增多,3月22日新加坡政府宣布從3月23日11時59分起,所有外國的短期旅客,無論國籍都不能入境新加坡,或在本地轉機。
(新加坡封國消息)
「媽媽,我倒在了黎明前……」得知消息的兒子,這樣跟我說。我連忙安慰他,不要緊,不是還有備用機票嘛。事到如今,許多事情是我們把握不了的,只能聽天由命。
後來,兒子告訴我,他並不是最倒霉的。他有個同學前前後後買了6張回國的機票,已經有5趟航班取消,也只能乘3月27日經衣索比亞轉機的航班回國。
(阿聯封國,留學生滯留)
聽兒子說,這個同學也是「屢戰屢敗」,但仍然「屢敗屢戰」,他買了國航直航機票,後來被取消,東航直航也被取消,買新加坡、杜拜、香港轉機的也全部取消,現在最後一張經衣索比亞轉機的機票,但願這是他們最後的希望。
我所在的七八個家長群里,大約有五六百名在英國的留學生,目前回國的將近一半。大家每天的心情非常焦慮,擔心孩子的航班被取消,任何一句安慰的話,都會獲贊無數,我們家長全靠信念在支撐著。
(駐英大使館發放健康包)
大使館發放「健康包」,我叫兒子兩手準備
在群里,孩子沒回來的家長每天都焦躁不安,孩子回國的家長全都退了群。我能理解這種情緒,如果有一個人被感染了,對他們英國來說是一個數字而已,但是對中國的家庭來說就是百分百的打擊,因為我們這個年紀的多是獨生子女,所以家長都不想讓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有人寧願花5萬多買機票,也要讓孩子回家。
(有人趁機發財)
(機票價格水漲船高)
不過同時,我也做了孩子航班被取消的心理打算。我告訴兒子,要「一顆紅心,兩手準備」。萬一,我說的萬一回不來,也不要太擔心,只要做好個人防護,大使館、領事館和同學都會幫助你的。「你看,在疫情最嚴重的義大利,有30多萬華人華僑,沒有一例感染。」
聽兒子說,昨天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向留學生髮放了「健康包」,每個「健康包」內包含口罩、消毒紙巾、中藥、防疫手冊等物品,讓我們這些家長深感安慰。我跟兒子說,要聽大使館的建議,理性科學抗疫,安排好學業和未來計劃,做中英合作抗疫的參與者和貢獻者。
現在我們幾乎每天都在盯著航空公司動態,幸好到目前為止衣索比亞的航班還是正常的。祈禱航班不要取消,祈禱孩子們平安到達祖國母親懷抱,祈禱每一個海外學子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責編:熊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