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疫苗的詳細手冊(值得收藏)

2019-09-17     胡家公館


預防重於治療不論是對人還是對寵物都是十分重要的理念,所以為貓咪按時注射預防針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防疫步驟,但你知道貓咪有哪些預防針嗎?不同的預防針適用於哪些不同的病症?疾病的感染很可能會造成貓咪死亡及大筆醫藥費的支出,因此科學家們不斷研發新的疫苗,以預防疾病感染的發生。畢竟預防才是控制疾病感染的最佳手段,可以讓貓咪免除疾病所造成的病痛及死亡。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預防針說明。

貓五合一(貓五聯)

這是貓咪最常注射的預防針,五合一顧名思義就是可以預防五種貓咪的重大傳染病,包括三種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皰疹病毒、卡里西病毒及披衣菌,貓的病毒性腸胃炎(俗稱貓瘟),以及無藥可醫的貓白血病病毒。貓的上呼吸道感染(皰疹病毒、卡里西病毒、披衣菌)會造成幼貓嚴重的眼睛發炎、鼻炎、舌炎及口腔潰瘍,更嚴重的則會導致肺炎而死亡。成貓若未注射預防針而感染了的話,症狀會比幼貓更為嚴重,包括流口水、呼吸困難、食欲不振等。而貓瘟的感染會造成嚴重的腸胃炎,症狀包括嘔吐、拉肚子、發燒、食欲不振、脫水甚至死亡。

狂犬病

這是注射率第二高的預防針,也是最重要的法定傳染病預防針,幫心愛的寶貝定期注射狂犬病疫苗是鏟屎官的責任,也可以有效地防止狂犬病擴散。

貓三合一(貓三聯)

三合一包括皰疹病毒、卡里西病毒及貓瘟,跟五合一的差別在於少了披衣菌及貓白血病的預防,至於說三合一與五合一哪種更好?沒有絕對的答案。近年來五合一的注射容易引發注射部位腫瘤,大多數的鏟屎官為此心疼貓咪會選擇三合一。但三合一不含白血病的疫苗,而貓白血病又是一種相當重要的貓科動物傳染病,所以醫生一般會建議只打三合一的貓咪,再加打三年一次的基因重組白血病疫苗。

傳染性腹膜炎

傳染性腹膜炎在近幾年已成為貓咪的第一大殺手,貓咪會呈現陣發性的發燒、食欲不振、腹圍增大或腹部內出現團塊、胸水及呼吸困難(波及到胸腔時)、脊柱兩旁肌肉逐漸消耗掉,甚至發生慢性腹瀉或慢性嘔吐,發病後幾乎無存活的可能。目前全世界只有一種點鼻劑的疫苗上市,由於傳染性腹膜炎的致病源尚未被確認,且大多數學者認為是由存在腸道的冠狀病毒發生突變所感染的。所以如果貓咪已感染冠狀病毒,在接受疫苗接種後,雖可以預防外來的冠狀病毒進入體內,但卻無法控制已存在體內的冠狀病毒。因此現今的做法,是建議在注射前先進行冠狀病毒的抗體檢測,若呈現陰性(也就是體內無冠狀病毒的抗體),或許接種會有保護的效果,但若檢測呈現陽性,則接種的效力不明確,但也不會有任何副作用,就由鏟屎官或診治醫生決定是否注射。

接種疫苗計劃

年幼的貓咪抵抗力比成貓弱,容易因為一些病原的感染而造成小貓生病,嚴重的甚至會使小貓死亡。貓咪在剛出生的奶貓時期,如果有喝到母貓的初乳,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會在奶貓體內形成保護力,降低奶貓感染疾病的風險。這些初乳中的抗體也就是所謂的移行抗體,移行抗體會在貓咪出生後50天慢慢開始下降。因此一般建議在貓咪二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接種疫苗預防針,讓貓咪的抵抗力能夠持續保持。

預防針要打幾次?

在疫苗的接種計劃中有所謂的基礎免疫,就是當貓咪第一次接觸到抗原時(預防針中的病毒),身體會開始製造特殊的抗體來對抗,但第一次的接觸總是生疏了點,所以產生的抗體力價就會較低,而且長時間之後,身體的免疫系統可能會逐漸淡忘掉這樣的抗原,所以在一個月後必須要再接種第二次疫苗,身體就會產生激烈的免疫反應,對於產生的抗體力價就會達到高標準,以對抗日後可能的病原入侵。但日子久了,終究還是會慢慢遺忘,所以必須每年補充接種疫苗一次,重新喚起免疫系統的記憶。

常規的五合一、三合一及傳染性腹膜炎都建議是這樣的接種流程,而狂犬病的基礎免疫則只需一次即可,但這四者都必須定期每年補打一次。常規的建議流程為貓咪二月齡時接種第一次五合一(或三合一)疫苗,三月齡時接種第二次五合一(或三合一)及狂犬病疫苗,超過三個半月齡時抽血確認冠狀病毒抗體呈現陰性,並接種第一次傳染性腹膜炎疫苗,之後就是每年補充一次五合一(或三合一)、狂犬病及傳染性腹膜炎疫苗,一直到貓咪回到喵星每年都需定期接種。

打了預防針後就一定不會感染疾病嗎?

預防針對於疾病的免疫防禦力並不是100%的,但的確是可以提高貓咪對疾病感染的保護力。有些疾病發病時是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療的,例如預防針中的貓白血病或是貓愛滋病,而貓瘟在幼貓中也是致死率非常高的傳染病。所以,在貓咪健康的情況下,及早的注射疫苗可降低感染這些疾病的機會,而每年的定期接種更可以維持貓咪身體的抵抗力。

打預防針的注意事項

到哪裡打預防針?

所有醫療行為包括注射疫苗在內,都需要具有合法獸醫資格證的醫生來進行,切莫貪小便宜,隨意讓寵物店注射來源不明、成分不明的疫苗,因為預防針的效果平時是看不出來的,要等到與病原接觸後才能確認效果。

注射前要檢查嗎?

疫苗注射後的當下反而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所以注射前必須先確認身體健康狀態,如果貓咪有打噴嚏、嘔吐等不適症狀時,就不建議注射疫苗。在注射疫苗前,醫生應該會進行基本的健康檢查,包括聽診、問診、視診、觸診、糞便檢查、皮毛檢查等項目,確定貓咪健康後才能注射。此外,剛到家的貓咪也不建議馬上注射,最好是先讓貓咪習慣適應新環境後,再帶到醫院注射疫苗,以減少貓咪因環境變化,造成免疫力低下。

疫苗有副作用嗎?

不少貓咪在注射疫苗後2-3天會呈現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的症狀,有些貓咪的體溫也會略為升高,這些都是輕微的過敏狀態,但若持續五天以上就應和醫生聯繫。若貓咪在注射當天就呈現顏面水腫或上吐下瀉時,就有可能是所謂的急性過敏,應立即將貓咪帶回醫院就診,但這樣的發生率是很低的,也不用因此而對注射疫苗過分緊張。

注射疫苗最好在白天嗎?

基於副作用發生的可能性,所以一般建議在白天進行,尤其是初次注射的小貓。白天注射疫苗,可以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貓咪是否會出現不良反應,並及時處理。若是晚上的話,很可能會遇到休息時間找不到醫生的窘境。

打完針後可以幫貓咪洗澡嗎?

注射完疫苗後一周內要儘量減少對貓咪的刺激,不要帶貓咪出門,或是洗澡之類的,因為這一周貓咪的免疫力會下降,幾天後才能慢慢恢復,如果這時候接觸到病原菌的話,反而更容易讓貓咪生病。

貓咪養在家不出門的需要注射疫苗嗎?

有些鏟屎官會說,我的貓咪從不出門的,難道也必須每年定期打疫苗嗎?

其實,貓咪難免會出門洗護或者看病之類的,哪怕是完全不出門的貓咪,家裡的人也會進進出出,病原菌也能夠跟隨人而進到家裡,何必讓心愛的貓咪去冒這麼大的風險呢?健康上面我們不要心存僥倖,還是定期注射疫苗,為了心安吧!

下期預告

給貓咪看病的前期準備有哪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GMUFQ20BJleJMoPMiHa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