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中國投資轉型的密碼

經濟學規律告訴我們,社會需求決定了投資方向,目前,中國投資正從老的「三駕馬車」轉型新的「三駕馬車」。

老的「三駕馬車」,即投資、消費和凈出口。新需求又引出了所謂的「新三駕馬車」,即深度城市化、消費升級和「一帶一路」。

  • 老的投資就是房地產、基礎設施和製造業產能這三塊投資。
  • 老的消費主要是房子、車子、家電。
  • 老的出口主要是為歐美消費型國家進行生產,包括山寨化產品的進口替代和出口導向。

由於傳統三大投資領域全面減速,產能過剩和債務約束問題嚴重;傳統「衣食住行」消費也在一定程度上趨於飽和,官方說法是「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同時,全球總需求增長放緩以及國內勞動力成本優勢消退,也使得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減弱。

我國的經濟增長逐漸從靠老的三駕馬車拉動,轉向新三駕馬車推動。


一、有效投資。

為了提升未來3億農民工和現有的6億城市人口的綜合生活質量。這就需要新一代公共基礎設施,例如城際鐵路、地鐵、地下管線,新一代網際網路、教育、醫療、文化設施等等。

中國經濟地理存在著三縱兩橫的布局,這就是中國未來城市群同核心城市的增長格局,市場會自然的把熱點放在經濟一體化發展的重點區域:

例如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四大自貿區,以及「一帶一路」的中國內部接口,包括新疆、西藏(環喜馬拉雅經濟帶)、海南、廣西、雲南這些關鍵的地緣能源敏感地帶上。


二、消費升級。

消費的品質、內涵擴大,同時發展新型的消費增長點。

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人口結構的邊際消費傾向提升,為居民的需求充分釋放提供了前提條件,並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而新興的消費理念和消費形態則將推動消費不斷升級。

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務普及化,在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階段下,大量流動人口進入城市後,包括醫療、衛生、教育、養老等在內的需求快速增長,這些都是新消費的來源。


三、新全球化。

以前中國出口最多的是廉價的鞋子、襪子,因此中國被稱為「世界代工廠」。

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化出現逆轉和停滯,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的斷裂,大型經濟體的需求內卷,原來幾個傳統的市場都已經熄火了,而且由於製造國的貨幣都在貶值,因此出口競爭也更加激烈。

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將逐漸打開一個接一個新的市場和新的需求。

同時要解決中國海外資產保護和提升軍事投射能力的問題,這就會提升中國對整體安全的需求,而這些都需要中國的外交、信息、情報、安全、國防以及投射能力的綜合系統有一個全方位的供給能力的提升。這也會延伸出很多在安全、投射、信息、軍工等領域新的需求。

在完成這些投資和獲得相應產出之後,中國將逐步成為地區安全的領導核心和亞洲盟主。力量範圍將覆蓋亞洲全境,軍隊強大、邊疆安定、能源通道可靠,營造出一個穩定的支持「一帶一路」的外部環境。

新三駕馬車正在重構中國新的需求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