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源說 | 給寶寶剃頭,頭皮抹姜,會讓頭髮長更好?頭髮黃,就是缺乏營養,或有甲減?

2020-11-03     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

原標題:欣源說 | 給寶寶剃頭,頭皮抹姜,會讓頭髮長更好?頭髮黃,就是缺乏營養,或有甲減?

文 | 馮欣源

北京大學醫學博士

復旦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後

曾任武漢同濟醫院主治醫師

寶寶樹專家答答問數已過兩萬

親自養育兩個寶寶的媽媽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叢書作者

《夏娃的困惑》叢書作者

編輯 | 於雷

畢業於北京大學,作家,編輯

長期致力於益智、教育領域

胎頭(二)

給寶寶剃頭,頭皮抹姜,會讓頭髮長更好?

頭髮黃,就是缺乏營養,或有甲減?

吃黑芝麻,核桃等堅果,會讓頭髮變黑?

頭髮會帶走大腦的營養,讓人變笨?

生薑能生髮?頭皮受傷抹灰、抹紅花油?

……

盤點那些年,我們聽過的,折騰寶寶頭髮的謠言。

欣源號號外

今天的內容,是有關寶寶頭髮的說法,各種闢謠哦!這些問題,是不是從小聽到大,耳熟能詳,格外親切

這文章不難寫,但找圖片到抽抽不過,相信您看過這些圖片,比文章還好懂多啦

再碰到蜜汁親友,非拿孩子頭髮說事兒,啥營養不良,有代謝病,腦癱云云……一笑而過吧,別往心裡去,更別跟著瞎著急,孩子該怎麼帶,還是怎麼帶。如果人家非指責媽媽沒帶好,或直接上手往孩子頭上亂抹東東(操場上的陌生大媽經常這樣,這關懷怕怕怕的啊……),那就有圖有真相,有理又有據,儘量克制點地懟回去吧

sorry叨擾插個硬廣哦

小夥伴兒們,明早欣源在 寶寶樹有直播哦,10點~12點,別忘了哦(每周三早上,每周六晚上)!免費,純乾貨。別人的典型問題,也可以聽一聽哦,媽媽們關心的問題還是很相似的。擱一旁做家務或陪娃就行

欣源講得詳細,一般一次2小時直播能回答20多個問題,如果早點去,點擊螢幕右下角藍色按鈕,就能提問啦(因為這些問題能顯示在螢幕上,所以平台工作人員建議優先回答哦)。

欣源在這領域深耕了快8年,可以說,很有經驗了。相信您一定能獲得很有價值的,又很實用的信息。不過我不會運營,一直沒啥人知道我,嚶嚶嚶嚶嚶嚶……還超級累的。身邊的親友基本都勸我放棄哩,但我不想哦。我覺得自己在做很有價值的事情

只是欣源一個人弄多個平台(內容把控還是得靠自己…),真的快成橘子瓣瓣了。可能回復不及時哦,sorry哦!公號文章和抖音的留言,我一定會回的,等等我哦(公號後台消息有時候超時錯過了,sorry~),小助手微信wtmmdxb-fxy,上面的問題我也會儘量答覆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如果覺得還有幫助,希望能推薦親友。欣源真心希望把這些積累多年,靠譜又好用的知識傳播出去。有勞各位啦!比心心

前期回顧:欣源說 | 剃胎頭,真的能讓寶寶的頭髮長得更好嗎?

圖源:soogif

  • 那些有關胎頭的民間傳說真的有道理嗎?

看到這兒,也許你又猶豫了。看來剃掉寶寶的頭髮、眉毛、睫毛,真的有害!然而,再看看自己的寶寶,頭髮黃黃的,很稀疏,還經常掉一些,很久都不生長。看看鄰居家的小光頭,後來長出的頭髮越來越濃密。貌似民間傳說的那些好處,真的存在呢!那麼,是否應該權衡利弊,為了讓寶寶將來發質更好而小心翼翼地剃掉呢?

事實上,我們了解到的多數民間傳說,都是缺乏科學根據的。他們往往是將一種現象,與另一種現象的結果對應起來,讓人產生與某種行為存在聯繫的錯覺。

圖源:Pixabay,CC0協議

1. 剃掉頭髮,會讓後面生長的頭髮更為烏黑、濃密嗎?

了解這個真相,還得從嬰兒毛髮的生長規律說起。

頭髮的顏色、數量和性狀是基因決定的。常見有黑色、金黃色、棕色、紅色等。人類老化時,頭髮通常會變成銀白色。這些顏色跟頭髮中含有的礦物質、色素以及細胞間隙等相關。因此, 寶寶出生後,無論是黑色的濃密的鬈髮,還是稀疏的小黃毛,絕大多數情況都是爸爸媽媽的基因決定的。因此, 剛出生不久嬰兒的發色,如果他沒有特殊的先天性、代謝性等疾病,基本上 不需要考慮營養不良的因素了。

嬰兒毛髮的數量、質地、顏色等,是會隨著生長發育逐漸變化的。

圖源:soogif

約孕3月時,胎兒毛囊開始漸漸發育,一些部位毛髮開始生長,稱為「毳毛」。當然有的胎兒會早一些,有的胎兒在孕6月開始生長毛髮也屬正常。

孕5~7個月時,是全身胎毛快速生長的時期,後腦勺部位的毛髮生長速度要慢於頭部其他部位。

而在7~8個月時,頭部胎毛會發生一次較大面積的脫落,後方枕骨部位的頭髮較少脫落。

圖源:Pixabay,CC0協議

寶寶即將出生時,又陸續長出新發。

圖源:Pixabay,CC0協議

出生後枕骨部的頭髮才漸漸掉落。因此,嬰兒出生到六個月前後會有少量脫髮現象。少數嬰兒脫髮明顯,需要剪短頭髮並定時清理,防止嬰兒口鼻吸入脫落的頭髮。

圖源:Pixabay,CC0協議

看,這個寶寶頭頂脫髮明顯哦,跟枕禿沒啥關係哦

圖源:網絡,侵刪

這幾個寶寶都不是常見受壓部位脫髮

圖源:網絡,侵刪

這個寶寶是典型枕禿,不過跟缺鈣也沒啥關係

延伸閱讀:欣源說 | 缺鈣或缺維生素D,如何診斷?判斷缺鈣的謠言,各個擊破!

點擊文章上方藍字,關注「馮欣源自然養育之家」,後台回復「補鈣」,「曬太陽」,有很詳細的文章介紹。

剛出生的小雞,多數滿身都是毛茸茸的黃色絨毛,隨著其生長逐漸脫落,長出各種花色漂亮的羽毛。嬰兒也是如此,舊發脫落,新發生成。

圖源:soogif

看看看,小雞也是換毛的哈!跟咱寶寶多像

隨著毛囊發育和基因表達的變化,再生長出的頭髮逐漸變粗,也有可能變色,看上去更為濃密整齊。成人每日約脫落70~100根頭髮,同時也有等量的頭髮再生。頭髮的自然壽命是2~5年左右,因此多數情況下長到一定長度就不再生長。成人眉毛的自然更替時期約2個月,因此較為短小。

圖源:soogif

嬰兒毛髮發育規律個體差異實在是太大,難於統計。嬰兒毛囊發育情況各不相同,多數情況是發育不完善的,一些嬰兒毛髮生長速度及更替速度非常緩慢。毛囊與頭髮的連接也不如成人緊密穩固,因此頭髮易於脫落

有的嬰兒一出生就滿頭黑髮,有的嬰兒5~6月就能看到頭髮漸漸變黑變濃,有的嬰兒可能一歲多都不怎麼長頭髮,兩三歲了頭髮仍然稀疏發黃,如無特殊疾病或重度營養不良的情形,絕大多數情況也屬於正常現象。

圖源:unsplush,CC0協議

就像孩子的高矮胖瘦、發育快慢有差異一樣, 出生時頭髮的模樣和長頭髮的早晚並不能決定最終頭髮是否濃密、漂亮,別擔心,也不用著急,絕大多數嬰兒到了 5~6歲時,自然都會擁有一頭烏黑亮麗、柔和堅韌的頭髮

圖源:soogif

看到這兒,我想你應該能夠明白了—— 那些隔壁家的孩子,剃不剃胎頭,他的頭髮也會在幾個月之後漸漸變得濃密烏黑。自家的「小黃毛」,即使剃了胎頭,頭髮也不會很快生長,大概到一兩歲也很可能一直保持小光頭的模樣。因為他們基因不同,所以頭髮顏色和變化規律不同,毛囊發育情況不同,頭髮生長速度不同……

我們只是把嬰兒頭髮本來就會逐漸變濃密這一結果,跟剃胎頭的行為之間,建立了一種不恰當的因果關係而已。

此外, 頻繁地剃胎頭,不僅不利於毛髮生長,還會破壞毛囊,阻礙頭髮生成。試想,寸草不生的乾燥土壤,直接經受風吹日曬雨淋,還能生長出繁茂的作物嗎?同樣,頭皮直接經受風吹日曬雨淋,皮膚乾燥失去毛囊分泌的脂質滋潤,還經常被機械摩擦,毛囊容易損壞也在情理之中了。葛優、孟非、樂嘉這些光頭名人,頭皮鏨亮,經常摩挲,長此以往估計毛囊已被大量破壞,再想長出一頭濃密漂亮的頭髮估計就很困難了。

圖源:樂嘉,soogif

2. 頭髮「不好」,是沒營養嗎?

重度營養不良和一些特殊疾病的嬰兒有可能毛髮稀疏、發黃、生長緩慢,而我國目前擁有這類毛髮的嬰兒,絕大多數不存在營養不足的問題,他們中多數身體健康。遺傳仍是決定毛髮性狀的主要因素,喂養只占很小一方面。因此,這兩者並不是完全對應的因果關係。

圖源:新華社

圖源:unsplush,CC0協議

對比看看,非洲忍飢挨餓的可憐的寶寶,頭髮也沒大變色

咱們寶寶胖胖的,頭髮一樣稀稀拉拉,別擔心啦!

嚴重營養不良,如佝僂病、微量元素缺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缺乏等,以及先天遺傳、代謝性等疾病,是有可能影響頭髮的顏色、數量、性狀及脫髮速度的。不過得非常嚴重的營養不良,或得了什麼特別的疾病讓營養吸收或代謝出現障礙,比如 甲狀腺疾病、劇烈嘔吐等,還有 非常糟糕的情緒也可以改變頭髮的顏色。比如一些非常貧瘠的非洲國家,嚴重缺乏蛋白質等營養成分的嬰兒有可能出現紅色頭髮。

圖源:網絡,侵刪

這些都是先天甲減的圖片。其實,甲減導致營養代謝紊亂,導致頭髮發黃、稀疏,總體看來沒那麼明顯。現在人也很少到這個地步才去看病。寶寶剛生下來就要篩查。

換個角度思考,能把頭髮弄黃的營養不良或其他疾病,得多嚴重,基本不可能出現的。

然而,一些媽媽看到寶寶頭髮黃,生長緩慢,愛哭,睡不好,枕部有脫髮等情況,就認為寶寶營養不良拚命給他曬太陽、補鈣、補鋅、補鐵、補維生素……欣源認為並無必要,母乳和配方奶,以及均衡的輔食提供的營養足夠寶寶各項生長發育所需,過度補充,矯枉過正,無利反而有害。

想想,原始人和小動物並沒有條件補這補那,還經常有這頓沒下頓,吃著母乳,跟著父母在野外奔跑,遷徙狩獵,多數身體強壯,身形矯健,毛髮濃密。相反,當代成人和嬰兒,反而最應該考慮營養過剩的問題——多少孕婦、乳母和嬰兒被塞著吃食物啊!尤其是奶粉、油膩的湯水和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類食物。寶寶愛哭和睡不好,多數情況是腸絞痛、過敏、胃食道反流、親密感缺乏、睡眠秩序建立不完善等原因,多數嬰兒「枕禿」是因為代謝旺盛,且枕部頭皮摩擦導致頭髮脫落。如果屬於代謝性疾病因素,一些常見疾病生產入院期間就會篩查,寶寶各項發育的異常以及各類特殊症狀也會讓其父母考慮就診。

圖源:unsplush,CC0協議

全世界小寶寶頭髮大多很稀拉,也可能發黃,跟營養沒啥關係啦!

3. 吃黑芝麻、核桃等堅果,會讓頭髮更黑更亮嗎?

你也許會問,經常聽到有人說吃黑芝麻、核桃等堅果對頭髮好,會讓頭髮又黑又濃又油亮,難道不建議這麼做?

絕大多數情況,母乳、配方奶以及科學均衡的輔食,能完全保障嬰兒各項生長發育所需,也就是吃不吃這些東西,嬰兒頭髮該長的時候就會長,毛囊沒發育完善頭髮不怎麼長的時候也不會提前生長,區別不大。

不少人仍然將信將疑。「不少大人頭髮乾枯、分叉的,吃點兒黑芝麻等堅果,貌似頭髮真的會變好些呢!」

的確, 同一個人,改善飲食結構、心情、運動及睡眠等生活方式,頭髮的確會變好一些。人類的頭髮是一種角化蛋白質,並不存在生命,其滋養程度取決於毛囊和頭皮的分泌物,以及人為的保護。如果此人身體健康,代謝水平平穩,各項營養均衡全面,頭髮自然會更有光澤,也較少脫落。如果較少燙染、暴曬、牽拉等,頭髮狀態會更好,不易出現乾枯、毛糙、分叉。

反之,代謝紊亂、脂質分泌過多,會堵塞毛囊,甚至會細胞壞死、感染引發脫髮;而代謝障礙、營養缺乏也會使毛囊滋養性分泌物減少,新發生成所需的營養也減少,頭髮可能會發黃、乾枯、毛糙,甚至脫落。

堅果類是營養豐富的一類食物,有較多量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相對較少,多吃有飽腹感,一定程度上能調整代謝水平。這些都是健康的毛髮所必須的營養和代謝環境。

因此,只要媽媽、寶寶對這類堅果不過敏,吃一吃是對毛髮及整體的身體健康有好處的。但指望這些食物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能將娘胎裡帶出來的稀疏「小黃毛」很快變得烏黑濃密,那顯然也是不切實際的。遺傳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決定著毛髮的顏色、性狀、數目及發育變化速度。

圖源:soogif

4. 奶粉寶寶,頭髮更濃密?

人工喂養嬰兒,很可能毛髮會更為濃密一些。母乳嬰兒頭髮看上去不那麼好的幾率會高一些。

牛跟人畢竟不同,牛乳中的各類激素含量比母乳高出許多,也不會在加工過程或加溫時期完全破壞。此外,奶粉製造商必須使用各種技術手段保障產量,通常還會給奶牛額外添加激素等。這些物質會很可能讓寶寶的毛髮看上去更濃密,生長發育得也更快一些。

另外,奶粉中糖、蛋白、脂質含量要比母乳高許多,孩子又容易過度喂養,因此奶粉寶寶更容易營養過剩,超高超重。這樣的前提下,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代謝,進而影響毛髮濃密程度(想想我們一些比較胖的大人,也會如此哦,代謝失調一定程度上會讓毛髮更為濃密,當然年齡更大些,雄激素過高會導致脫髮)。

延伸閱讀:寶寶吃完母乳,還能吃奶粉,怎麼回事?「吸吮需求」了解下!

長高,長胖,毛髮濃密?聽上去很棒對不對?但未必是好事情哦。咱們孩子本來好好的,正常體型和毛髮,幹嘛要「催」呢?又不是種菜。

剛出生

7個月

圖:日本頭髮超濃密寶寶chanco。頭髮這事兒,真是天生的(來自babychanco的社交網站帳戶,圖文無關)。

5. 頭髮會吸收大腦的營養,讓寶寶變笨,影響他生長發育?

頭髮不會過多吸收營養物質,更不會阻礙寶寶的生長發育,尤其是腦部發育。

頭髮離大腦很近,加之一些人會脫髮、頭髮發黃或變白、發質乾枯毛糙,可能都是營養缺乏的緣故,因此一些臆想傳播開來——認為頭髮需要生長和保養,每日都要吸收大量營養成分,特別是較為濃密和較長的頭髮。頭髮需要這麼多的營養,有可能會就近影響大腦。嬰兒腦部等部位發育迅速,更不能讓沒什麼作用的頭髮把營養占據了。這種說法看上去很有道理,其實是靠不住的!

首先我們理解一個事實, 頭髮在毛囊內的髮根以上都是角化蛋白質,也就是死掉的蛋白質!跟脫落的死皮、指甲是一樣的。因此頭髮沒有生命,更不是一個器官。死掉的東西是不需要養分的。

跟貝類死去後,無生命的貝殼能長久留存一樣,頭髮也能長久保存。許多人將自己曾經的髮辮剪下,留存做紀念,數十年也未見腐壞,打開觀看仍然堅韌光滑,光亮如新,跟它被剪下的時候一模一樣。很多古墓中的屍體,頭髮即使脫落,也保持著死者死去時的顏色,也有韌度,並不會腐化變脆。我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流行一種昂貴的褲子,用人的毛髮編織而成,易於存放,冬暖夏涼。這些例子足以說明頭髮完全可以在沒有任何養料的條件下長久保存。

圖源:soogif

這些都是無生命的角質蛋白,貝殼還有不少含鈣無機物。

那麼為什麼有些人會頭髮乾枯、脆弱、發黃、易於脫落呢?有傳說某人經歷重大災難,「一夜白頭」,這難道不是營養或情緒出問題的表現嗎?對此,欣源想說的是, 頭髮的確能表現出該人的營養和代謝狀況,但絕不是一兩天一蹴而就。

圖源:95版《神鵰俠侶》,一夜白頭的瑛姑。一夜白頭是否真的存在,理論上貌似不大可能。不過真有報道。我得仔細查一查。哪天可以跟大家仔細分享一下哦。

上述提到過,頭髮的滋養程度和脫髮速度等,取決於毛囊是否健康,毛囊健康與否取決於人的營養和代謝、疾病等狀況。成人每日有70~100根頭髮自然脫落,頭髮自然壽命是2~5年。如果這個人不夠健康,或情緒太糟糕應激激素影響了體內的代謝,舊頭髮容易脫落,長出的新頭髮看上去不那麼好,就很好理解了。甚至一根頭髮都能呈現不同時期的變化——有的長頭髮能呈現不同的漸變色和發質變化,這些是因為該頭髮在脫落以前,當時健康狀況條件下的新發生出,將舊的部分往前推送了而已,這根頭髮也幸運的一直生長,並未脫落,於是呈現出這樣的結果。

因此,頭髮的性狀是逐漸變化的,變色的或是不健康的頭髮,只是經過一段時間生長出來,且被人注意到了而已。民間傳說的「鬼剃頭」,是頭皮微生物感染,破壞毛囊導致的快速大面積脫髮。

圖源:網絡,侵刪

傳說中的「鬼剃頭」,這是斑禿啦!頭皮感染導致的快速脫髮。

因此,頭髮能反映機體營養及健康狀況。那是不是說明,頭髮需要很多的營養呢?當然不是。

頭髮在一晝夜內增長約0.3毫米,這又與種族、年齡、營養、情緒和健康狀況,以及季節等多種因素有關。比如,夏天天熱,頭髮生長較快;冬天寒冷,生長較慢。 毛囊尚未發育完善的嬰兒,頭髮生長速度更為緩慢。因此,嬰兒及成人用於長頭髮的能量和營養物質,跟其其它組織代謝水平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上述「逆命題」,邏輯上是不成立的。頭髮每日僅需要非常少的營養緩慢生長和自我維護,更不會影響發育,尤其是腦部發育了。聰明的人體,即使在能源和營養匱乏的條件下,也會盡力將足夠的營養物質優先供給腦部。另一方面, 毛囊和髮根的營養來源於不同,頭皮血供跟大腦血供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血液運輸系統,頭皮就近「搶走」腦部的營養,顯然是不符合實際的。

因此你一定能理解了,即使擁有一兩米長的頭髮,除了清洗、攜帶等會造成一些麻煩,絕大多數情況頭髮不會過多消耗人體能量和營養。通常嬰幼兒毛囊發育尚未完善,毛髮生長更為緩慢,其生長、保養所需營養物質更是忽略不計了。

圖源:pexels,CC0協議

小朋友這幾根毛,能要多少營養

6. 生薑生髮的說法,科學嗎?

生薑有微微的辛辣味,可以刺激頭皮血液循環,理論上來講可能會對毛髮生成有好處。然而其成分複雜,將食物抹在頭上,也容易刺激皮膚,或繼發感染。目前暫無任何實驗數據證實生薑真的對毛髮有好處,但很容易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如果僅僅是刺激血液循環的作用,經常溫和地梳梳頭、頭部保暖,一樣能達到目的。嬰兒的頭皮更為嬌嫩,有些嬰兒感覺比較遲鈍,有些嬰兒感覺敏感會大哭不止。皮膚需要最自然的狀態呼吸和代謝。因此,不提倡這種做法。

圖源:網絡,侵刪

7. 頭皮受傷後,頭髮燒成的灰和紅花油有作用嗎?

頭髮燒的灰,實際上是蛋白質碳化後的含碳粉末,理論上存在收斂、吸附作用,會幫助傷口止血。然而這種做法,很可能也會繼發感染。頭皮傷口不大,稍微壓迫很快也能自行止血,大可不必費周章採用這種落後的止血方式。

圖源:網絡,侵刪

在古代,香灰是好東東。既可以吃,也可以抹。有些信仰的意味,另外吃的香灰那就跟蒙脫石差不多啊!傷口也有些吸附、收斂作用。頭髮燒灰,性質差不多。不過,很容易感染的!現在醫學手段這麼先進了,還是儘量別折騰。

紅花油一度成為我國的萬能神藥,照料者經常找來抹一抹,蚊蟲叮咬抹,濕疹抹,受傷抹……然而它刺激性很強,經常弄得小嬰兒哇哇大哭大半個鐘頭,嬰兒用手搔抓再揉眼睛,又會刺激到眼睛而繼續大哭。然而照料者通常並沒有明白嬰兒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應——因為嬰兒多數反應有點兒遲鈍,抹了油兒好半晌才開始覺察到難受!啥時候抹到眼睛裡,更不知道了!可憐的嬰兒只會哇哇大哭,太小的嬰兒甚至無法用行動來表達自己哪兒難受。

此外,這些中藥製劑成分複雜,嬰兒皮膚通透性很高,很容易將各類藥物吸收入身體,而幼嫩的肝腎等臟器還不具備完善的藥物代謝能力,很可能會對其造成損害,因此,欣源是非常不提倡這種做法的。

圖源:網絡,侵刪

小時候被紅花油抹過的小童鞋舉舉手。瑟瑟發抖中

綜上所述,欣源是不提倡給寶寶剃胎頭、眉毛、睫毛的做法的。

造物主如此神奇,讓身體的每個部位都有如此精細完善的分工,人為剝奪它們的功能並無裨益,反而憑添苦惱。多數國家並沒有類似習俗,我們經常看到電視上或畫報中,其他國家小嬰兒一直留著美麗的鬈髮,長大後他們仍然會有濃密油亮的頭髮。

也許你會問,「是不是人種差異的因素?西方人本來毛髮就比東方人多?西方的飲食結構以肉蛋葷食為主,是不是也更易於生長毛髮?

圖源:soogif

圖源:pixabay,CC0協議

圖源:日本小chanco

幾個圖,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人種的共性和差異哈!不過小嬰兒期間稀稀拉拉,是共性哈。

其實,中國人和歐洲人的差別,一定不會比人類跟大猩猩的差異大——我們大可不必因為文化因素,過於誇大這種人種差異。此外,人種和飲食結構與中國更為類似的日韓等地區,沒有剃胎頭,也很少見到頭髮稀疏發黃的幼兒園小朋友和中小學生。因此,有了多國實踐經驗,我們大可不必為了這些傳言,戰戰兢兢地猶豫著要不要把寶寶的頭髮剃掉,以期他會擁有更好的頭髮。

當然,也不是說寶寶頭髮完全不能碰,比如一些脫髮比較嚴重的小寶寶,可以適當剪短頭髮,便於清理,避免脫落的碎發被其口鼻吸入。如果天氣炎熱,寶寶出生時頭髮非常濃密,也可以適當剪短,但不主張剃光頭。已經長了濕疹的頭皮更不適合剃刮,非常容易受傷感染。

作者 | 馮欣源 版權所有

編輯 | 於雷

來源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系列書

《夏娃的困惑》系列書

轉載&合作 | 請聯絡微信wtmmdxb-fxy

插圖 | unsplash,pixabay,500px官網

均為CC0協議(可商用)

動圖 | soogif官網

頭像 | 唐小鴨,雁楓樺,擎石設計

版權為本公眾號所有,翻版必究

《跟馮欣源堅守自然養育》

《夏娃的困惑》

第一本:母乳理論+基本操作

第二本:母乳實踐+解答疑問

第三本:母乳闢謠+特殊寶寶

第四本:哺乳媽媽生病和用藥

第五本:母嬰安睡

第六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上)

第七本: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下)

第八本:育兒謠言-濫喂食水篇

第九本:嬰幼兒怪現象-屎尿屁嗝脹氣篇

第十本: 不一樣的快樂音樂早教

紙質書、電子書

都已經上架開售哦!

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部分內容可在公眾號查閱

關鍵詞目錄在後台左下方

系列叢書已經寫好數百萬字

主要內容:

母乳喂養及母嬰睡眠

嬰幼兒護理(屎尿屁嗝、嬰兒怪現象、家庭護理操作)

育兒謠言(行為誤區篇、濫喂食水篇、礦物質篇)

輔食營養(輔食添加誤區、簡單易上手案例)

早教(嬰幼兒發育,反自閉症過度診治)

輕鬆帶二胎等諸多內容

涵蓋: 養育,教育,心理,得道

敬請期待!

不僅如此

欣源仍會像勤勞的小螞蟻

不斷學習、實踐

數年如一日為您製作

專業、精緻、全面、實用的育兒內容

爭取陪伴您和孩子到18歲哦~^_^

鳴謝

夢朦(momo)繪製的精美封面哦!

欣源實在太感動了

號外

抖音、快手、知乎、小紅書

同時開通了哦!

搜索「馮欣源」可關注^_^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k81lHUBjdFTv4tA-tR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