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歌后的愛情悲劇:四個男人都不靠譜,精神失常,37歲去世

2019-06-06     十點八卦君

「金嗓子」周璇一生唱了200多首原創歌曲,她演唱的《何日君再來》《四季歌》《夜上海》《天涯歌女》《花樣的年華》等歌曲在海內外廣泛流行,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她的歌聲。周璇是中國流行歌曲的先驅者,被稱為一代歌后,魅力經久不衰。

銀幕上的周璇美艷動人,大紅大紫,然而銀幕下的她一生命運多舛,遇到過不少男人,但沒有一個能和她白頭偕老,終生沒有得到美滿的婚姻。

01 悲慘的童年

1920年8月,小城常州的蘇家迎來了一個清秀可人的女嬰,父母為她取名叫「蘇璞」。蘇璞三歲時,母親把她放到外婆家,自己回到丈夫身邊生孩子,抽大煙的舅舅偷偷把她賣給了上海姓王的人家,蘇璞被改名叫王小紅。

王小紅進了王家沒多久,養父母離異,養母把她又送給了姓周的人家。男主人周文鼎和女演員葉鳳珠同居,但一直沒有生育。葉鳳珠為了獲得名分,給自己留條後路,就收王小紅做養女,並把她的名字改為周小紅。

小紅在周家的日子並不好過,養父周文鼎生活糜爛,還是個癮君子,毒癮發作就打罵小紅。周文鼎夫婦經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吵架,最後總是把氣出在小紅身上,挨打受氣對小紅來說是家常便飯。小紅的性格也變得抑鬱內向,多愁善感。

周文鼎失業了,失去了經濟來源的他打算把小紅賣進妓院換幾個錢,養母葉鳳珠對周文鼎的所作所為非常氣憤,小紅是她唯一的期望,不能再讓他傷害小紅。葉鳳珠帶著小紅離開了家,去酒店旅館當歌女賣唱自謀生路。

周小紅8歲那年,養母送她去小學讀書。小紅自幼愛聽人家唱歌,常常跟著哼,一遍兩遍就能上口了,在家經常邊幹活邊唱歌,在學校的唱歌成績也是第一名。養母發現了她的歌唱天賦,積極鼓勵她。

一次偶然的機會,明月歌舞團的琴師章錦文聽到小紅的歌聲,覺得小姑娘的資質不錯,推薦她報考黎錦暉的明月歌舞團。

1931年6月,章錦文小姐帶著小紅來到歌舞團報名,小紅當場唱了一首江蘇民間小調,團長黎錦暉聽了後覺得她的嗓音很有前途,於是小紅成為歌舞團的一員,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1932年明月歌舞團新年演出,主演王人美在劇組拍戲,趕不上演出了,小紅被推上台救場。小紅優美的舞姿,悅耳的歌聲,征服了台下的觀眾,掌聲如雷。

周小紅12歲演唱的《特別快車》被錄製成唱片,這是她的第一張唱片。記者在報紙上宣傳:「明月歌舞社裡又升起了一顆新星!」小紅踏出了演藝生涯中最關鍵的第一步。

「一·二八」事變爆發,為了抵抗日寇,明月社排練了許多抗日節目。周小紅唱的愛國歌曲《民族之光》十分有力度,點燃了人們的愛國情緒,掌聲不斷。黎錦暉激動地說:「周小紅,你唱得很好,尤其是『與敵人周旋於沙場之上』真是太好了!你的名字就改成『周旋』吧!」

於是周小紅正式改名為周旋,後來她進入電影圈的時候,有人建議在「旋」字旁邊加一個「王」,「璇」字有美玉的意思,於是周旋變成了周璇。

周璇14歲的時候,她演唱的《五月的風》和《叮嚀》等歌曲被百代公司灌製成唱片,成了流行歌曲。在上海歌星評選活動中,周璇以50票之差排在老牌歌星白虹之後,名列亞軍。媒體記者讚美她的嗓音「如金笛鳴,沁入人心」,於是「金嗓子」成了周璇的美譽,她的歌聲家喻戶曉,響徹大街小巷。

周璇的名氣獲得了電影圈的關注,拍了《花燭之夜》《化身姑娘》等影片,開始有了票房價值。1936年,周璇和趙丹主演了電影史上的經典之作《馬路天使》。周璇演活了歌女小紅,乖巧可愛,表演自然沒有雕琢痕跡,令趙丹、魏鶴齡等大明星讚嘆不已。

周璇在《馬路天使》演唱的兩首插曲《四季歌》和《天涯歌女》,使她成為上海灘首屈一指的歌影兩棲明星。這兩首歌曲經過幾代人的傳唱,成為中國音樂史上的經典之作。

02 周璇與嚴華

周璇12歲進入明月歌舞團的時候,黎錦暉讓她跟章錦文學習樂理和彈鋼琴,同時跟嚴華學習普通話和發音。嚴華比周璇大8歲,高大英俊,在學習和生活上都非常照顧她。嚴華對周璇的百般呵護,使從小缺乏關愛的她內心深受感動,不知不覺愛上了他,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表達。

1936年春天,嚴華要和劇團一起去南洋巡迴演出,臨行前周璇給嚴華一個黑色封皮的日記本,說:「嚴華哥哥,這個日記本都是我以前的日記,我想讓你看一下,可是你必須答應我,只能出發以後在船上看,這以前不能看。」

嚴華笑了笑,心想這小丫頭在搞什麼名堂呢?嚴華上船後打開日記本,每一頁都密密麻麻寫滿了字,記錄的都是周璇平日在劇團的生活,嚴華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日記里。

周璇與嚴華

周璇在日記里提到了自己午休的時候,看到鋼琴邊沒有人,於是坐在鋼琴凳上,輕輕彈起了琴。可是背後突然傳來琴師的大吼聲,一腳把周璇踢倒在地。嚴華剛好看到此事,馬上對琴師表示了不滿,然後又安慰小周璇。第二天劇團的會議上,嚴華批評了那位琴師,周璇把這件事記在了日記里,記載了她當時的屈辱和感激的複雜心情。

嚴華讀著讀著,發現自己的名字越來越頻繁出現在日記中,周璇明顯表露出濃濃的愛意,他終於明白了小女孩對他的感情。從此,嚴華每到一個地方就給周璇寄去一封信,寫滿了他對周璇的思念和深情。

嚴華提前回國,向周璇表白:「璇子,我愛你,我要你做我的妻子,照顧你,呵護你!」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整個世界只剩下了他們。

結婚照

1938年,周璇和嚴華在北平舉辦了婚禮,不久後周璇就懷孕了。這時周璇的乾爹柳中浩成立了國華影業公司,因為他曾經幫過周璇很多忙,周璇與他簽了一年的演員合約。

周璇奔波於電影公司片場和電台之間,由於工作辛苦,過度勞累,結果流產了,周璇心理上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一個月以後,身體虛弱的周璇在老闆柳中浩的催促下回到片場,拍完了電影《孟姜女》。隨後一年多的時間裡,一直沒有停歇,拍了七八部影片。周璇在銀幕上雖然容光煥發,光彩照人,可是一卸妝就面黃肌瘦,憔悴不堪。

周璇在每部電影里唱一首插曲便有二兩黃金收入,而一部電影最少5首插曲,每部電影的片酬至少2000大洋,而嚴華每月只有幾百元收入,兩人在事業上的差距很大。

周璇和嚴華作為明星夫婦,一直是小報關注的焦點。一些小報煽風點火,說嚴華和一個歌女關係親密,在公司同進同出;又說男演員韓非追求周璇並向她表達了愛意。流言蜚語讓周璇和嚴華互相猜疑,誤會越來越大。

有一次韓非送周璇回家,嚴華在家門口聽到二人的談話,臉色陰沉地對韓非說:「周璇是有家的人,請你注意點,不要再送她回來了!」韓非尷尬地離開了,周璇認為嚴華的態度很無理,他們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這件事成為他們婚姻變故的導火線,二人整天吵架。周璇去公司拍片,嚴華限制她的工作時間,回家稍晚,嚴華就惡聲相向,甚至當眾對她施暴。周璇面對外人強顏歡笑,精神上和肉體上的痛苦與日俱增。

周璇與韓非

有一天周璇趁嚴華不在家的時候,拿出存放積蓄的首飾箱,離開了這個給她痛苦的家,住進了一個小旅館。周璇失蹤了,影業公司在報上登了尋人啟事,嚴華也在《晨報》上登了一封措辭偏激的警告信,說周璇捲款逃走,行為惡劣,要承擔法律責任。

周璇看到報紙頭昏目眩,曾經深愛的丈夫說出這樣的話詆毀自己,她徹底崩潰了,在旅館裡吞下了一瓶安眠藥。

旅館的接待員看到報紙上周璇離家出走的消息後,突然想起來這個女客人很像周璇,立刻通知了國華影業公司。柳中浩馬上帶人趕到旅館,打開房門時發現周璇安詳地躺在床上,床頭柜上有一瓶空藥瓶。

周璇被送到醫院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周璇出院後住進了柳中浩家裡休養,她和嚴華破鏡再難重圓,1941年7月23日,雙方正式離婚。

嚴華與周璇離婚後與潘鳳鵑結婚,1992年在上海去世。

03 周璇與石揮

石揮是上海灘紅極一時的「話劇皇帝」,在銀幕上也是熠熠生輝,主演了《假鳳虛凰》《太太萬歲》《我這一輩子》等電影,是和趙丹齊名的表演藝術家。周璇很早以前就看過石揮的戲,非常欣賞他的表演才華,後來在演出的後台認識了他,兩人一起磋商演技,石揮的經歷深深吸引了周璇,兩人慢慢互相吸引,開始密切交往。

在石揮的邀請下,兩人合作了一部電影《夜店》,在拍攝的過程中朝夕相處,周璇婚變之後本已熄滅的愛情之火又重新燃燒起來,她對新來的感情既興奮又恐懼。

香港大中華影業公司來信請周璇儘快回港履行拍戲的合約,周璇在臨行前匆匆和石揮訂立了婚約,便去香港拍戲去了。

石揮贈給周璇的照片

然而周璇在香港又聽到石揮的緋聞傳言,藝術家在生活上一向不拘小節,這使周璇對石揮的信任動搖了。她托經紀人徐小姐打聽石揮在上海的消息,徐小姐回復道:

「聽說姓石的已經另外……你也是欠考慮,怎麼就與他簽訂婚約了呢?這種人作為藝術家,生活浪漫,脾氣又不好,自己掙不了多少錢,就看中別人的腰包,還不是把你看做搖錢樹?你當初吃虧還沒有吃夠嗎?你還是和他一刀兩斷為好。」

周璇寫信去上海,卻石沉大海,石揮似乎忙得連信都不回。周璇結束《清宮秘史》的拍攝之後,以養病為由向老闆請假,回到上海,決定找石揮問個清楚。

然而相見不如不見,時空的距離加上流言蜚語,在他們之間產生了厚厚的隔膜,見面也只有客氣地寒暄。兩人當初為對方動心的感覺消失了,經過一陣難堪的沉默之後,石揮拍膝而起,長嘆一聲,效仿《亂世佳人》中白瑞德向郝思嘉告別的一個動作,轉身離去。

他們兩人的愛情,就像湖水中的兩葉浮萍一碰即散,從此各自漂浮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1957年周璇去世後不久,石揮也在同年跳進茫茫大海,這是後話。

04 周璇與朱懷德

周璇在香港拍戲期間,經紀人徐小姐將綢布商人朱懷德介紹給她,朱懷德溫文爾雅,戴著金絲邊眼睛,給周璇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周璇和石揮分手後,身心備受煎熬,很快就病倒了。朱懷德這時也在上海,他經常到周璇家裡,為她介紹醫生治療。周璇對朱懷德越來越信任,兩人也越走越近。

1948年上海物價飛漲,鈔票貶值嚴重,朱懷德為周璇管理財產,經過一番經營,居然讓周璇盈利三倍,周璇對朱懷德另眼相看。介紹人徐小姐也常常對周璇說,演藝圈的男人都靠不住,而朱懷德又有能力又忠誠,是理想的結婚對象。

周璇也開始動心了,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說:「決不與圈內人配成佳偶,而向圈外尋求戀愛對象」。

1949年,全國即將解放,戰火逼近上海,許多人都害怕戰爭的來臨,周璇聽從朱懷德和徐小姐的建議,離開上海回到香港。

在朱懷德的安排下,周璇在九龍買了一層樓房,將餘款換成金條,兩人一起搬進新屋同居了。周璇認為朱懷德是個可靠的男人,沒有藝術家那種浮躁的脾氣,她想和朱懷德結婚,將餘生託付給他。

周璇把這個想法告訴朱懷德,朱懷德坦誠地說自己已經結過婚,是父母一手包辦的婚姻,他不喜歡對方,最後離婚了。朱懷德說自己沒想到能得到大明星周璇的愛,就一直沒告訴周璇自己有過婚姻。

周璇被朱懷德的坦誠感動了,她說自己也是離過婚的,兩個人在一起只要彼此的感情是真誠的,以前的一切有什麼關係呢?周璇更加信任朱懷德,她把大部分積蓄託付給他作經商的本錢。

周璇很快懷孕了,她把喜訊告訴朱懷德,沉浸在做母親的快樂之中,開始準備嬰兒衣物。過了幾天,朱懷德告訴她上海的市場恢復了,可以做生意了,朋友要他從香港帶貨回去,一定能賺到大錢。如今周璇有孩子了,他也想和家人商量在上海操辦他們的婚事。

朱懷德對周璇說了很多關心的話,要她安心在香港生產,放心等他回來。朱懷德臨走前,周璇又拿出了自己的積蓄給他作資金。

朱懷德走後一連幾個月杳無音信,周璇給他寫信,一直收不到回信。周璇陷入恐懼和焦慮之中,再次病倒,醫生診斷她得了「精神分裂症」

1950年上海已經解放,不少在香港的藝人紛紛回上海,周璇挺著快要生產的肚子也回到上海,生下一個男孩。周璇在朋友們的幫助下,費勁周折終於找到了朱懷德。

朱懷德解釋說父母反對他們的婚姻,而離異的妻子因為手續沒有辦清楚,經常來吵鬧,所以他不敢回香港面對周璇。周璇告訴他孩子已經出生,希望他們能重新生活。

可是朱懷德看過嬰兒後突然臉色大變,否認這個孩子是他的:「這個孩子怎麼會是我的呢,我倒覺得他和你一樣,也是領來的。」

這句可怕的話,令周璇一下子崩潰了:「他是你的親生骨肉啊,就是你的骨肉,你不信,可以去驗血,驗血!」朱懷德還是頭也不回,轉身離去,絕望的周璇公開登報和朱懷德斷絕了關係。

周璇回到上海後,上海宣傳部長夏衍對她很欣賞和關懷,1951年安排她主演了電影《和平鴿》。在影片拍攝即將結束時,有一場獻血的戲,周璇聽到「驗血」兩個字時,像一道閃電刺破 了她脆弱的神經,她全身顫抖哭喊起來:「驗血!是你的骨肉,就是你的骨肉!不信可以驗血!驗血!」

此後五年間,周璇的精神世界陷入瘋狂,住進了上海虹橋療養院。朱懷德因為詐騙周璇的財物,被上海法院判處7年徒刑,死在監獄中。

05 周璇與唐棣

周璇精神錯亂的時候,她的身邊又出現一個男人——唐棣。有人說他是周璇最後一個愛人,在周璇神志不清的時候,照顧周璇並幫她恢復健康,兩人還有了一個孩子;也有人說他是一個騙子,無恥占有了周璇和她的部分財產。事情過去幾十年,真相恐怕也無法弄清楚了。

在周璇拍《和平鴿》的時候,美工唐棣為她畫了宣傳畫,兩人就此結下緣分。這時期正是周璇精神病發作的時期,兩人發生了性關係,並且使周璇懷孕了。而根據《婚姻法》和其他相關法律,精神病人沒有民事行為能力,一個正常人與精神病人發生性關係,是要按強姦罪論處的。

1952年5月,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和誘姦罪判處唐棣有期徒刑三年。唐棣被定為詐騙罪的原因是他自己供認了從周璇那裡得到兩根小金條和舊幣1200萬元。

周璇的精神受到刺激,病情又加重了。出於配合周璇治療的目的考慮,唐棣暫時被保釋了。

周璇生下她和唐棣的兒子周偉後不久,唐棣再次被逮捕。考慮到周璇在海外的影響,唐棣再次被釋放,並被警告不准再去糾纏周璇。唐棣還是執迷不悟,帶著他和周璇的兒子四處奔走,甚至潛入醫院看望周璇。

唐棣是她生命中最後一個不速之客,給她備受摧殘的靈魂又帶來沉重的打擊。

06 香消玉殞

為了防止有人詐騙周璇的財產,當時的劇影協會經過協商後,成立了「周璇財產管理委員會」,替周璇管理她的巨額財產。周偉後來在文章中說:

王人美在媽媽身體欠佳時,曾關照過媽媽幾天,媽媽心裡過意不去,便拿出一根大金條,準備斷開三分之二給準備辭退的朱秘書,三分之一用來感謝王人美大姐。王人美大姐不敢收,就給時任劇影協會婦聯會第一任主席的吳茵打電話,吳茵立即趕到媽媽的住處。媽媽一見她,話也沒說,就急忙從沙發里掏出12根大金條全部捧給吳茵。「給我拿走也好,再給你存入你的保險箱去,省得總有人想騙你的錢。」吳茵說完就走了。

周璇在飽受精神病折磨的5年中,日夜呆坐在房間的角落,很少和人談話,情緒不穩,時而昂頭大笑,時而掩面痛哭。她常常伸出雙手,在空中「彈」著鋼琴,口中哼唱著歌曲,但只唱一句半句,就忘記歌詞而中斷了。她整天吵著要見孩子,孩子一到她手裡,便緊緊抱住,生怕別人搶走,把孩子悶得幾乎窒息。

文藝部門的領導對她十分關心,為她請的是上海最好的精神病專家,還送她到北京治療了一年多。周璇的老朋友也一直關心她,趙丹的夫人黃宗英照顧她的孩子,孩子一直住在趙丹夫婦家裡。全國各地的觀眾及歌迷也關心她的病情,給她寄信表示慰問。

1957年五六月間,周璇的病情逐漸穩定了,發病次數也減少了,即將康復了。當時的《文匯報》《解放日報》《新民晚報》等媒體都對周璇的情況做了詳細報道。

大眾電影1957年的報道

報上刊登了周璇致廣大觀眾的公開信:

「親愛的觀眾:我的病已經好了,快要出院了,就快要工作了。我一定在黨的培養下,好好拍電影,感謝觀眾對我的熱愛和關懷。」

中央新聞紀錄片廠趕到上海為周璇拍攝了紀錄片,周璇和趙丹、黃宗英、上官雲珠、鄭君里等老朋友共聚一堂,周璇的精神狀態很好,還演唱了一首《天涯歌女》,在場的人紛紛為她鼓掌叫好,周璇感動得淚水漣漣。

誰也沒想到,這竟然是周璇最後的影像, 1957年7月19日,周璇突然患中暑性腦炎,發高燒一連幾天昏迷不醒。

周璇最後的影像

當她醒過來時,拉住老友的手,用顫抖而虛弱的聲音說:「我的命真是……太苦了……一直見不到……親生父母……」

1957年9月22日,飽經苦難的一代歌后周璇閉上了眼睛,與世長辭,年僅37歲。

周璇去世後,上海電影工作者聯誼會籌委會成立了周璇治喪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幾乎囊括了中國當時影壇上所有重要人物:蔡楚生、趙丹、黃宗英、白楊、王人美、劉瓊、宣景琳、舒繡文、魏鶴齡、王丹鳳、黎錦暉等。

周璇的公祭會在上海萬國殯儀館舉行,由沈浮主祭,黃宗英宣讀了悼詞《璇子,安息吧》。周璇的遺體火化後,被安葬在萬國公墓,後來又遷到福壽園。

周璇逝世後,她的大兒子周民被趙丹黃宗英夫婦收養。2003年,周民為母親出版了《周璇日記》。周璇的小兒子周偉繼承了母親的藝術天賦,主攻笛子演奏,後來與妻子到加拿大發展。

1986年10月,周偉因為周璇的遺產問題與黃宗英產生矛盾,一紙訴書將黃宗英告上法院。1990年8月30日上午,高級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黃宗英返還周偉錢款及利息兩項總計人民幣7.2萬元。歷時4年的周璇遺產案落下帷幕。

周璇已經去世幾十年了,然而她甜美優雅的歌聲依舊在人們的耳畔迴響,她在影片中的魅力仍然讓人傾倒。周璇的歌曲成了寶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她本人也成了老上海懷舊文化的標誌性符號。周璇的傳奇人生深深打動了後人,她的故事被改編成影視劇和舞台劇,以各種方式活在人們心中。

看完一代歌后周璇的人生,你有什麼感想?歡迎留言,你的評論收藏轉發是對我的鼓勵!

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十點八卦君

本文參考了許多文字資料,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eCzBGwBmyVoG_1Z3f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