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部經典名著,15句至理名言凝聚的是中國古代經典中的大智大慧細細品讀,讓人豁然開朗~
接下來和梟梟一起細細品讀這幾句至理名言吧~
《尚書》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
以戲弄他人為樂,是道德敗壞的表現。太過沉迷於某一事物,就會喪失鬥志。自身的意志要符合道才能安寧,別人的言論也要符合道才能讓人接受。
《國語》
心如欲壑,后土難填。
人一旦被慾望控制,慾望就像深谷,深不可測,多少東西都填不滿,他會誘使你一步步走向深淵。
《戰國策》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
太陽過了正午就會偏移,滿月之後便會虧缺,任何事情一旦過盛就會走向衰敗。物極必反,萬事不必太追求完美。
《道德經》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
沒有人能一口氣吃成個胖子,路要一步步走,事要一件件做。再難的事,也是從簡單開始的,再大的事也有小的方面。
《論語》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反思才能取得進步,人要想成長,就要先學會反省自己。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缺點,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孟子》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尊重與理解都是相互的,你以友愛之心對待他人,他人才能回報你以愛心。你先尊重他人,別人才能尊重你。
《孫子兵法》
求其上,得其中;
求其中,得其下;
求其下,必敗。
一個人如果目標定得過低,成就肯定不會高。人當志存高遠,有較高的理想目標才能促使人不斷奮進。
《史記》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再聰明的人也有失誤的時候,再愚笨的人也有聰明的時候。為人處世要謙遜,每個人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淮南子》
舟覆乃見善游,馬奔乃見良御。
船翻了才能看出誰會游泳,萬馬奔馳中才能看到誰御馬技術精湛。只有有真本事的人,才能抓住機會。在機會沒來之前,沉下心來充實自己。
《漢書》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刺耳的話雖然難聽,但卻有用,就像藥雖然苦,卻能去除疾病。有一個說忠言的朋友比有一百個說漂亮話的有價值得多。
《三國志》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善行再小也是有益於他人的好事;壞事再小,也會傷害他人。壞事不要做,做了一點壞事福報就可能離你遠去。
《傳習錄》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人應該有傲骨,但不應該有傲氣。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之心。
《日知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有國才有家,每個人都有責任與義務加入到美好家園的建設中來。我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好不好,就看每個人做到好不好。
《曾國藩家書》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
世上沒有窮人,只有懶人。只要一家人手腳麻利,勤快節儉,日子都會過好,只有怕苦怕累,好逸惡勞的,才會越過越窮。
《紅樓夢》
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
好朋友不容易找到,得到了就要珍惜。朋友間相處也有技巧,別太近,太近了容易惹是非,別太遠,太遠了容易添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