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暴力裁退絕症員工,董明珠補償員工120萬:什麼是企業格局?

2019-11-26     惜情君談心事

01

這兩天,「網易暴力裁掉絕症員工」刷屏了。

事情起因,是一名在網易工作5年的老員工,一直兢兢業業,績效優異,本擁有不錯的前途,卻突然患上重病,因此遭到公司主管、HR以故意打低分、撤掉工位、威脅家人、保安趕人等一系列不正當的方式,威脅其主動離職(這樣就可以不賠N+1的補償)。

一名為公司辛勤付出的勞動者,在沒有「剩餘價值」之後,卻得不到該有的補償,甚至被公司肆意踐踏尊嚴。

看完後,很是唏噓。

在這被離職、被裁員是常態的職場,勞動者維權舉步維艱的社會,一個能真誠對待員工的企業家才更顯得可貴。

而讓我第一個想到的良心企業家,便是董明珠,格力電器董事長。

提到董明珠,你可能第一個想起的就是她與雷軍的「十億賭約」。

早在2013年,小米董事長雷軍向董明珠發起挑戰,表示5年內如果小米營業額無法超過格力,則輸給董明珠1塊錢。

董明珠不愧是女中豪傑,霸氣迎戰:「一塊錢不要再提,要賭就賭10個億。」

就這樣,一元錢的玩笑賭局一眨眼變成了10個億。

去年2018年正是5年期滿,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董明珠贏了。

雷軍,作為中國網際網路的代表人,同時兼任小米、金山、YY等多家上司公司CEO,被網友稱為「雷布斯」,卻何謂會輸給當時名不見經傳的董明珠呢?

其實不外乎一個態度問題,如何對待員工的態度。

02

早在2016年,一則格力電器加薪的紅字文件便在網上流傳:

格力電器對入職滿三個月的全體員工,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

按格力8萬員工來計算,每月加薪1000元,就意味著每個月公司需要多支出8000萬,一年就是9億6千萬。

有人說董明珠炒作,有人說他是為了氣股東,對此她的回應是:

「我明年繼續加1000元,那些問『你加1000我們怎麼辦?』的人,你們倒是也加呀!」

她說到做到,從2016年至今,董明珠已連續為員工3次加薪了:

第一次加薪:2016年12月,全員加薪1000元;

第二次加薪:2018年2月25日,人均每月加薪1000元的總額度,按績效和崗位的不同來酌情加薪;

第三次加薪:2019年1月8日,增加薪酬10億元,分績效、分崗位來酌情加薪;

除了加薪,董明珠還給員工送房子。

格力之前就一直有為員工提供宿舍,每位員工有一間20平米的宿舍,如果結婚了,則有一套50平米的兩居。

只要員工在格力,房子不收回,要是一直做到退休房子就是員工的了。

董明珠還曾霸氣宣布過:「只要是格力人,一人一套房」

她也正在踐行諾言的路上。

2018年8月25日,格力首批3000套人才公寓在珠海正式奠基,預計2021年交付。

董明珠一直都堅持著一個觀點:不要等員工要求,公司要主動,要超越員工的期望。

說到底,對員工好壞,可以看出一個老闆的基本素質,也決定了一家企業的格局。

也正因為董明珠真誠的對待員工,所以在格力工作三年以上的員工極少離職。

帶來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董明珠2012年開始獨立執掌格力,以 2012年為分界點:

1991年~2011年,21年的總營收為3747億元,而2012~2017年的6年就突破了7000億元,到了2019年,僅上半年營業就有983.41億元。

2019年7月,格力進入世界500強,排名414位,在國內家電行業一家獨大。

03

董明珠之所以對員工這麼好,是因為她自己就是底層出生。

所以她有強大的共情能力,知道員工能甘心為企業賣命是因為什麼。

30歲時,董明珠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和2歲的兒子,家塌了一半。

36歲時,為了給孩子一個好未來,董明珠南下珠海闖蕩,成為了格力電器的一名銷售業務員。

第一個難題,就是前任同事遺留下的一筆高達42萬的爛帳。

帳目很清楚,對方也很好找,但對方老總就是不理她的茬兒:「對什麼帳?有什麼好對的?」

很多人都啃不動,也都勸董明珠別追了。

但董明珠卻斬釘截鐵地說:「我是格力的員工,今天我接替了他的位子,我就要對企業負責任。」

於是,她一直跟著欠債的老闆,老闆走哪她跟哪,白天在他公司耗一天,晚上一個人回旅館。

在耗了40天後,她終於追回了那批貨。

憑著這股執拗勁,董明珠一路開掛,創造了格力一個又一個銷售神話:

1992年,在安徽銷售額破1600萬元,占全公司的八分之一;

1993年,格力銷售額突破3億,董明珠貢獻了5000萬。

2001年,董明珠擔任格力電器總經理;

2012年,董明珠成為了格力電器的董事長。

從銷售員到董事長,董明珠一步一個腳印,風雨彩虹,鏗鏘玫瑰。

董明珠是出了名的護犢子。

曾有格力員工到供貨商處收貨,但因為原料有問題,所以他拒絕簽收。

供貨商於是想著給這個員工送禮,發現沒有用後,竟然指使三個小流氓,堵在員工家門口把他打了一頓。

員工把情況反映給了副總,副總不想得罪這個供應商,就對員工說:「你忍忍吧,以後晚上出門注意安全。」

董明珠聽說這件事後,非常生氣,於是她做了三個決定:

第一,堅決不再使用那家供貨商提供的原料;

第二,撤掉這個副總的職位,連自己的兵都保護不了,有什麼資格擔任副總?

第三,果斷報警。

董明珠也曾遇上過患重疾員工,然而她的做法與網易截然不同。

格力曾有位員工,上班非常積極努力,可是卻得了很嚴重的病,危及到了生命。

當時董明珠還在國外出差,得知消息後,她立馬請來了兩位專家會診,但最終結果該員工還是不幸去世。

根據國家標準規定,員工因工傷死亡賠償三十萬就可以了,但是董明珠卻給了120多萬。並且,還把這位去世員工的弟弟的工作解決了。

對員工的好壞,決定了企業的格局和未來。

無論多大的企業,多麼優秀的企業;也無論企業戰略制定得有多漂亮,企業願景有多宏大,最後都得靠著員工去執行和落實。

公司對員工用心,員工也會用工作業績來回報企業;

反之,公司對員工只有剝削,久而久之,人心散了,公司也長久不了。

04

《奇葩說》這一季中有一個辯題,「喜歡的工作是996,我應不應該辭職?」

薛兆豐、羅振宇、李誕三位導師都支持應該996。

理由無外乎是「996是為自己成長」、「你不願意996有的是人願意996」、「你不996怎麼賺錢養家」此類言論。

唯有蔡康永總結時指出了問題:因為他們自己本身就是老闆,當然會說支持996的話,因為996的又不是他們,既占了別人便宜還要賣乖。

「你們實現你們的夢想,把大家都拖下水,還要告訴他們,是他們的榮幸,這個我覺得欺人太甚了。」

工作,就是付出自己的勞動換取報酬,對等交換而已。

誠然,有些人是付出了比普通員工更多的努力,才能成功成為老闆,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是站上了更高階層,可以趾高氣昂的說出「匿名給了你和我說話的勇氣」。

這意思是「員工連和你說話的資格都沒有嗎」?

吳曉波在接受《人物》採訪時評價過網易老闆丁磊:「一個網際網路的信徒,一個為興趣而工作的人。」

丁磊曾說他的夢想是「白天養豬,晚上打碟」,所以他創辦了養豬場,打造了雲音樂,又創辦了電音品牌。

老闆們有老闆的宏圖偉業,但員工也有他們的平凡夢想。

總想著犧牲別人,來成就自己的夢想,肯定是不對的。

試想一下,如果所有的企業家都默認996是一種福報,都一面說著「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一面又說「混日子的不是我兄弟」,都在你生重病時用保安來驅趕你,那下一步,是不是要007呢,是不是要復辟到封建時代地主給碗飯長工都要感恩戴德呢?

這些年來,董明珠被很多人所不喜,甚至戲稱她為「中國第一網紅」,因為她說話直白,懟天懟地。

但我一直都認為,正是有了董明珠這些良心企業家的存在,才給了勞動者更多的權益,才給更多人看到,企業老闆與勞動者的關係應該是共存的。

就像人民日報所說:

「適者生存的競爭中,誠如馬雲所言,「不付出超越別人的時間和努力,怎麼成功」。但犧牲健康為代價的成功值不值?有沒有提高效率的更好辦法?

企業由大到強,葆有奮鬥精神、敬畏法律底線、重申勞動權益,一個不能少。

尾言

在現代社會中,誠實守信,契約精神,都是最基本的價值共識。

如果沒有絲毫敬畏心,處處耍小聰明,那到最後寸步難行的,始終還會是自己。這一點,適用於員工,也適用於企業。

也願你我共勉,在受到權益侵犯時能拿起法律武器,在努力工作的時也要保重自己,畢竟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FQd-qG4BMH2_cNUggq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