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南寧邕江兩岸
老南寧的記憶,讓多少人哭多少人笑?
每一段留不住的歲月,都在光影中蘊藏痕跡。
回不了的過去,看懂的人都老了。
再也回不去,卻是最美的時光。
記住這片土地的世事滄桑,祝願南寧明天更好。
第一部分:流傳已久的錯圖更正
1、南寧商會舊址辦公樓。1907年南寧商會成立於天寧寺(現解放路54號),1909年改建後有外廳(禮堂)、內廳(辦公樓)各一座。1921年10月27日孫中山曾在外廳(禮堂)發表演講,可惜禮堂1980年已被興寧區政府拆除改建辦公樓(後來作為興寧區圖書館),現南寧商會舊址僅存辦公樓(內廳),不是禮堂。
2、南寧商會舊址禮堂(外廳)。1921年10月27日孫中山在此發表演講,1980年被拆除。
3、1933年的解放路(原先後稱沙街、德鄰路)。
4、20世紀30年代中華大戲院(在現銀獅巷)。
5、過去的邕江渡船囗碼頭。
6、1952年的南寧市體育場。1952年12月11日,南寧各族各界5萬餘人在南寧市體育場參加慶祝大會,慶祝桂西僮族自治區(1956年改為桂西僮族自治州)成立, 自治州人民政府駐南寧市。該自治州不包括南寧市。
7、1958年慶祝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的遊行隊伍在民生路。
8、 20世紀50年代當陽街民生路交界的交通亭。
9、 1964年國慶遊行隊伍在民生路。
10、原桂劇院(現鑽石廣場處)門前花壇。
11、 1973年南寧市在邕江舉行紀念毛主席冬泳15周年活動,遠處是在建的邕江賓館。
12、 原民生路棉布店員工。
13、 1981年人民東路雙孖井附近。
14、20世紀80年代的中華路(火車站東側停車場一帶),那時候綠化已經很好了。
第二部分:歷史的痕跡
15、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成立的南寧初級師範學堂。1912年改稱「第三初級師範學校」,1914年改名為"廣西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簡稱「省三師」),原址在朝陽路南端東側市勘測隊駐地。
16、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成立南寧市最早的小學。當年宣化縣兩等小學堂創辦於青雲街口護國寺(原南寧市公安局處),1908年遷到石牌坊街(今共和路),改為「南寧模範兩等小學堂」,圖為共和路當時的校舍。
17、清末民初的倉西門碼頭(民生碼頭)恆益號商行是同盟會南寧支部駐地。
18、清末民初醒漢街。
19、清末民初建成的共和路29-33號「五屬會館」(原南寧市工商聯)。該會館為玉林、興業、博白、北流、陸川五個地方的商賈集資興建,現31號拱形古羅馬券廊式騎樓仍為原建築的門樓。
20、清代的劉氏祠堂(位於原馬王廟巷)。民國17年(1928)建立「廣西省立第一婦女工讀學校」。20世紀60年代曾作為南寧市政府食堂。
21、民初邕寧一等郵局郵差在有行街(現黃金假日大酒店處)抬運郵件。
22、20世紀初南國街。
23、1906年建成的明德街天主教大教堂。
24、1907年建成的南寧關辦公樓(現廣西軍區內)。
25、1913年南寧關稅檢查站(現廣西軍區後背附近江面)。
26、1915年的廣西郵務管理局,兼辦邕寧一等郵局業務。
27、1919年建成的小樂園醫院(現市第一醫院)。
28、20世紀20年代西關路。
29、1921年10月26日孫中山在南寧府前街廣西省參議院(原「三師」)發表演講後與各界代表合影留念。
30、1926年建成的黌學公園(現南寧飯店內),也叫中正公園,內有孔廟一座。
31、20世紀30年代廣西財政廳(位於現民生路西段)。
32、20世紀30年代明德街。
33、1932年的縣門口(現民生朝陽路口)。
34、1933年建成的廣西省政府(現廣西軍區內)。圖左邊屋頂圓形建築為禮堂,右邊建築為合署辦公廳及主席辦公廳。
35、1934年7月創辦的廣西省立醫學院(現興寧民權路口處)。
36、1936年10月廣西大學醫學院,由廣西省立醫學院易名而來(現桃源路市體育場與自治區人民醫院一帶)。
37、1934年的第四集團軍(現新朝陽商業廣場)。
38、1934年建成的臨江花園(原凌鐵渡口附近)
39、1934年的育嬰堂(現共和民樂路口附近)。
40、1936年改建後的中山路基督教大教堂。
41、20世紀30年代建成的南寧最豪華酒店之一金山酒家(原民生路45號)。
42、20世紀30年代的廣西道路局(現人民東路人民公園門口附近)。
43、20世紀30年代的廣西郵政管理局(原民生路96號)。
44、20世紀30年代廣西省會公安局(現共和民樂路口附近)。
45、1934年7月1日成立的廣西省立博物館(原共和民權路口的南寧市中級法院)。
46、20世紀30年代的南寧警備司令部(原共和民權路口的南寧市中級法院)。
47、20世紀30年代民權興寧路口。
48、20世紀30年代民生興寧路口。
49、20世紀30年代仁愛路。
50、20世紀30年代興寧路騎樓。
51、1936年洪水中的民生路大巷附近可以行船。過去沒有邕江防洪大堤,南寧市每次洪災,市內都是一片汪洋,損失慘重。城內民生、興寧、共和、中山、民權等街道鋪屋多次被淹。
52、20世紀30年代南寧人的生活。
53、1942年建成的原新世界戲院。解放後改稱人民劇院,以演出粵劇為主。1968年為居民占住,1993年拆除。
54、20世紀50年代初地洞口。
55、20世紀50年代初的新民路北段。
56、20世紀50年代人民公園烈士碑下。
57、20世紀50年代南寧市交易場。
58、20世紀50年代和平電影院。前身為20年代建成的大南戲院,1947年改為大光明電影院,1951年改建為和平電影院,1965年更名為新聞電影院。現為新華書店一部分。
59、20世紀50年代平等街(現高峰路和部分人民東路)。
60、20世紀50年代桃源路。
61、20世紀50年代新民路與東葛路。
62、20世紀50年代填埋西壕塘(現朝陽廣場一帶)。
63、20世紀50年代末南寧市人委(政府)大門口(現新朝陽商業廣場)。
64、20世紀50年代天桃小學學生在教過路群眾識字。
65、20世紀50年代共南小學(現共和路小學)門外的共和路。
66、(左)1951年拆除當陽街的殘餘西城牆,拓寬馬路。(右)為1954年拓寬後的當陽街
67、1951年建設中的和平路(現朝陽路北段)。
68、1951年由廣西軍區禮堂改建而成的當陽街民族電影院。
69、1952年6月建院的南寧市第二醫院前身——南寧市工人醫院(現邕江賓館宿舍區)。
70、1952年建設中的友愛路。
71、1952年6月建成的紅星劇場(現銀獅巷口)。
72、1953年建成的燈光球場(現南寧百貨大樓北樓處)。
73、1953年建成的桂劇院(現鑽石廣場處)。
74、1954年2月建設中的北大路南段。
75、1954年2月人民公園建成141級石階。
76、1954年建成的南寧市婦幼保健院(現新華街衛生大樓處)。
77、20世紀60年代解放路口。
78、20世紀60年代熱鬧的亭子渡口 。
79、1966年8月新華街的破四舊隊伍。
80、1968年8月民生路。
81、1968年8月朝陽路濟南路被淹,當時全市93%街道被淹。
82、1968年8月洪水中的大同街一帶。
83、1968年8月上國街布新街(現人民西路)被淹。
84、20世紀70年代白沙及教育路一帶。
85、1974年星光大道西園大轉盤。
86、1978年李孔政在邕江大橋南側跳水錶演。
87、1978年市中心一角。
88、20世紀70年代朝陽路南段。
89、20世紀70年代東壕塘(現南寧四中至民政廳一帶)。
90、20世紀70年代南湖。
91、20世紀70年代邕江賓館。
92、20世紀70年代布新街(現人民西路一段)。
93、20世紀80年代博愛街(現壯志路)。
94、20世紀80年代民權朝陽路口(現七叉路口)。
95、20世紀80年代南寧飯店對面(現悅薈廣場)。
96、20世紀80年代北寧街一角(現鑽石廣場)。
97、1981年曾經的環經街。
98、1981年曾經的臨勝街。
99、1982年東葛路。
99-2、1984年民主路、園湖路有很多菜地和水塘。
100、1986年全市有名的江濱酒家(現民生廣場處)。
照片主要來源於網絡及各種報刊書籍、圖書館藏資料,作者有郭小平、關萍等等,謹向所有歷史記錄者致以衷心感謝。因篇幅有限,準備的130張照片無法用完。以上照片說明已再三核對,若還有錯歡迎指正。
註:本文原創,未經許可不准轉載、複製。抄襲者必追究。謝謝合作。
2、在網絡平台,本人的暱稱分別為「陳說往事」與「老豆有話」。
3、本人致力於公開出版物沒有記載或沒有詳細介紹的南寧往事與歷史的寫作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