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范亭是我國一面愛國主義的光輝旗幟,他和毛主席建立了深厚友誼。1947年,毛主席在陝北葭縣神泉堡的時候,有一次問解放軍總衛生部部長蘇井觀:「續范亭在晉西北病故了,知道嗎?」蘇井觀回答,已經知道了。毛主席十分感慨地說:「這個人很有骨氣,可惜了!」
1893年,續范亭出生於山西崞縣(今原平縣)。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三軍第六混成旅旅長、西北聯軍軍事政治學校校長、國民黨陸軍新編第一軍中將總參議等職。
1935年11月,國民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當時,國內民眾抗戰情緒十分高漲,人們寄望於能在這次會議上形成抗日主張,並相繼爆發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愛國學生示威運動。可是國民黨當局置國難於不顧,屈辱退讓,鎮壓學生運動,續范亭為此痛心不已。
12月16日,續范亭在好友劉奠基的陪伴下來到中山陵園,他在祭堂面對孫中山遺像誦讀了《總理遺囑》,然後久久徘徊在陵堂前。隨後,續范亭轉身退了出來,突然從懷中拔出一柄短劍,雙手緊握著刺向自己腹部,頓時血如泉涌。劉奠基極為震驚,急忙抱住續范亭,為他捂住傷口止血,並大聲呼救。在守陵衛士和幾位中外遊客的全力救助下,續范亭被急送至中央陸軍醫院搶救。
人們在他衣袋裡發現了血跡斑斑的兩首絕命詩:「赤膊條條任去留,丈夫於世何所求。竊恐民意摧殘盡,願把身軀易自由。」「謁陵我心悲,哭陵我無淚,瞻拜總理陵,寸寸肝腸碎。戰死無將軍,可恥至為最。腆顏事仇敵,瓦全安足貴。」
續范亭的壯舉極大地激勵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一時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被報刊譽為「熱血大丈夫」、「中華好男兒」,國人無不深受感動。
1936年11月,剛剛傷愈的續范亭接到楊虎城的邀請,赴西安共圖抗日救國大業。1937年9月後,續范亭任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共產黨人合作創建山西新軍,任新軍抗日決死隊總指揮。
1939年1月,續范亭出席了閻錫山召集的「秋林會議」。5月,續范亭藉口前方吃緊,脫身離開秋林,專程繞道延安,提出要單獨拜會毛主席。毛主席在楊家嶺會見了他,兩人促膝交談,從下午一直到晚飯後,續范亭向毛主席報告了秋林會議的情況後,如釋重負,就離開延安。續范亭的報告對毛主席分析目前形勢的特點和今後抗戰的前途有著重要的價值。
1939年12月,續范亭率領暫一師參加阻擊閻軍的戰鬥,在續范亭與各方協同指揮下,新軍英勇作戰,終於在1940年年1月14日,攻克臨縣。這次勝利有力地配合了晉東南和中條山區八路軍各部的戰鬥,取得了粉碎閻錫山進攻的勝利,臨縣戰役後,續范亭連任山西新軍總指揮。不久,續范亭又與賀龍、關向應率領的120師主力部隊會合,醞釀成立晉西北邊區政權。
1940年1月31日,毛主席連續起草兩電致賀龍、關向應等,反覆考慮晉西北邊區行署主任的人選問題。毛主席在後一封電報中寫道:「我們最後考慮結果行署主任還是續范亭為適宜。」2月初,晉西北行政公署在興縣成立,續范亭被推選為行署主任,並被延安總部任命為晉西北軍區副司令員。當時,續范亭不是共產黨員,而是國民黨員,足見毛主席對他的信任和器重。
1940年夏,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後,日軍瘋狂地報復「掃蕩」,續范亭率機關奔走轉戰,結果病倒。
中共中央得知後,於1941年春將他接到延安。當擔架到達中共中央所在地楊家嶺時,毛主席和許多中央領導人特地走到山坡上去迎接。
續范亭在療養中得知閻錫山與日寇暗中勾結,憤然寫下《寄山西土皇帝閻錫山的一封五千言書》,以三國時諸葛亮的口氣,曆數閻錫山罪行,最後又說:「我知道罵不死你。王朗能被諸葛亮罵死,是因為尚有羞恥之心,而你卻無羞恥之心。」毛主席看後給續范亭寫了一封長信,說道:「你的檄文式的文章看到,即可發表,並廣播出去,廉頑立懦,振奮人心。」
續范亭在延安醫療休養期間,毛主席給予了極大的關懷和照顧,先後安排他在延安柳樹店國際和平醫院和棗園就醫和休養,並安排最好的醫生予以精心治療。毛主席與周恩來等還為之尋覓藥品,並命令中共駐重慶、香港等地機構採買特效藥品,就連收到國際友人贈送的名貴新藥,也都立即送給續范亭使用。
1942年初,延安開始整風運動。續范亭抓住這一機會,大量閱讀馬列主義經典著作和革命進步書籍,認真學習了中央規定的黨內22個必讀文件,世界觀發生了巨大變化。
他在《學習二十二個文件有感》一詩中寫道:「……二十二文件,是我新武器;革命將至寶,應比匕首利。」看到續范亭的詩作,毛主席十分高興,專門與之談心。
毛主席的許多革命道理,使他耳目一新,獲益匪淺,他把毛主席當成自己最好的導師和最知己的朋友,發自內心地擁護和愛戴。他揮筆寫下《贈毛主席》詩一首:「領袖群倫不自高,靜如處子動英豪。先生品質難為喻,萬古雲霄一羽毛。」
對這首詩,續范亭曾這樣解釋說:「……我曾想把毛主席比作劉邦的三傑(張良、韓信、蕭何),但還覺得不夠全面。所以這首詩的前面三句我早就想好了,可最後一句想了幾天,最後才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詩『萬古雲霄一羽毛』。這句詩是杜工部讚頌諸葛亮的……用諸葛亮比喻毛主席,還是不夠的,但想不出更恰當的比喻,只好這樣了。」
續范亭先是把文章和詩寄給毛主席,接著又寫了封信,請毛主席同意他公開發表。
毛主席在5月14日回信表示:「你三月間的漫談,到今日才復你,可見我的不對。我把你的漫談當作修省錄,但不同意你的誇讚,因為誇得過高了。因此我也不把這漫談退還你,目的是使你不能發表……不自高,努力以赴,你的詩做了座右銘。」被毛主席當作「修省錄」的「漫談文章」,由於沒有流傳下來,不知寫的是什麼,但是被毛主席當作「座右銘」的詩,卻有幸留存了下來。
1947年9月,續范亭移居山西臨縣,不久病情惡化。9月12日,續范亭在山西臨縣都督村因病辭世,享年54歲。
得知續范亭將軍與世長辭後,中共中央根據他「如承追認入黨,實平生之大願也」的請求,在第二天復電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毛主席還派人送來花圈和輓聯,憑寄哀思,並親筆手書:為民族解放,為階級翻身,事業垂成,公胡遽死;有雲水襟懷,有松柏氣節,典型頓失,人盡含悲!橫幅為:范亭同志千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gN2kHMBfGB4SiUw2Nv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