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人生贏家」,馬上關注
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我們都會被裹挾其中,沒有人能夠倖免,我們必須要找到一塊可以依靠的浮木,助我們穿越未知的風浪,安然渡過人生的重大關口。
01
最近經濟形勢不大好,作為經濟形勢風向標杆的汽車市場,整體銷量連續幾個月下跌,這種情況已經多年沒有出現過了,可見目前市場有多麼萎靡。
有消息說神龍今年銷量是斷崖式的下跌,員工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
雖然不是同一個公司,但因為在同一個行業,聽到這個消息,還是有點悲哀。
早在十幾年前,神龍公司絕對是東風體系里效益最好的版塊,東風公司也是在舉全集團的力量在打造神龍公司。那時候去神龍工作是需要家裡有關係才能進去。
神龍也是員工最早普及轎車的企業,那時候其他分公司的員工都很羨慕神龍的人。
同事說,07年的時候他的同學工資基本快有他的倆倍了。
可惜,後來東風體系里的2家日本合資企業發展迅速,成為東風集團裡面利潤貢獻的主力公司,而神龍公司的銷量卻一直停滯不前。
02
前段時間同事回去聚會,打電話叫他同學過來。以前是個很活躍的人,但這次吃飯叫他卻沒來。
電話里聊了幾句,他同學說,誰會想到公司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早知道早該走了,現在年紀大了,跳槽也沒人要了。他的言語中透著一股無奈和迷茫。
這些是我在公司內部論壇看到的。
看到這裡,我一陣激靈,雖然說我們公司的效益還算不錯,目前看來,今年的目標,也有可能能達成。但是未來幾年之後呢,誰也說不準汽車市場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動?
現在我的年紀已經不小,到時候年紀更大,沒有這份工作,那該怎麼辦呢?
在時代發展的洪流中,我們都會被裹挾其中,沒有人能夠倖免,我們必須要找到一塊可以依靠的浮木,助我們穿越未知的風浪,安然渡過人生的重大關口。
這塊浮木到底是什麼呢,我一時找不到答案。直到我看到下面的故事。
03
餐飲行業是門檻比較低,但是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要在這個行業賺到錢是很難的事情。然而有家傳奇式的企業,從當初的夫妻店開始,最後居然做到了上市公司。
這就是資本市場曾經非常有名的餐飲上市公司龍頭企業,湘鄂情。
湘鄂情始於深圳,那是20多年前,跟很多年輕人一樣,創始人孟凱也來到深圳打工。他發現來自湖南湖北來的外地人都在抱怨當地沒有正宗的湘菜。憑著敏銳的直覺,他覺得這是個機會。
雖然已經做到了主管的位置,他還是毅然辭職,跟他妻子一起經營起了湘菜館。因為他相信,只要做出地道的湘鄂味,就不愁沒顧客。
事實證明了他的判斷。
雖然他的店很不起眼,但憑藉口味正宗、價格實惠,外加孟凱講義氣,好結交朋友,兩湖人很快便將小店當成了蛇口「根據地」。
通過不斷優化菜品,改善經營,孟凱的湘鄂情越做越大,開了多家分店。後來還開到了北京政府機關的家屬聚集區。正宗菜品、好人緣、滿足公務宴請的面子需求,恰逢當時公款吃喝盛行,湘鄂情的生意非常火爆,成為北京數一數二的高檔酒樓。
09年,通過資本運作,湘鄂情成功上市,孟凱成為了餐飲行業的首富。上市之後,公司開始擴大經營範圍,2012年公司甚至決定發行巨額債券進軍外賣市場。
就在一切看起來順風順水的時候,命運的轉折點出現了。
2012年底,中央出台了遏止「三公消費」的規定,餐飲業遭受重創,作為高端餐飲湘鄂情更是首當其衝,業績急轉直下。
為了應付主營業務大幅萎縮,公司經營方向轉向大眾市場,然而,此時的湘鄂情已經沒有了剛開始時面向大眾餐飲的經營優勢。
2013年湘鄂情巨虧5.6億元,大部分門店被關閉。從此,這個餐飲品牌一蹶不振,漸漸消失在了大眾視野中。
05
作為對比,同樣是做餐飲的全聚德,150年來只做一隻鴨,在其成長的歷史上,遭遇過各種挑戰,但至今依然活得很好。
這種強大的生命力,來自其百年如一日築起的「護城河」。
2013年,中央遏止「三公消費」的政策,同樣血洗了與餐飲業唇齒相依的白酒行業,導致茅台、五糧液、水井坊等高端白酒量價齊跌,茅台更是被置於槍口之上,有政協委員直接提出「三公消費禁喝茅台」的提案。
然而僅過了3年,茅台便開始強勢復甦,股價一飛沖天,市值相當於半個貴州省的GDP,零售價更是到了公司不得不控制的地步,加價都一瓶難求。
茅台、五糧液之所以能在政策利空的打壓下逆勢騰飛,靠的是它們數百年專注於造酒所形成的產品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1990年,美國學者哈默爾和普拉哈拉德將這種能力定義為核心競爭力。中國經濟學家張維迎則用「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和流不掉」來形容這種能力的特徵。
科技界的蘋果、餐飲業的海底撈,無不向我們詮釋了這種能力。
對比之下,湘鄂情不論湘菜、鄂菜、粵菜等菜品,還是服務和環境,都沒能形成自己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當外部環境遭遇突如其來的變化時,轟然倒地也就在所難免了。
06
企業是這樣,個人更是如此。
面臨窘境的神龍公司員工,年紀大其實並不是什麼問題,問題是他沒有形成自己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所以當公司面臨經營上的問題的時候,首先就會減少花在他們身上的費用支出。公司不怕他們走,因為他們走出去也沒人要,所以他們會忍。甚至如果有必要,公司首先要裁掉的一批人,可能就是他們。
有人就預言,未來會很容易失業,大公司會逐漸裁減不必要的部門和員工。人到中年,在大公司養老已經成為一個不切實際的想法,隨時都可能被當成大白兔趕出公司。
如何對抗中年危機,已經逐漸成為社會上熱議的一個話題了。
07
和我一樣,相信很多人都在找那一根浮木,以求在風浪來臨時,避免沉淪水中無法自救。
這個浮木其實就是,由各方面能力形成的產品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這其實也就是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有了核心競爭力的支撐,也就有了強建的個人品牌。
如果別人聽到你的名字,就知道你是最專業的獨立律師/理財師/醫生/營養師/設計師,有獨到的見解和專業的技術,能力非常靠譜。你覺得你還會擔心失業,還會找不到混飯吃的方法嗎?
具體怎麼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得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設定。
好好想想自身的優勢,好好想想怎麼樣培養自己的能力,形成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
簡單來說,就是有些事情只有你能做的最好,你就有了核心競爭力,也就有了抵抗風浪的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