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嬰幼兒按摩的四大動作分類,五項準備工作,九種好處

2020-08-08     育兒小米

原標題:關於嬰幼兒按摩的四大動作分類,五項準備工作,九種好處

嘟嘟媽給我們講了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她說她每周會帶娃去游泳1~2次,每次游完泳,游泳館的老師都會給寶寶做簡單的身體按摩,這是她娃最享受的時光。

嘟嘟每次游完泳後都會很聽話的躺下,讓老師給他按摩。記得是嘟嘟剛學會說話的時候,正在按摩,老師問他,"你舒服嗎?"嘟嘟閉著眼睛回答,"舒服,辦卡..."。哈哈哈,當時在場的人都笑翻了,1歲多的寶寶就知道要辦卡。嘟嘟依然一副很享受的模樣,任由老師按摩身體。嘟嘟爺爺還開玩笑說,"寶寶這麼小,一到周末就出入各種'廳':餐廳、遊戲廳、按摩廳之類的。"

後來在家裡每次洗完澡,嘟嘟都會安靜的躺著,等著我們給他按摩。嘟嘟媽說,那真的是非常棒的一段親子時光。

嬰兒按摩的好處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於1986年刊載的一篇文章中提出,假如為每位早產兒一天按摩3次,一次按摩時間15分鐘的話,早產兒的死亡率可從30%降到10%。

某大醫院也曾作過研究,幫40個出生10天後的早產兒,連續10天每天3次每次按摩15分鐘,結果10天後,這些早產兒的體重增加了近四成,提早數天出院。所以,嬰兒按摩到底有怎麼樣的好處呢?我們可以分別從生理層面和心理層面全面了解下,共計九種好處。

生理層面:

增加正向刺激,提升神經發展;

使感覺統合良好;

睡眠質量較佳(睡得較深、較穩、較容易入睡);

使肌肉放鬆,肌肉狀態及發展良好;

促進營養吸收,強化免疫系統,健全骨骼發展。

心理層面:

加速腦部連接細胞元之突觸增生,健全腦部發展;

讓寶寶有安全感,感覺被愛;

有歸屬感,減低攻擊性,降低憂鬱情緒;

加強親子溝通,自然引導嬰幼兒學習,何謂正常的撫觸。

按摩除了能夠讓寶寶情緒更安穩,睡得飽、吃得好之外,通過按摩時親子間的親密接觸,也能夠讓寶寶通過種種撫觸的動作及眼神交流,感受父母的呵護之情。其實,一個一個的搓腿揉手的動作,無行中就是一種教育,讓寶寶對自己的身體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知道從肩膀、手臂到手掌是連在一起的等等。

觸覺是嬰兒最早發展出來的感官之一,經常撫觸寶寶,讓他感受到手的觸感,各種輕重不同的力道。

嬰兒按摩前準備工作

選擇適合寶寶的嬰兒油或乳液: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使用的是杏仁油和杏桃仁油,這兩種油最精緻,比較容易被皮膚吸收。

測試寶寶是否過敏的方法:先在嬰兒一小塊皮膚上抹一小滴油,30分鐘後,如果該處出現紅色疙瘩,同時1~2小時才會消失,表示嬰兒會對這種油產生過敏,必須更換產品。

在寶寶身體下墊一條毛巾。選用平常用的毛巾即可,有家裡的味道,讓寶寶有安全感。

幫寶寶按摩時,指甲要剪短,以防刮傷寶寶。

不要帶飾品,手錶、手鍊、戒指等,同樣是防止刮傷寶寶。

室溫維持在25℃~28℃最佳,以防寶寶著涼。

給嬰兒按摩時的原則

每次按摩前都要先告知寶寶,將雙手靜置在要按摩的部位,讓寶寶知道你現在要按摩他身體的哪個部位。例如,按摩寶寶胸部前,可先將兩手放在寶寶胸口靜置,讓他知道你現在要開始按摩他的胸口了。這個動作不僅尊重寶寶,也能讓寶寶在按摩時有心理準備,情緒會比較穩定。按摩的動作越慢越好,寧可慢,不要快。

嬰兒按摩的動作可以大致分為四大類:

印度式:主要是離心式的按摩動作,按摩方向從心臟往四肢走,目的在於讓寶寶從按摩中放鬆。

瑞典式:跟印度式相反,它是向心式的按摩動作,按摩方向從四肢往心臟走。目的在於積蓄能量,促進血液循環。

瑜伽:有一些動作是從瑜伽的概念而來,可以幫助寶寶伸展筋骨,促進肢體發展。

反射法:類似足部的反射按摩,但是手法上是輕柔但堅定的,屬於觸覺式按摩。

不宜進行按摩的時間

寶寶發燒時:發燒時候的身體不舒服,需要能量對抗病毒,並且皮膚變得敏感,最好不要幫寶寶按摩。

飯後30分鐘內:剛吃飽就按摩,可能會造成腸胃蠕動較快,反而讓小寶寶不舒服。

寶寶情緒不穩定時:尤其是按摩當中寶寶哭鬧的話,表示寶寶不想被按摩了,這時就不要強迫他,以免造成反效果。

在寶寶小的時候,很多寶媽都會像嘟嘟媽一樣,每周帶寶寶去專業的嬰幼兒游泳館去游泳,我們可以仔細觀察游泳館的老師是怎樣幫助寶寶按摩的,回到家之後,就可以有樣學樣。即使不專業,也可以和寶寶一起共度美好的時光。

有的寶寶在按摩時會哭鬧,比較牴觸這項活動,寶媽也不用著急,平常在家的時候,洗完澡可以學著游泳館老師的手法,幫助寶寶多熟悉熟悉,慢慢的,他就會接受。寶寶天生愛玩水,在游泳館裡盡情的玩過水之後,再來一個馬薩吉,晚上一定可以美美的睡個好覺。

媽媽來叨叨:

按摩通常是成人世界常見的一類活動——在一天的疲憊工作之後,找個地方按摩一下,立刻全身放鬆舒緩,整個人恢復精力,元氣滿滿。然而,給小寶寶按摩,不僅可以讓寶寶身心愉快,據研究顯示,按摩對於寶寶的成長發育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幫助,可以說是一種超贊的親子互動方式。

一位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ECU0z3MBLq-Ct6CZlp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