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動工建設

2019-12-02   增城新聞

11月29日,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動工建設。

(記者陳華宇 周影紅 文/攝)11月29日,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動工建設。預計2022年6月底前將完成所有校區施工並交付學校使用。

據了解,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選址於廣州東部產業集聚帶,位於朱村街,距離廣州市中心城區45公里,一期控規10.79平方公里,包括13所市屬職業院校(含技校)、交通及市政配套設施、三大組團共享帶、安置區、四大公園等,可容納學生約12.9萬人。

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配套、統一管理的原則,以及實用、美觀、體現廣州特色的要求建設,將建成具有嶺南特色的山水田園型教育城,並將專業相近的中高職院校進行有效銜接,實現資源共享、開放辦學、高效運作、效益最大化。

規劃設計上,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具有五大特點:一是以現狀山水為基底,建設連山通水的綠色網絡。利用現狀西福河、灌溉渠、山塘和魚塘規劃4條聯通水系、2個景觀湖、1個濕地公園,形成「上部山塘蓄水、中部截洪溝導水、下部濕地公園凈水」的水文安全格局,以白水山為生態核心構建三條聯繫北部山體和西南部河流的生態廊道。二是以職業教育為特點,組織城校融合的功能布局。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入駐的13所院校按照優勢學科專業相近、中高職銜接、資源共享、開放辦學的原則進行組團布局,分為交通運輸組團、城市建設工程組團、工業製造與信息化組團三大組團。每個組團以一個高職帶兩至三個中職,為學生晉升預留上升通道,也為未來整合形成職業大學提供空間的可能性。組團間,結合軌道交通樞紐規劃城際共享帶,打造面向區域的產學研共享中心;組團內規劃校際共享帶促進學生交流和設施共享。三是以集約共享為目標,構建多元高效的服務體系。建立共享帶,提供公共服務、綜合實訓、生活居住三大功能。在校際共享帶,配置校園公共設施、教師公寓和校企合作基地等。將同組團內各學校的圖書館、體育館、文化中心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轉移至共享帶統一配置。四是以低碳生態為核心,打造綠色智慧的支撐系統。規劃設置「資源合理利用」「環境質量良好」「經濟持續發展」「社會和諧進步」等4大目標、32個分項的指標體系,並將綠色生態指標落實到控規管理單元,同時通過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綠色市政等專項,確保綠色生態城區的開發建設可量化、能落地、看得見。五是以嶺南風格為指引,打造地域特色的形象設計。通過對通風、噪聲、日照等要素模擬,設計符合嶺南氣候特徵的建築空間布局。結合綜合交通樞紐形成南高北低的空間形態,展現從城市到生態的演進。

廣州科技教育城一期項目旨在打造國際一流的教育聚集區及南方職業教育高地,將極大改善廣州職業院校的硬體辦學條件,讓廣州職業教育「如虎添翼」,成為廣州提升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增強經濟和人口承載力的重要抓手。

目前,廣州科技教育城安置區現場施工已進入最後實施階段,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項目生活區和運動場館正在開展地基基礎施工,其餘12所院校將於今年底全面開工,計劃於2022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校區施工並交付學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