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你都理解對了嗎?

2019-11-08   理個稅

有人形容小微企業是社會經濟的毛細血管,雖個體微弱,但數量多,其作用不容小覷。據統計,在我國小微企業解決了80%的就業,創造了70%的專利發明,貢獻了60%的GDP,繳納了50%的稅收,對經濟的整體貢獻非常大。

但小微企業非常脆弱,資金實力有限,抗風險能力弱,市場競爭能力不足。一旦經濟下行,最先倒下的就是小微企業。在經濟不景氣的當下,政府出台了針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是非常及時的。

這次出台的稅收優惠政策,堪稱乾貨,能給小微企業實質性減稅。具體的優惠政策有三條,分別為:

企業所得稅:年應稅所得額100萬元以下的,減按25%徵收,徵收率20%,實際稅率降為5%(25%×20%);100萬元至300萬元的,減按50%徵收,徵收率20%,實際稅率降為10%(50%×20%);

增值稅:小微企業起征點由月收入3萬元提高到10萬元;

地方小稅種: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由省政府決定,在50%幅度內減免。

上述減稅政策可回溯至2019年1月1日實施,實施期限暫定三年。至於三年後怎麼辦,我預計優惠政策不會廢止,反而會有更大力度的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政策出台。

這次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優惠有個最大的亮點,就是小微企業的認定標準放寬了。放寬後的標準為:企業資產總額5000萬元以下,從業人數300人以下,應納稅所得額300萬元以下。注意,這三項標準只有同時滿足了,方能被認定為小微企業。

放寬小微企業認定標準後,估計超過90%的企業都可以被認定為是小微企業。也就是說,這次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實質是一次普惠性的減稅。

如何正確理解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小微企業又該如何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政策,下面我就給大家做幾點說明。

第一,針對增值稅的優惠政策是有前提的。

無論是針對小微企業的增值稅優惠政策,還是針對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的增值稅減免政策,都有附加條件,就是只能給客戶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如果開具了或代開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值稅減免就不能享受了。原因在於,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後,客戶可以認證抵扣。說白了,要想減免增值稅,需要下游放棄抵扣增值稅。

如果增值稅不用交了,相應的附加稅自然也就不用交了。

第二,企業所得稅分兩個區間計算。

針對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應稅所得額上限提高到了300萬元,分兩個區間適用優惠。第一個區間:應稅所得額在100萬元以下的,減按25%徵收,徵收率20%,實際稅率僅5%(25%×20%)。第二個區間:應稅所得額在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減按50%徵收,徵收率20%,實際稅率10%(50%×20%)。

舉例說明一下,如果某企業應稅所得額為150萬元,其中100萬元實際稅率為5%,只有100萬元以上那50萬元,稅率才為10%,綜合算下來,應交企業所得稅10萬元。

第三,地方小稅種的減稅幅度由省級政府說了算。

這等於稅務總局授權給省政府自行操作,這可能造成各地減稅力度不一。

第四,享受減稅優惠要注意臨界點。

增值稅按月納稅的,月銷售收入超過10萬元後,要全額納稅;按季納稅的,季銷售收入超過30萬元後,要全額納稅。年應稅所得額超過300萬元後,企業需就全部應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也就是說,針對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的臨界點是起征點的概念,不是免徵額的概念。!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及時獲取實用好文章!

「理個稅」提供最專業個稅資訊及籌劃與綜合管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