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靜雯自曝童年遭遇變態:有些陰影,會伴隨終生

2020-04-17     小潘談情說愛

小潘丨明星熱點系列

小潘談情說愛 簽約作者原創


01


說到賈靜雯,相信許多人都會對她豎起大拇指,畢竟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在遇到渣前夫後,又重新站起來的女人太少了。

據港媒報道,賈靜雯憑藉著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奪得了第54屆金鐘獎女主角獎,雖然最近幾年沒有演戲,她的演技依然在線,許多人在看到她飾演的受害人媽媽時,都覺得感同身受。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賈靜雯在童年的時候差點被變態佬拉入廁所變成受害人。

賈靜雯早前以嘉賓身份,接受了《魯豫有約一日行》的訪問。在節目中,賈靜雯帶著魯豫遊走於台北的諸多街頭,一一向她介紹自己成長的地方,提到賈爸爸與台灣鼎泰豐的楊老闆是高中同學,更是指出賈靜雯爸爸開設的食店比鼎泰豐還要出名,當時店裡有許多名人光顧。

後來賈爸爸身體日益不好,才不得不選擇結束營業。

當賈靜雯走到一個兒時時常去的公園時,她向魯豫自曝了小時候在這個公園被變態佬拉入廁所的經歷。

據賈靜雯回憶,當時她大概五六歲,與堂哥一起到公園玩耍的時候,被一個陌生的男人從樓梯拉下來,然後拖進了廁所。

她心有餘悸地說:「我印象中我就是被一個男的直接從樓梯拽下來,拉到旁邊的廁所,還好我堂哥在,就把我從廁所整個拉出來大叫,然後我就大哭,印象就到這裡,後來我才聽媽媽講,那個就是變態,就是對小朋友會……」

02

如今賈靜雯已經是個大人,有足夠的力量和智慧去對待壞人,但她每每想起此事依然會覺得非常恐怖。

她說,「以前的年代,沒有那個意識,因為父母都忙,小孩子就隨便跑,只是每次來到這邊,我就會想到這件事情,我會有一個恐怖的記憶,有特別慘烈的記憶,小時候會怕怕的。」

有些陰影,真的會伴隨人一生。

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人雖然腰纏萬貫卻因為年幼時的貧窮,在出入高檔場所時會不由自主的感到自卑;有太多的在長大以後,強烈的抗拒與朋友或者是戀人親密,只因為他曾在幼年時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愛;

有太多的人痛苦的忍受著自己並不喜歡的伴侶,而僅僅只是為了幻想能夠彌補同年代的缺憾……

他們背負著各種各樣的陰陽與創傷,在痛苦中掙扎,在恐懼中糾結,一次又一次。他們也想從中跳出來,開心樂觀的生活,卻發現終是徒勞。

對此,許多人覺得他們矯情,殊不知,他們是真的盡力了。

著名的心理學家佛羅伊德告訴世人:童年的難堪經歷,只是被打入了潛意識的冷宮,因此,過去並沒有真的過去。

眾所周知,我們的記憶分為長時記憶、短時記憶和瞬時記憶,一般而言,我們所說的記憶,大都是長時記憶。由於受到腦袋容量的限制,我們不可能記得過去所發生的任何事情。

03

遠的來說,可能有些人五歲之間的事情都忘記了;近的來說,可能有人連昨天所發生的細節都記不起來。

我們雖然活了許多年,但存在我們記憶里的不過一些碎片的瞬間。因此,從唯心的角度來說,我們的「生命」是遠遠短於我們的物理時間。

一個沒有記憶的人,不論TA經歷了什麼,都只不過是一句行屍走肉。由此可見,記憶對我們是多麼重要。

可我們的大腦並不是忠實的硬碟,也不會如實記錄下每時每刻發生的事情,更不會按照年月日整齊排好,供我們隨時隨地的準確查找。

我們的大腦很多時候,像個狡猾的小偷,它不僅會把許多比較重要的東西偷走,還會把作案現場打亂,形成虛實難辨的混淆現象。

特別是童年記憶,由於時間久遠,它們往往相對隱匿,相對扭曲,從而會跟真實事件有許多出入。其次,兒童的心智比較嬌嫩,有些時候,他們承受不了那些痛苦的經歷,於是會在不知不覺將那些記憶埋藏在最深處。

比如《鳳傾天闌》里的景泰藍,其實他早就知道,是自己的「母后」殺了疼愛自己的父王,可是由於太害怕了,他就自動埋藏了這段記憶。

依據弗洛伊德的說法,這些被埋藏在身處的痛苦記憶,是最可怕的深水怪獸,極有可能控制這一個成年人的言行模式,或者毀掉他們的一生。

在十位美國歷史學家合著的《童年的歷史》中,作者寫道:

童年的歷史是一場夢魘,我們只是剛從其中醒來而已;越是往歷史上追溯,兒童得到照顧的水平就越低,兒童遭到殺害、遺棄、毆打、恐嚇與性侵犯的情況就越嚴重。

因此兒童,實際上是最無能為力的一群人。

04

即便是近100年來,兒童的地位一再提高,許多父母也開始意識到養育孩子的重要性,儘可能好好照顧子女。

可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由於他們未能正視兒童的心理感受,兼之他們小時候也不曾被父母好好對待過,不知道怎麼做才是心理上的「好好對待」,所以會不自覺的站在父母的角度要求孩子,以至於給孩子造成某些方面的創傷。

比如現在許多父母還信奉「棒下出孝子」,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他們會不自覺地使用暴力,特別是孩子無法完成作業時。

因此不管是被虐待的少數「非正常」情況,還是那些看起來「正常長大」的孩子,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傷,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

弗洛伊德認為,人對難以承受的痛苦經歷,有一種天然的逃避——不願意記得。

特別是童年的難堪經歷,會被無意識的打入潛意識的冷宮,同時它又掌握了巨大的報復魔力,在以後的過程中,每當類似情況出現,當時的情緒和應激行為就會無意識地重現,從而形成一次次的輪迴。

儘管,當時人不知道為什麼,也可能早就想不起當時所發生的事情了。

因此,「過去的」並不是真像人們生理上那樣「過去了」,許多不願想起的經歷,並不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就真正的消失了,相反它所帶來的情緒會在一次又一次類似情景中出現,最終形成人們的潛意識——無形中控制你的行為,卻又讓你沒有什麼意識。

因此有些陰影,會伴隨一生。

比如今天的賈靜雯。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願你能夠成為那個幸運的人。

如果不是,願你能像賈靜雯一樣,打破童年給予的枷鎖,健康快樂的生活。

—END

今日話題互動:你有過童年陰影嗎?

歡迎積極留言參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LU9iHEBrZ4kL1ViRK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