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內孤獨,是婚姻的隱形殺手
朋友小美最近跟我吐槽,她想離婚了。
孩子才兩歲,結婚六年,她說這段婚姻真的沒有任何意思了,每天壓抑得讓人窒息。
她的老公大強每天除了上班,回到家還是忙自己的事,對她從來都不聞不問。
每次想要和他分享下自己最近看的書,大強都很不耐煩。
小美一直以來是一個文藝女青年,可是她的那些文藝愛好在老公大強眼裡,經常被說成矯情,更別說與他溝通了。
兩個人平時在家,說話不到2句,小美覺得老公完全不能理解自己的精神世界。
特別是生了小孩以後,大強更是對她熟視無睹,無論吃飯還是睡覺,他都只是抱著手機,不說一句話。
當小美想要找他交流時,他總說,都是老夫老妻了,有啥好聊的?好好過日子不就好了。
小美覺得,自己雖然結婚了,但是比單身時更孤獨,身邊有個人,卻感覺不存在一樣的。
她覺得這樣的婚姻讓自己崩潰,情感需求找不到一個出口,有時候面對自己的老公,像是面對一個陌生人。
和小美的情況一樣,很多夫妻,在一起生活了數十年,卻相處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們在一起通常無話可說,無法進行精神世界的溝通,一方會感覺非常孤獨,無處傾訴,另一方卻無動於衷。
這就是「婚內孤獨」,明明結婚了,卻感覺只是一個人,只有無孔不入的孤獨感。
婚姻孤獨,源於你對婚姻期待太高
小美當初嫁給大強,覺得這個男人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事業有成,有房有車,長得也比較帥氣,基本符合她的擇偶條件。
小美滿懷期待地走入婚姻,對大強的要求越來越多,希望另一半可以成為自己的靈魂伴侶。
她希望大強溫柔浪漫,對她體貼入微,能夠走進她的內心世界,與她心有靈犀。
她將所有的情感需求都賦予給大強,希望他能滿足她,懂得她的喜怒哀樂。
可是,她發現大強不僅不解風情,還很木訥,一點也不了解她的心思,從不會做浪漫的事。
她和大強在很多事情上觀念不一致,溝通總是很不順暢。
這樣的男人,這樣的婚姻根本不是她期待中的樣子,小美怨氣越來越重,大強離她也越來越遠。
久而久之,大強為了避免吵架衝突,就選擇少說話,兩人的交流也就越來越少。
小美對大強抱的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其實,小美從一開始看中了他的外在條件,覺得他應該是一個理想的結婚對象,將自己所有對婚姻的期待都寄托在大強身上。
小美的這份孤獨感,其實是來自於自己期望的落空,她對婚姻和另一半期望都太高,以為結了婚,對方就能滿足自己所有的情感需求。
這也是很多女人存在的問題,她們把婚姻想像得太完美,對婚姻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殊不知,從來沒有一段婚姻能夠滿足你所有的期待,也不會有一個完美的人滿足你所有的情感需求。
婚姻只能解決你的部分問題,另一半也只能滿足你的部分情感需求。
婚姻不過是一場求仁得仁的親密關係,能夠解決你的核心需求,已是一種幸運。
對於小美來說,老公大強會賺錢、長得帥氣、對家庭有責任心,基本滿足了小美最初對婚姻的需求。
只是,隨著兩人的結婚時間越來越長,小美越來越不滿足,對大強的期待也越來越多,希望他能變成自己期待中的完美樣子。
但是,在婚姻中,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想要改變對方,往往結果只能是失望。
誰更痛苦,誰就去改變,這才是婚姻的真相。
如果你把所有的期望都寄託於一段婚姻關係,把所有的情感需求都寄託於一個人,你一定會失望。
只有你自己,才能滿足你自己的所有期待。
孤獨,不過是自我的內心投射
在婚姻里,我們對另一半投射的各種期待,其實是自我缺失的部分。
正是因為我們自己身上缺失那些東西,我們才不斷向外索取。
《懂得愛》一書中寫道:人在關係中選擇具有特定特質的人,以符合內在的形象。簡言之,人有既定的想法,認為什麼人會是完美的伴侶,然後被符合這種形象的人吸引。
他們相信自己能和這個理想人物建立關係,藉此解決生活中的缺憾與不安全感。問題在於尋找某人來滿足自己浪漫的願望時,會把重心放到自身以外,於是變得軟弱、不認識自己、無法和他人有關懷的對話。在關係中,他們的伴侶會成為擁有的對象,而不是一個人。
不斷向對方索取,要求對方滿足自己的期待,其實正是反映了我們內心的空虛,我們需要對方來認可自己,才能獲得自我認同感。
一旦我們對自我的認同,要靠別人來滿足,我們也就失去了自我的完整性。
在婚姻里,夫妻雙方不一定需要志趣相投、精神世界共通,只要我們自己擁有完整豐富的精神世界,我們就不會因為對方而孤獨。
內心的孤獨,與另一個人並沒有太大關係。
簡單點說,我們不會因為一個人變得更加孤獨,也不會因為一個人不再孤獨。
孤獨不以任何人的存在而被改變,只是自我內心狀態的投射。
一個人最好的伴侶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心,懂得自我滿足,才能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
完善自我,與孤獨友好相處
夫妻關係的親密度,不是一方完全滿足另一方的期待,更多的時候需要自己取悅自己。
成熟的夫妻關係,不是把自己的期待強加在對方身上,或者為了成全對方而放棄自己,而是真正實現精神上的獨立。
與一個人結婚,不是滿足自己慾望的途徑,而是兩個人能更好地在婚姻中共同成長。
作家素黑說:「兩個人在一起,並不等於兩個人要變成一種生活,一種想法。而是要讓兩個人的世界舒服地碰撞,擦出火花,關鍵是保持兩個世界的完整,人不應只愛自己的影子,或做別人的影子。」
在婚姻里,只有我們永遠保持自我的獨立完整性,不再總是對外索求,不再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對另一半的期待上,我們才能在彼此的相處中獲取更多的能量。
當我們更多地向內求,專注於自我的成長,我們的內心會越來越豐盛,便不再被孤獨困擾。
我們會更好地利用孤獨,享受獨處的時光,從而催生出更完善的自我和更親密的夫妻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