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疾病,學會與慢性病交朋友

2020-04-03     康愛多網上藥店

本文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風濕免疫科 主任醫師 副教授 趙綿松撰寫

擅長:常見風濕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肌炎,系統性硬化症,乾燥綜合症,白塞病和系統性血管炎等疾病及各種關節病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炎,代謝性關節炎如痛風及假性痛風(焦磷酸鹽關節炎)的診斷和治療,尤其瀰漫性結締組織病及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診治。

庚子開年,疫情蔓延,英雄逆行,可歌可泣。作為從醫40年的我,也曾經歷過17年前的非典,而更多的時間,是日常的臨床工作,在行醫的時候也曾心情沉重,面對無數患者的類似問題——我為什麼患這個病?我的這個病能根治嗎?

我是一名風濕免疫科醫生,我們科所屬的疾病,絕大多數不能根治,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的疾病譜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一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和一些手術治療的疾病以外,大部分的疾病人類目前的科技手段並不能根除。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缺血性腦病,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等。

一旦患病,疾病就會與機體同在,如影相隨,所以面對這一類慢性疾病,無論是醫生還是患者,要學會接受「正視疾病,與慢性病交朋友」。作為醫生,我們有責任將這個理念帶給我們的患者,讓患者了解他們的疾病,並告訴他們正規治療的方法,幫助他們調整心態,合理用藥,生活規律,膳食平衡,幫助他們調整不穩定的疾病進入穩定期,緩解期,同時達到最大程度長時間緩解,而這些注意事項,在特殊時期,尤其在這樣一個抗擊疫情期間,尤為重要。

慢性病,無論如何,一旦患病,就會陪伴終生,既然陪伴終生,就要學會與這個慢性病交朋友。了解疾病,明白疾病的發展轉軌,比如高血壓,我們熟知它在精神緊張焦慮,熬夜,失眠,壓力過大時,飲食過於辛辣咸時會加重,那我們就需要讓患高血壓的這位朋友遠離這些因素,尊重疾病的這些誘因。

再比如類風濕關節炎,風濕免疫病中最常見的最容易導致關節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寒冷、負重、慢性感染、都會加重疾病的發展,再比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曬太陽會加重這個疾病的發展,醫生就要告誡患者避免這些不良因素,只有我們正確面對疾病,正視發病原因,才能想辦法與慢病和平共處。

疾病除一些易感因素以外,還有另外一方面是遺傳因素,就像我們每一位沒有辦法選擇父母一樣,每一個人的基因都存在不完美,所以每一個人所患疾病也不同。疾病一旦發生也是有一定規律可循,每一位患者有每一位的治療方案,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方案,治療要在醫生的嚴密監測下進行,醫患同心協力共同讓急性的波動的疾病進入穩定期,達到緩解期。

俗話講: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機體和疾病的平衡建立需要一定的時間,就像結識一位新朋友,配合默契需要時間,醫生和患者需要配合,患者和疾病也需要配合,達到平衡是治療效果的關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DA0tRHEBfwtFQPkdOB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