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哪些區域醫療配套比較緊張

2019-08-06     圖解城市

想當年圖解還是小年輕的時候,對醫療配套壓根沒什麼概念,沒毛病!可圖解也有成家立業、從鮮肉變成老臘肉的時候。這年頭,大家在城市打拚的,身上落下的大小毛病真是不少,三天兩頭跑醫院,別提多「帶勁」了。那時候我才真切的體會到健康的重要性。圖解隨手查了一下2017年杭州市衛生醫療年鑑,門、急診人數達:12523.99萬人次,入院人數:2291927萬人,每百門急診次入院人數:2.06人。掐指一算,圖解也是為這些數字貢獻過一份「力」的人吶。人嘛,難免有個頭疼腦熱的,此時的配套醫療就顯得尤為重要。今天這篇文章,圖解就帶您看看杭州醫療資源的空間分布情況。下圖為杭州醫院熱力分布圖,顏色越深代表受醫院的輻射越多。

熱力圖只是體現該區域的醫院供給量,而一個地區的醫療資源緊張程度,與人口數量也是成正比的。如果一個醫院服務的區域內,居民數越多,醫療資源也就越緊張。那圖解既想要獲得醫療資源,又希望能節約時間成本,怎麼辦?(排隊讓人心煩,也是一種病,得治),那就繞個偏門吧,杭州有沒有周邊醫院較多,而附近居民數又比較少的地方呢?於是圖解尋覓了一番,提出了這樣的一個辦法:

1、找到杭州所有較大型的醫院

2、為每個醫院劃定服務範圍

3、計算每個服務範圍內的居民數

4、根據居民數進行排序,找出滿足需求的區域

圖解正自得其樂,但仔細一琢磨,好像也沒有那麼完美,唯一的難點在於要怎麼統計每個服務範圍就醫需求。原諒圖解的無奈,暫且使用小區數量代替居民數吧。假設小區裡面的居民數大致相同的情況來建立一個模型,小區數量越多,人口基數越大,就醫需求就越多

  • 杭州市的醫院數據,醫院數據分布如下圖:
  • 計算每個醫院的服務範圍,此處圖解用到了利用泰森多邊形的原理進行計算。此處,科普上線:泰森多邊形又叫馮洛諾伊圖(Voronoi diagram),得名於Georgy Voronoi,是由一組由連接兩鄰點線段的垂直平分線組成的連續多邊形組成。一個泰森多邊形內的任一點到構成該多邊形的控制點的距離小於到其他多邊形控制點的距離。簡單來說就是泰森多邊形中的點一定是離該泰森多變的外接圓心最近
  • 獲取杭州市的小區,用以代替杭州市人口數量。
  • 統計各個服務區內的小區數量,顏色越深代表小區數量越多,也意味著這個區域內就醫的需求高。
  • 將服務區與小區數據進行疊加,這樣是不是更加直觀了吶(此處應該應有掌聲)。

通過以上數據分析能夠得出一些結論:

  • 市中心醫療配套好,也是需求比較高的區域,就醫的時間成本很高。
  • 城東區域除下沙與臨平較為擁擠,其他比較持平。
  • 城北區域除了三墩、勾莊、良渚較為擁擠,其他區域持平。
  • 城西區域的閒林與未來科技城西邊較為擁擠,其他區域持平。
  • 城南區域除了雙浦與蕭山南部較為擁擠,其他區域持平。

小結

圖解的這篇文章是基於一定假設的基礎上做出的分析,各位讀者若是有不同觀點或者更好的idea,歡迎留言與圖解交流。若您覺得圖解寫的還不錯,歡迎關注《圖解城市》微信訂閱號與本頭條號(同名),您的關注是對圖解莫大的鼓勵與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CtKLSW0BJleJMoPMit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