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插柳柳成蔭,有心釣鯽中大鱉

2020-06-19   釣魚之家

原標題:無心插柳柳成蔭,有心釣鯽中大鱉

垂釣往往和初心反著走。期待釣一簍魚吧,說不定那天就是空軍,不抱任何希望吧,結果居然爆護;哪天不帶抄網,即便上大鯽大鯉,最終也會與你失之交臂,帶上抄網,則奶鯽、穿條與你相伴 —— 垂釣通常就是那麼一件充滿戲劇性的運動。

好久沒釣鯽魚了,掌心發癢自然是毋庸置疑了。老的釣點由於造橋修路不能作釣,只能另闢蹊徑。今日下午在離家一箭之遙的國安大廈、Holiday Inn(假日酒店)聯合停車場邊上的河邊溜達,看見魚泡直冒,時而大泡泡,時而小泡泡。「這兒有魚!」 我自言自語道。欣喜之下決定趁傍晚天涼去碰碰手氣。六時許,天還亮著,我帶上2.7米的魚竿(配1.5主線,0.8子線,3號鋼鉤)和1.8米的蝦竿直奔河岸,心想,今日釣魚釣蝦雙管齊下,萬一釣不到鯽魚,蝦竿也會讓我不至於空軍一場。

迅速在兩根竿子上掛好蚯蚓後(左邊釣蝦,右邊釣魚),我開始守株待兔了。2.7那邊十分鐘沒動靜,1.8那頭下竿兩分鐘不到就有頓口,七星漂一沉一浮地輪番上下。我想:蝦在吃餌了,只要浮漂向任何方向移動2~3厘米就可提竿中蝦。但接下來未見新動作,我猜蚯蚓已被吃光了,就想提竿看個究竟。不提不要緊,一提驚動不小 —— 竿子沉甸甸的,感覺中大貨了。輕輕地、緩慢地提竿,只見一隻大甲魚被拉到水面。那釺細的蝦鉤哪經得起如此重貨的拉力,甲魚理所當然地脫鉤逃逸了。在隨後的幾分鐘內,好幾次看到甲魚從水面上露頭又迅速沉沒在水中。「噢,這兒藏鱉!」,我心中一陣狂喜。既然蝦竿在此派不上用場,何不將右側的魚竿挪到左側?

僅過兩分鐘2.7上的夜光漂就有了異動,頓口持續了十幾秒。「提竿!」,我果斷作出決定,只見一隻大鱉被提出水面。「糟了,今沒帶抄網!」,我一邊自責,一邊拉著大鱉遛水。鱉吃鉤很深,任憑怎麼掙扎,它始終脫不了鉤。

這是個斜坡,遛鱉不便不說,還存在潛在的風險,一不小心會弄巧成拙,連人帶竿一起滑入水中。

幸好三米之外有一塊較為平坦的草坪,我想,當務之急是先遛它到那個平台區域,只有自己腳跟站穩了,那貨就必然是我的囊中之物。看到近處有一塊石頭,不遠處還有一株枯樹枝。左腳踩著石頭,憑藉石頭的支撐,我向草坪方向移動了一米左右,再踩到枯樹的根部移動一米左右……,終於到達了「陝北」!

上了草坪後我如虎添翼,伸手抓過魚線,將鱉提到岸上,它掙扎了一下翻身入水。第二次再拉它上岸,先前的一幕又演繹了一次(我始終不敢用手去抓,那將凶多吉少,萬一手指被鱉咬住,後果苦不堪言)。

第三次再次將大鱉提到平地上,此時鱉也累了,趁它裝死不動之機,我迅速走到三米外的水桶邊,拎起水桶折回,拿起魚線將它放入桶里,然後剪掉魚線,讓鋼鉤暫時留在它嘴裡 —— 大功告成!

這時,我的好友老黃到河邊看我,不一會兒,兩位在附近大樓里工作的男士也來到現場。他們都說甲魚的活動規律是一公一母一起覓食的,這河裡註定還有鱉,叫我Go on fishing (繼續作釣)。別說鱉累了,其實我也累了,我決定見好就收,來日方長嘛,不是嗎?我對他們說:「今天我原本是來釣鯽魚或釣蝦的,並沒有存心來釣鱉,這僅僅是意外的驚喜。」 「呵呵,你今天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有心釣鯽中大鱉啊!」,老黃接過話茬風趣的地說,逗得我們三人哈哈大笑。

編後語

回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稱一稱鱉的重量,連桶帶鱉重達兩斤三兩,去掉水桶三兩半,鱉凈重一斤九兩半。第二件事就是從鱉嘴裡取鉤,藉助尖嘴鉗,取鉤不費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