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提起理財,很多月光族第一反應就是:賺的錢剛夠過日子,哪還有錢理財啊!對於害怕去接觸理財的人來說,理財似乎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
1、理財很遙遠是一個誤區
很多人總習慣在還沒開始做一件事之前就去否定自己,還沒有開始了解,就認為理財產品投資門檻太高。這是因為本身對理財的概念,就有錯誤。
從民間出現了炒股熱潮一直到現在,很多人都在「割肉」、「被套」的學費中意識到了股票是一個高風險產品。的確,投資股市會面臨經濟周期、公司經營、通貨膨脹以及政策帶來的風險。
所以在互金流行之前,很多人眼裡,理財=炒股、炒房、貴金屬原油等等,帶著一種賭博心態。所以在做風險測試的時候,這類人不能給自己做出正確的評測結果,導致最後心態無法放平,損失慘重。
過了幾年,民間的理財投資風向轉為購房,但想要購房,首付隨隨便便幾十上百萬。就算省吃儉用湊齊了首付,之後迎接你的就是漫漫月供路。
再加上國家對於房產行業越來越嚴格的政策管控,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9)第16號公告,公告中表示要堅決貫徹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房貸利率即將上漲,各大銀行的放貸額度急劇縮減,徵信門檻越來越高,炒房時代也一去不復返。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9)第16號公告
再比如還有一些其他高風險產品,比如外匯投資。外匯市場風險在於,24小時運轉且沒有漲跌幅限制,所以波動幅度可能非常劇烈。且外匯的走勢受眾多因素影響,沒有人能確切地判斷匯率的走勢。再加上外匯保證金交易採用的高資金杆杆模式,很容易超出提前設置的止損線。
除了對理財產品的陌生,還有很多沒有理財的人一直認為自己還沒有足夠多的財富積累,殊不知理財其實是一種保值方法,也是一種生財好習慣。
2、理財到底有沒有門檻
女生小劉22歲,大學剛畢業,生活在三線城市,畢業後順應父母的意願參加公務員考試,成為一名公務員,月薪3000。
小劉雖然沒有在大城市生活租房的壓力,但是22歲正是交朋友,愛打扮,愛玩的年紀,周末和閨蜜出去喝個下午茶,看看電影,逛逛街,買買護膚品,小劉一個月3000的工資遠遠不夠,還需要依靠父母每個月救濟。小劉看著身邊的朋友們都已經經濟獨立,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助,覺得自己不能一直這樣下去,於是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嚴格的「存錢+省錢」計劃。
1.每月存錢:
開一個固定帳戶,發工資的第一時間轉1000到固定帳戶存起來。
2.不點外賣:
一分外賣隨隨便便就20-30元,小劉開始每天帶飯去上班,自己家裡做的飯,不僅乾淨衛生還是媽媽的味道。
3.定期囤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
比如捲紙,洗衣液,洗髮水之類的,這些東西等打折時在網上多囤一些貨,不要等著沒有了火急火燎去超市買,在網上買還會有很多小樣,贈品,優惠。
4.關於化妝品:
不跟風,今天這個網紅推薦了口紅買了,明天另外的網紅又安利了那個粉底液也買了,其實真的可以用完的很少很少。
5.區分適合網購和專櫃買的衣服:
比如一些打底,襪子,襯衫這種就可以選擇網購;大衣,西裝,鞋這些就可以去專櫃購買。
6.做一些兼職:
小劉利用平時周末和下班的時間,會兼職掙一些外塊。
現在小劉已經不再依靠父母,並且固定帳戶的存款慢慢累積,小劉也會購買一些銀行短期定存,簡單的理財產品,讓閒置資金流動起來。
其實理財並沒有所謂的門檻,月入3000元照樣能理好財。所以說!掌握正確的理財方法,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才是理財的真正門檻。
理財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增加自己的固定收入,克制衝動消費,有良好的儲蓄投資習慣,慢慢了解更多金融知識。不管是有錢人還是普通上班族,都要未雨綢繆,用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規劃人生。
對於理財小白,有以下幾點理財建議:
1.不做高風險投資:
對打工一族來說,掙的起,虧不起。所以當自己對風險不確定的時候,不要輕易嘗試做高風險的投資。
2.不斷學理財知識:
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對理財的理解,在投資的時候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盲目跟風。
3.不能過於分散或者過於單一:
大家應該都聽過「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一旦這個籃子漏了,那麼所有的雞蛋都有可能摔碎,所以要分散投資,分散風險。但資金過於分散,會讓人打理起來非常費勁,而且放在那麼多籃子裡,你也不確定到底哪些籃子不會漏。
4.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
大家之所以會理財就是為了獲取收益,並且都想儘可能拿到更高的收益,但是投資理財不能光看收益不顧風險,我們能看到很多理財騙局或者虧損的例子,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因為投資者盲目追求高收益所致。所以大家在投資前一定要分析風險,理性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