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需達100%,68個建制鎮年底要實現燃氣全覆蓋

2020-04-09   株洲晚報融媒體

推進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讓株洲城鄉更加生態宜居。

根據近日印發的《2020年株洲市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實施計劃》,今年,我市新型城鎮化建設將 重點開展安全供水、氣化株洲、污水治理、垃圾治理、 黑臭水體治理、智慧建設增效六大工程。

新增日供水規模10萬噸

鄉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

昨日上午,株洲市四水廠擴建工程項目現 場,工作人員正在加緊施工,根據計劃,該項目將 新增日供水規模 10 萬噸,確保天元區天台路以 南、蘆淞區沿港路以南等區域,以及湘江新城、航空服飾城、南洲新區等園區用水需求。年底前, 該項目將爭取實現深度處理工藝全面通水。

除四水廠擴建工程外,今年,全市將新建管 網 58.6 公里,改造管網 15 公里,全年計劃完成投 資3億元,同時加強供水廠的水源水、出廠水、管 網末梢水等水質實時在線監測和安全預警。

根據計劃,今年城區將新建兩座污水處理廠,分別為楓溪污水處理廠二期、群豐污水處理 廠一期,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3萬噸/日。繼續推進陳埠港、韶溪港、湘天橋等14個片區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

另外,今年全市要完成 40 個、開工 6 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鄉鎮污水處理率要達到 80%。

村裡也可以用上管道天然氣

68個建制鎮年底實現燃氣全覆蓋

昨日中午,攸縣上雲橋鎮,村民張雙艷正在 家中做飯,以前,她家一直用的是柴火、蜂窩煤, 現在用上了管道天然氣,「做飯、洗澡等都比以前更加實惠方便,還沒什麼污染。」

張雙艷是我市推進「氣化村鎮」項目的受益 者之一。根據計劃,以「能管則管,能罐則罐」為 原則,今年,我市將實現68個建制鎮燃氣全覆蓋, 家在鄉村,可以與城區一樣,用上便捷的天然氣。

為保障用氣需求,今年我市將完成衡陽-炎 陵天然氣支線管道工程,該項目全長161公里,設 計年輸氣量4.1億立方米,完工後,將結束株洲市茶陵縣、炎陵縣等無管輸天然氣歷史。

聚焦用氣安全,今年,市區將改造老舊燃氣管網64公里,更換超期使用燃氣表10萬塊。

垃圾

垃圾分類全面推廣

建立餐廚垃圾回收和再利用體系

推進垃圾分類,實現綠色發展。今年,我市 將實現公共機構和新建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全覆 蓋,城市各區(不含淥口區)至少有一個街道基本 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建立較為完善的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監管體系。

啟動城區生活垃圾收運一體化項目,新建或 改造垃圾直運站90座,購置全密閉垃圾收集車等 設施,確保垃圾污染轉運。同時,建成覆蓋全市的集垃圾收集、轉運、處理、利用等全過程的智慧監管平台。

垃圾處理方面,將在荷塘區新建固體廢物填 埋場,擴建株洲市餐廚廢物處理廠,城區生活垃 圾無害化處理率要達到100%,其中焚燒處理能力 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90%以上,基本建立餐廚垃 圾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理率今年要達35%,新建 株洲市大件垃圾處理廠,在荷塘區、石峰區、淥口 區等地新建渣土消納場。

(記者 周蒿 通訊員 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