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失去你的頭寸

2019-10-18   期貨交易員

一般水平的從報價紙帶嗅探行情的投機者——或者正如人們常常稱呼他們的,「紙帶蟲子」——因為偏執於市場的單一方向而出錯。我猜想,這和他們因為其他原因出錯的機會不相上下。偏狹,意味著高度僵化,因此代價高昂。歸根結蒂,投機的行當並不純粹是數學,或者一套固定規則,無論這門行當的基本行為法則要求多麼嚴格。即使是我自己,在閱讀紙帶的過程中也加進了某些東西,而不單單是數學。其中包括我稱之為股票習性的東西,即通過股票的行為特徵來判斷,未來到底它會不會按照你觀察到的特定前兆來變化。如果某股票行為不對路,就不要碰它;因為,既然你不能準確揭示何處不對,就不能分辨它到底要走哪條路。不能查清事實,便不能判斷。沒有判斷,就沒有利潤。

關注股票的習性並研究它的歷史表現,其實是老生常談。當我剛到紐約的時候,在一家經紀行的營業廳,有一位法國佬經常談起他的圖表。起初,我以為他是公司有意保留的一位怪人,因為公司的人拿他沒脾氣。後來我發覺,他是一位很有說服力、很能打動人的說客。他說,唯一不撒謊的,是數學,因為數學本來就不會撒謊。通過他繪製的曲線,他能夠預測市場運動。他還能分析曲線,從中揭示,比如說,為什麼基恩在其操縱出名的艾奇遜優先股(Atchison preferred)牛市行情時做法是正確的,為什麼後來他在合夥操縱南太平洋鐵路(Southern Pacific)行情時出了問題。曾經有這位或那位職業交易者前前後後嘗試過法國人的系統——不過,他們後來都回到原來不科學的老一套,還是靠老一套謀生。他們說,他們臨場隨機應變的那一套更便當。我聽說,法國人曾經聲稱基恩承認他的圖表百分之百準確,但是如果在活躍市場實際應用的話,這種方法太慢了。

後來,有一家營業廳繪製了每天價格變化的圖表。在圖表上,股票數月內的價格變化一目了然。客戶在打聽到某個股票「不科學」的秘密利好消息之後,通過比較個股的行情曲線和一般市場的行情曲線,再牢記一定規則,就可能分辨它是不是具備相當的上漲可能性。他們把這些圖表用作某種互補性的內幕消息來源。如今,大量的佣金經紀行都提供交易圖表。它們都是由統計專家機構製作的,其中不僅包括股票行情,也包括商品行情。

應該說,圖表對會讀圖表的人有幫助,或者更準確地說,對那些能夠消化圖表信息的人有幫助。然而,普通的圖表閱讀者容易變得偏執於這樣的看法,即谷、峰、主要運動和次要運動等就是股票投機的全部。如果他按照邏輯把他的信心擴大到極限,那就註定要破產。有一位極出色的人才,一家著名的股票交易所經紀公司的前合伙人,確實是一位訓練有素的數學家。他畢業於一家著名的技術院校。他非常認真和細緻地研究了許多市場的價格行為——包括股票、債券、穀物、棉花、貨幣等市場,以此為基礎設計了各類圖表。他回溯了很多年的歷史數據,跟蹤市場之間的相關性以及市場的季節性變化——噢,每個方面都研究到了。他採用他的圖表從事股票交易多年。他所做的,其實利用了某種高智能平均方法的優勢。據他們所說,他以前經常贏利——直到世界大戰打破了所有市場先例為止。我聽說,他本人和追隨他的大客戶在最終停手之前蒙受了千百萬美元的巨大損失。然而,如果市場大勢看漲,那麼即便是一場世界大戰,也不能阻止牛市行情;或者如果大勢看跌,也不能阻止熊市行情。想贏利,判別大勢便是你需要了解的一切。

我並不是有意離題,而是因為每當我想起自己在華爾街開頭那幾年,就忍不住要強調這一點。我現在知道當初自己不知道的是什麼,之所以想起自己當年無知而犯的錯誤,是因為這些錯誤恰恰也是一般股票投機者經年累月一犯再犯的。

我第三度重返華爾街,再次試圖擊敗市場,我在正規股票交易所經紀行交易,手法相當活躍。我沒有指望自己的業績能夠和我在對賭行一樣漂亮,不過,我認為過一段時間自己會比以前做得好得多,因為現在我有能力支配大得多的頭寸。並且,我這時候已經看出,自己的主要缺陷在於未能掌握股票賭博和股票投機的重大區別。話說回來,藉助我閱讀報價紙帶的7年寶貴經驗,以及對這個行當擁有的一些天賦,我運用本金的結果雖然算不上掙到了大筆財富,但確實掙到了很高的回報率。和過去一樣,我有時贏有時輸,但是總體在贏利。我掙得越多,花得也就越多。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這都是尋常的做法。不,不必一定只有掙快錢、容易錢的人才這樣,而是對每一個人來說,只要他不是天生的守財奴。某些人,比如老拉塞爾•塞奇(Russell Sage),掙錢的本能和藏錢的本能都很發達,自然,他死的時候富得流油,但這有啥光彩呢。

每天,從早晨十點到下午三點,我專心致志地沉浸在擊敗股票市場的遊戲中;三點之後,同樣一心一意地沉浸在優遊生活的遊戲中。請不要誤會。我絕不讓享樂影響生意。當我虧損的時候,只是因為做錯了,而不是因為生活放蕩散佚而影響交易。我從來沒有發生過精神渙散或四肢麻木而損害交易的情況。我承擔不起任何可能導致身體和精神不適的事情。即使現在,我通常都在晚上十點之前就寢。當我年輕的時候,從來不玩得太晚,因為如果睡眠不足,便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生意。因為我的總體業績贏大於虧,所以我認為沒有必要省吃儉用,放棄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市場總能供我所需。我逐漸建立信心,我的自信來自於對待自己謀生手段的職業化、不帶感情色彩的態度。

我的交易方法第一個變化和時間因素有關。我不能象在對賭行一樣,等到事態明朗而確有把握之後出擊,捕獲1到2點。如果要在富勒頓的營業廳里捕獲市場運動,就必須提早很多動手。換句話說,我不得不研判即將出現的行情,預期股票價格變動。這聽起來平常得可笑,但是,你知道我到底說的是什麼。這標誌著我對待這行當態度的根本轉變,這一點對我具有超乎尋常的重大意義。市場一點一滴地教誨我,博取小幅波動與預期必將發生的上漲行情和下跌行情之間具有本質區別,賭博和投機之間具有本質區別。

當我研究市場時,不得不回溯超過一個小時以上的歷史行情——這樣的研究方法,即使是在世上最大的對賭行里,我也不可能學會。我逐漸培養起對交易報告、鐵路公司盈利、金融統計數據和商貿統計數字的興趣。當然,我樂於大手筆交易,他們都叫我「豪賭小子」,不過,我也喜歡研究市場運動。凡是能幫助我更明智地交易的,我來者不拒、從不厭倦。為了解決某個問題,我首先必須對自己清楚地表述問題。當我認為已經找到解決方案時,還必須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我知道,唯有一條途徑可以證明自己正確,那就是,通過我自己的金錢。

現在看,我進步的過程似乎很慢。然而我覺得,當時我的學習過程已經達到了所能達到的最快程度,考慮到我正處在總體贏利狀態。如果我當時更經常處於虧損狀態,或許更有利於刺激我全身心投入學習和研究。我肯定能夠發現更多的自身缺陷。不過,我吃不准虧損到底有什麼好處,因為如果我虧損更多的話,就會缺錢來實際檢驗我對交易方法的改進。

通過研究我在富勒頓公司贏利的交易記錄,我發現,雖然我對市場的預期經常是100%正確——也就是說,我對市場形勢和普遍趨勢的診斷——但是,我並沒有掙到自己的「正確」判斷本身應有的那麼多贏利。我為什麼沒做到呢?

從部分勝利的案例中可以學到和失敗的案例一樣多的東西。

舉例來說,在牛市行情開始的時候,我就已經看多了,並且知、行一致,已經買入股票。隨後出現一輪上升行情,如我當初曾經清晰地預料的那樣。到此為止,一切都好。然而,接下來我是怎麼做的呢?唉,我聽從老成持重的忠告,克制年輕人的輕浮毛躁。我決意要明智,謹慎從事、保守一點。誰都清楚,這麼做的辦法就是,先拿回到手的利潤,等市場回調的時候再買回來。這正是我採取的做法,或者更準確地說,正是我力圖做到的,因為我常常入袋為安,再等市場回落。事與願違的是,回回都等不來市場回落。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我的股票絕塵而去,繼續上漲10點,而我卻拱手坐在一旁,只有4點利潤安穩收藏在「保守的」口袋裡。他們說,獲利平倉絕不會讓你變窮。是,你不會變窮。但是,在牛市行情下,你只拿到4點利潤,也絕不會變富。

當我本該掙到2萬美元的時候,只掙到了2千。這就是我的保守策略給我的報答。大約就在這個時期,我注意到,在本該掙到大錢的地方,我實際上只掙回了其中如此之小的比例;於是,我有了另一項發現,肥羊們的行事方式和他們的經驗深淺有關,經驗深淺決定方式的差異。

初學的羊羔一無所知,其他每個人,甚至包括他自己在內,都知道這一點。但是,下一個層次的投機者,或者說第二階段的投機者,自以為知道很多,而且也讓別人覺得他知道很多。他是有經驗的肥羊,他可是做了功課的——不是研究市場本身,而是打聽到了更高階段的某些肥羊評論市場的隻言片語。第二階段的肥羊懂得一些避免損失金錢的方法,這些方法尚不為第一階段的新手所知。正是這些半瓶子醋的肥羊,而不是那些100%的羊羔,一年365天真正為佣金經紀行提供了收入來源。平均來看,他能挺上3年半的時間;相比之下,初到華爾街一試身手的羊羔,通常只能挨過一個賽季,3個星期到30個星期不等。自然了,正是這些半瓶子醋的肥羊張嘴就是金光閃閃的交易格言和本行業各種金科玉律。從老經驗們金口玉牙里掉出來的所有禁忌戒條,他都滾瓜爛熟——除了最主要的一條:絕不當肥羊。

這些半瓶子醋的肥羊是那種自以為經驗豐富的人,因為他喜歡在股價下跌時買進。他等待市場下跌。他根據市場從頂部下跌的點數來計算自己占到的便宜。在大牛市行情里,普通新入市的羊羔對清規戒律和市場成例一無所知,因為盲目期望市場上漲而盲目買進。他掙的錢最多——直到出現某個正常回調,行情劇烈下跌,一把掃光他的利潤。然而,半瓶子醋肥羊小心翼翼的做法,正是我自以為明智的那種做法——根據其他人的老經驗。我知道自己必須改變在對賭行養成的做法,我以為自己正在通過改變來糾正自己的問題,特別是藉助了一條客戶群中老練交易者口中足赤真金的金科玉律。

絕大多數交易者——請允許我們稱之為「客戶」——都是相似的。你發現,其中極少有人能夠老實承認華爾街不欠他們分文的。在富勒頓公司,也是常見的客戶群。各種層次、各種階段皆備!喔,倒是有一位老兄和別人都不一樣。頭一件,他確實年長得多。第二件,他從不主動向旁人提供交易建議,從不吹噓自己的贏利經歷。他是一位傾聽高手,專心致志聽取其他人的言談。他似乎不大熱衷於打聽內幕消息——也就是說,他從來不問說話的人聽說了什麼或者知道什麼。不過,如果某人主動給他提供消息,他總是禮貌有加地感謝提供者。有時候,他會再次感謝消息提供者——當消息證明是真的時候。但是,如果消息未被證實,他從不抱怨,因此,沒人知道他到底是採納了那條消息,還是當作了耳旁風。他是交易廳里的一個傳奇,這老傢伙很富有,能夠動用相當大的頭寸。然而,從佣金上說,他並沒有給這家公司貢獻多少,至少別人很難注意得到。他的名字叫帕特里奇(Partridge),不過,他們背後給他起諢名叫「火雞」,因為他胸膛寬厚,而且習慣把下巴擱在胸口,大搖大擺在各間辦公室走來走去。

那些客戶統統渴望有人推一把,迫使自己作為,這一來如果失敗的話就可以把錯處都推到別人頭上了,他們習慣於有事便找老帕特里奇,告訴他某位圈內人士的朋友的朋友建議他們操作某個股票。他們告訴他,聽到這消息後什麼都沒做呢,想聽他說說他們該怎麼做。但是,不論他們聽到的是買進還是賣出的消息,這老先生的回話總是同一句。

等那位客戶講完故事、訴說了自己的困惑,接著問他:「您認為我應該怎麼做?」

這時,這老火雞把腦袋歪向一邊,帶著慈父般的微笑注視著那位交易同行,終於語重心長地開了口,「你知道,這是牛市!」

一次又一次,我聽他說,「噢,這是牛市,你知道!」好像他正在贈給你一份價值連城的護身符,而且用價值100萬的意外事故險保單包好了。當然,那時我並不懂他的意思。

有一天,一位名叫埃爾默•哈伍德的傢伙衝進營業廳,火急火燎寫好一張指令,交給店員。隨即趕到帕特里奇先生身邊,後者正彬彬有禮地聽約翰•范寧絮叨他那個老故事,說當時約翰湊巧聽說基恩給他的一家經紀行下的指令,於是跟風買進,但是約翰只買了100股,而且只掙了微不足道的3點,自然了,緊接著約翰賣出之後,那股票3天上漲了24點。約翰向帕特里奇先生傾訴這件傷心事,這至少是第四回了,但是這老火雞臉上堆滿同情的微笑,就象頭一回聽說一樣。

好,埃爾默找著這位老先生,和約翰•范寧招呼也不打一個,急沖沖通報老火雞,「帕特里奇先生,我剛剛出掉所有的克萊美斯汽車(Climax Motors)。我的人說,市場肯定要回調,我能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回來。所以你最好也這麼辦吧。我是說,如果你還沒賣掉的話。」

埃爾默滿腹狐疑地看著這個人,當初是他把第一手買進消息傳授這個人的。業餘的,或者說義務奉送的消息提供者,總覺得得著他消息的人欠了他天大的人情,甚至他還不知道消息到底靈不靈的時候就是這感覺。

「是呀,哈伍德先生,我還拿著吶。當然了!」火雞感激地說。埃爾默還惦記著這位老人,多好的人啊。

「好,是時候了,現在賣掉入袋為安,下次跌下來的時候再進,」埃爾默說,好像他剛剛給老人開了一張存款單。埃爾默從受益人的臉上沒看到激動感恩的神色,於是繼續道,「我剛剛賣掉手上的每一張股票!」

從他的聲音和神態來看,保守估計,你也會覺得他至少是1萬股的大手筆。

然而,帕特里奇先生面帶難色搖搖頭,低聲嘟囔,「不!不!我做不來!」

「為啥?」埃爾默叫出聲來。

「做不來就是做不來!」帕特里奇先生說。他一副極為難的樣子。

「難道不是我給你消息買進的嗎?」

「是您,哈伍德先生,我對您非常感激。真的,打心裡感激,先生。但是——」

「打住!聽我說!難道這股票沒有在10天裡連漲7點嗎?難道沒有嗎?」

「的確,我對您感恩戴德,我親愛的兄弟。但是,我不能考慮賣掉這股票。」

「你不能?」埃爾默反問,臉上開始顯出疑惑的神色。絕大多數消息提供者同時也習慣於打探消息。

「是的,我不能。」

「為什麼不能?」埃爾默往前湊得更近。

「為什麼,這是牛市啊!」老傢伙說這話的樣子,好像剛剛交代了長篇大論的詳盡解答。

「那是啊,」埃爾默說,看上去因為失望而氣惱。「是牛市,我跟你一樣清楚。但是,你最好先把你那些股票賣了,回落的時候再買回來。這樣,就好降低持股成本了。」

「我親愛的兄弟,」老帕特里奇說著,顯得十分痛苦——「我親愛的兄弟,要是現在我把股票賣了,就喪失了自己的立場,那樣的話,我到哪兒立足呢?」

埃爾默•哈伍德兩手思得高高的,搖著腦袋,走到我這邊,尋求我的同情:「是不是莫名其妙?」他對我做耳語狀,可調門卻像在台上表演,「你說!」

我沒吱聲。於是,他繼續道:「我告訴他看好克萊美斯汽車的消息。他買了500股。現在已經有了7點利潤了,我建議他先出手,回調的時候再買回來,其實早該回調了。我剛才告訴他,你聽他說什麼?他說要是他賣了,就要丟飯碗。這話是怎麼說的?」

「求您原諒,哈伍德先生。我沒說我要丟飯碗,」老火雞插嘴道,「我說的是丟掉我的頭寸。等您和我一樣老了,就會經歷跟我一樣多的繁榮和恐慌的輪迴,到那時候就會知道,沒人承擔得起失去頭寸的後果,就算約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也不行。先生,我希望這股票回落,您能用低得多的價錢再買回你的籌碼。但是我自己的能力僅限於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來交易。為得到這些經驗,我已經支付大價錢了,我不想要再付第二次學費。不管說什麼,我對您的感激就像已經把這筆錢存在銀行里一樣。這是牛市,你知道。」說完,他踱著方步走開了,留下滿臉茫然的埃爾默。

帕特里奇老先生的話對我當時沒有多大影響,當我開始琢磨自己數不清的「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敗招時,才如夢方醒——我對大市的判斷那麼准,本應賺到大筆利潤,然而每每只抓住其中一小部分。我對這個問題研究得越多,就越能清晰地認識到這位老人多麼有智慧。顯然,當他年輕的時候,曾經遭遇同樣的挫折,由此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人性弱點。因此,他再也不允許自己受到這樣的誘惑。多年經驗教導他,這樣的誘惑難以抵擋,另一方面,這樣的誘惑總是被證明代價沉重,就象我已經付出的一樣。



經過1902年的平淡和1903年的下降趨勢後,終於迎來了1904年和1905年波瀾壯闊的大牛市,最大漲幅超過100%。請記住老帕特里奇語重心長的教誨,「噢,你知道,這是牛市!」正是在這輪牛市行情中,26、7歲的利弗莫爾終於領悟到大勢的重要性,雖然他的資產並沒有很快增長。

老帕特里奇先生之所以再三告誡其他客戶,「噢,你知道,這是牛市!」本意乃是告誡他們,大錢不是從哪一次或幾次個別起伏中產生的,而是從主要趨勢中產生的——就是說,大錢不在於閱讀行情紙帶,而在於全面估量總體市場及其趨勢。當我終於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我覺得,我的交易教育前進了一大步。

就是這兒,請讓我強調一點。我已經在華爾街打滾多年,贏過千百萬美元,也虧過千百萬美元,我要給你的忠告是:我之所以掙大錢,從來不是憑我的作為,而是始終憑我的無為。明白嗎?憑我的耐心堅守。正確判斷市場方向,其實沒有什麼奧妙可言。你總是發現很多人在牛市早期便已經看多,在熊市早期便已經看空。我認識許多人,他們都有能力精準把握時機並正確行動,當價格恰恰處在有潛力造就巨額利潤之處時,便開始買進或賣出。然而,他們的經歷總是和我同出一轍——也就是說,他們都沒有從中實現真正算數的利潤。既能夠正確判斷,又能夠耐心堅守,這樣的人鳳毛麟角。我發現,這屬於最難學會的內容之一。但是,作為一名股票作手,只有牢牢掌握這一點之後,才能賺大錢。對一名交易者來說,真正學會交易後贏得百萬美元,比他在懵里懵懂的日子要掙幾百美元還容易。「會者不難,難者不會」,千真萬確。

原因就在於,某人也許看市場一目了然,但是當市場正在花時間逐步醞釀他預料必然出現的進程時,卻變得沒有耐心或者懷疑動搖。如此之多的華爾街才俊,根本不屬於肥羊的層次,甚至也不屬於第三個等級,竟然不能倖免虧損,這正是其根源所在。不是市場打敗了他們,是他們自己把自己打敗了。他們雖然有腦子,卻不能持之以恆。老火雞如是操作,並如是告誡同行,完全正確。他不僅有勇氣把自己確信的判斷付諸行動,更有明智的耐心堅持到底。

不理會市場大幅運動,一門心思搶進搶出,是我一項致命的錯誤。沒有人能夠捕獲所有的波折。在牛市行情中,做法只能是買進並持有,直到你確信牛市已經接近尾聲。要這麼做,你就必須研究總體市場狀況,既不是內幕消息,也不是影響個別股票的特殊因素。然後,忘掉你所有的股票;忘掉,才能保住!耐心等待,直到你看到——或者如果你願意這麼說的話,直到你認為你看到——市場方向逆轉,即總體市場狀況開始反向。你必得施展自己的才智和眼光才能做到這些,否則,我的忠告就象叫你「買低賣高」,白痴一般。最有益的一樁,任何人都能學會,是不再企圖抓住行情最後的八分之一美元——或者行情最初的八分之一美元。這兩個八分之一美元,是世上代價最高的八分之一美元。它們令股票交易者付出的代價加起來何止千百萬美元,足以修建一條橫跨美洲大陸的水泥高速公路。

通過研究自己在富勒頓營業廳的交易記錄,我還有另一個發現,在我交易懵里懵懂的程度減輕之後,我的操作最初很少出現虧損的情況。這自然導致我決定開倉就是大筆交易。同時,這也增強了我對自己判斷能力的信心,使自己不至於受他人建議的干擾,甚至也不至於受自己偶爾沉不住氣的干擾。在這個行當里,如果對自己的判斷缺乏信心,沒人能夠走得很遠。這些就是我學到的全部內容一研判總體市場狀況,建立頭寸,並堅持到底。我能不帶絲毫急躁地等待。我能眼看著市場回調而不動搖,心裡明白這只是暫時現象。我曾經在賣空10萬股的過程中預計市場出現大幅回升。我已經預計——並且是正確地預計——這樣的回升,在我看來,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對行情是有益的,可能對我的帳面利潤造成100萬美元的來去。儘管如此,我堅守立場,眼看著自己的帳面利潤席捲而去,卻從不曾動一動這樣的念頭:先平回空頭頭寸,等市場上漲時再賣空。我明白,如果這麼做,我就會喪失頭寸,而只有我的頭寸才給我帶來一網打盡的現實性。唯有大行情,才能為你造就大利潤。

我學會這一切的過程之所以如此之慢,是因為我是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的,從犯錯誤到認識錯誤總是花費時日,而從認識錯誤到確切糾正錯誤耗費的時間有過之無不及。不過在這期間,我的小日子過得相當舒適,又很年輕,這些也算不無小補。我的大部分贏利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得自我的行情紙帶閱讀技巧,因為當時所處的市場環境相當適合我的操作方法。我虧損的時候已經沒有當年初闖紐約時那麼頻繁,或者那麼氣人了。當你想到我曾經在不到二年的時間內破產了三次,那可沒什麼光彩的。當然,我曾經對你說過,破產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方式。

我的本金並沒有很快增長,因為我始終盡我所能痛快過活。我並不克制自己擁有我這個年紀和口味的年輕人都想擁有的許多物質享受。我有自己的汽車,既然我的錢都是從市場上掙來的,生活馬馬虎虎不講究,我覺得沒有任何道理。理所當然,報價機只在星期天和節假日才停擺。每當我發現導致虧損的原因,或者查究出為什麼犯、怎樣犯另一個錯誤的時候,就為自己的資產清單添加一款嶄新的戒條。那麼,如何把我日益增長的資產變現呢,最美妙的辦法便是不削減生活開銷。自然,我既享受過好玩的時光,也有過一些不那麼愉快的體驗,不過,要是我對你囉嗦這些細節,可就沒完沒了了。事實上,能夠在我腦子裡立刻浮現出來的那些事情,都是明確有益於我的交易教育的,都是增長我在這個行當的才幹的——還有幫助我認識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