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不一定是好導演,但一定是好演員

2019-10-19   腔調電影

《演員請就位》第二期四組表演如果打個分,我心中的排名應該是這樣的:牛駿峰和郎月婷的《海洋天堂》最好,李濱和金靖的《親愛的》第二,薇薇和徐洋的《致青春》第三,陳小紜和張雲龍的《情深深雨濛濛》排最後。

選演員方面,最不理解的是李少紅和郭敬明,他們選人感覺是選反了。

下面具體說說每組的表演吧。

牛駿峰、郎月婷的《海洋天堂》

這一組表演是四組表演中,唯一差點把我給看哭的。我的情緒最高點,是姐姐在一張張地撕掉日曆扔到地上後,牛駿峰飾演的弟弟把日曆撿起來,用自己的口水把日曆沾濕,貼到窗玻璃上。那一刻我被徹底帶入到了故事的情境,弟弟做這個事情時眼裡閃爍著光,好像他真能改變什麼一樣。但我們知道,這是徒勞的,他卻相信有用。

而接下來,姐弟倆回到桌子旁,弟弟為了安慰姐姐,給姐姐拿了一個蘋果,那是他平常愛吃的,所以他認為姐姐也會喜歡。姐姐又把蘋果給了他,於是他懂事地給姐姐找了相應的錢。這個細節處理,再一次把情緒推高。非常生活,非常動人。

這段還是很見陳凱歌的功力的,姐姐撕日曆這段,是他改編的,而此前,關於弟弟發狂那一段,也作了改編。《海洋天堂》我沒看過,但是從節目來看,電影的原本橋段是弟弟發狂,姐姐應該撲過去抱住他,但是陳凱歌改成了弟弟發狂,姐姐在一邊欲哭無淚。原本平息弟弟情緒的是一個擁抱,但姐姐不去擁抱,弟弟該如何平靜下來呢?陳凱歌用了一個道具——有金魚的魚缸,弟弟正在發狂,突然看到了魚缸,注意力被轉移了,於是恢復了平靜。不得不說,這種化解衝突的設置非常巧妙。

這組表演中,兩個演員的表演其實都非常好,表現得都很克制,郎月婷當然也有哭戲,但哭得很節制,比如弟弟貼日曆那段,她的哭是無聲的。而牛駿峰飾演的弟弟,更加克制,他一直都沒有哭,這非常符合他病人的身份。兩個人都可以說是無可挑剔,這就是為什麼陳凱歌要兩個人都選擇。當然,如果非要在兩個人選一個的話,選牛駿峰確實是客觀的,因為就我個人而言,情緒是被牛駿峰帶起來的。

李濱和金靖的《親愛的》

這一組為什麼排第二呢,因為李濱的表演分寸感拿捏得太好了,一看就是個演技非常純熟的演員。他的眼神和微表情,都表現得非常恰如其分,比如他接完醫生的電話,回到家,想要努力表現得很坦然,卻又掩飾不住自己的心事,他在行為動作上裝得跟平常一樣,但心事都寫在了臉上。

再比如最後求他媳婦別找孩子的時候,那個眼神,確實能從中看到痛苦和糾結。

金靖的表演也不錯,但並不是一點瑕疵沒有,比如我認為丈夫拿出播放鍵播放醫生的語音時,她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或者說沒有表現出一丁點吃驚,丈夫突然得到了消息,怎麼說也會有一點點吃驚,然後需要去解釋的。

郭敬明最後選了金靖,他認為金靖有很大的可塑空間。但這純粹是一個非常不能讓人信服的選擇,這是一場拼演技的選拔,就看單場比拼的比賽誰更好選誰,扯到可塑空間幹啥呢?可塑空間這種東西很虛,你怎麼知道李濱的可塑空間不大?

再說,每一部影視劇的選角,應該都是會找形象、氣質匹配的演員,導演只挑選符合一個影視劇角色的演員就行,不可能我就找一個演員,這一部演喜劇,下一部演悲劇,一直用她吧。就算演員做得到,觀眾也得審美疲勞。我所知道的,只有婁燁會反覆用一個演員,秦昊。但是即便如此,秦昊塑造的角色也是相差不大的。所以用可塑空間這個理由選角,是很無厘頭的。

當然,郭敬明給了第二個理由是,李濱的演戲經驗更豐富,表演很成熟,但是有表演痕跡。這也是非常主觀的,在我一個觀眾的觀感來說,他把我帶入了那個情境中,他讓人跟隨他的表演情緒在變化著,沒有任何的表演痕跡。總之,他進入待定席,還是很迷的。

薇薇和徐洋的《致青春》

這一組其實非常明顯,一直都是薇薇在帶動著情緒的,她是突然從別人的口中聽到男友即將出國的消息,一時間難以接受,於是她找男朋友質問時,一開始表現得很輕鬆,不過她已經預感到這個消息是真的,面對鏡子擦頭髮時,面色就很陰沉。

可是男朋友說對不起時,她又強行擠出笑容,轉過身問:「為什麼要說對不起。」

她把這種故作輕鬆,無法接受現實,自己欺騙自己的複雜的情感,通過表情和動作,演得很精準。

但是反觀徐洋,其實相對而言表演就要生硬一點,女朋友故作輕鬆說「你是不是又做壞事了?」確實在跟他開玩笑,可他此時應該是感到有愧於女友的,應該是笑不出來的,表情應該也是凝重的,然後他的臉上卻有一絲笑意,表現也很輕鬆。

整體上,薇薇要比徐洋表演更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導演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可是李少紅最終卻還是選擇了徐洋,這個也比較難以理解。

陳小紜和張雲龍的《情深深雨濛濛》

陳小紜和張雲龍表演的《情深深雨濛濛》,確實是四個組裡相對比較弱的。不過我認為主要是劇本的問題,劇本本身就比較抓馬,而他們又不敢去改動。所以最終只能按照劇本演,因此有些部分就比較浮誇,比如像陳凱歌所說的,張雲龍看了日記後,受了很大的打擊,不該去摸陳小紜的臉,更不該掐她的脖子了。

張雲龍對人物其實做了功課,認為何書桓的家境很好,受了西方教育,所以骨子裡還是紳士的,郭敬明也抓住了這個點指出他不該有那些粗暴的動作。可是他們倆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點,就是何書桓再怎麼受西方的教育,他畢竟還是一個中國的男性。所以他應該是把自尊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急於想離開,因此儘管摸臉和卡脖子的動作確實過於誇張了,但最後兩個粗暴動作我認為只能那麼處理,一個是陳小紜試圖摟住他時,他抖了下肩膀,把陳小紜給弄倒了,這不是有意的。最後,陳小紜抓住他,他想離開,只能掙脫。就算他是個紳士,有涵養,克制,在這種情況下,我不知道除了掙脫,還有什麼更好的解決方案,哦,有,比如蹲下來,一下下掰開陳小紜的手,可是這也一樣的粗暴啊。

所以我覺得對於張雲龍的評價,郭敬明只說對了一半。

說到演員的表演,我認為張雲龍和陳小紜的表演有一個點是,用眼淚用的過度了,尤其是張雲龍。拿著日記本數落依萍那段,眼淚啪啪往下流,真的用力過猛了,眼淚是不要錢的嗎?

這組表演的評價環節,我認為郭敬明其實和趙薇已經有點明著開撕的意思了,比如郭敬明說「我完全同意凱哥導演的話,這真的不是理由,也許原著就是這麼寫了,但是你們要明白,你們面對的是當下的審美和趨勢。」

按照郭敬明導演在他的演員表演時所說的,誇他的演員的表演就是在誇他這個理論來說,那麼這麼說趙薇組的演員的表演,其實明里暗裡是想指出,趙薇的導演水平不行,居然沒對演員的表演進行改動。

這組還證明了另一個道理,演員還是看顏值的啊,李濱演那麼好沒人搶,張雲龍和陳小紜表演的沒那麼好,最後卻都進組了。在這裡我不得不吐槽下這個比賽形式的機制,實際上,李濱和郎月婷都是可以進組的,他們的演技都很出色,然而卻進了待定組,然而可能一些演技不如他們的人,卻進了組。這其實挺不公平的。

最後,還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郭敬明,陳凱歌誇他的那組演員的表演時,他說「因為我很少受到表揚,你知道嗎?」

我笑了,首先,想要表揚一定是要做了什麼值得表揚的事兒才行,郭導做了什麼值得表揚的?其次,這是我隨便翻的一條他的微博下的留言,如果這都不算誇讚,不算表揚,什麼是呢?粉絲們的支持和誇讚,都不算是表揚是嗎?都是應該的,誰讓你是粉絲呢?

郭敬明導演還是屈才了,他應該在台上,而不是在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