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真的是演技綜藝爆發的一年。
在時時上熱搜的《演員請就位》和口碑糊透的《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之後。
於正操持的《演技派》上線了。
說起於正,椒妹我實在是喜歡不起來。
身為國內著名編劇,於正捧紅過當時很多名不見經傳的演員。
於正的出圈應該來自電視劇《宮》。
當時這部劇爆紅,帶火了楊冪和馮紹峰,順帶把幕後的於正也提到螢幕前。
《陸貞傳奇》捧火了趙麗穎和陳曉。
《宮鎖心玉》捧紅了袁姍姍。
《延禧攻略》的熱播,又讓聶遠和秦嵐等演員再度翻紅。
但於正的黑料也不少。
身為編劇,職業上最大的污點就是作品涉嫌抄襲。
而有他在的地方,關鍵字「怒懟」、「炮轟」總是會出現。
在於正手下演戲的演員,一個個畢恭畢敬,像是站在教導主任面前的中學生一般乖巧。
語音聊天也帶著相當強硬的語氣。
於正在圈內是出名的「戲精」。
所以當看到於正在《演技派》裡面以發起人的身份當導師的時候,椒妹我本能是拒絕的。
即使在節目開播前,於正還在微博上熬雞湯,打雞血,宣傳正能量。
不過在椒妹眼裡,以於正以往的選人標準,這真的是他的真心話?
於是椒妹準備火力全開,去圍觀《演技派》。
直到看見《演技派》的宣傳海報,椒妹的內心依然是拒絕的。
發起人於正站在了導師吳鎮宇、張靜初和張頌文前面。
這算不算是C位?
我倒覺得要是硬要較真的話,有資格站在C位的應該是吳鎮宇吧。
《演技派》
先別急著說椒妹為什麼盯著海報,因為這四位導師的位置在節目中椒妹也不滿意。
吳鎮宇和張靜初就不用說了。
海報中一個導師是表演老師張頌文,可能大部分小夥伴都不太熟悉。
張頌文25歲才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之前職高畢業,曾先後做過印刷廠工人、飲料銷售員、空調安裝工、酒店服務員、飯店經理、導遊等。
在北京電影學院曾經擔任過院學生會主席。
畢業時,因為在校期間的優秀表現被留校任教,成為表演研究所的一名表演老師。
生活閱歷豐富的他,認為表演的基礎就是一定要源於生活。
言歸正傳,看完《演技派》第一集的椒妹,雖然不至於真香,但似乎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差。
比起《演員請就位》和《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導師和演員的陣容。
《演技派》里的學員,幾乎都是新人。
沒什麼人氣,有的是歌手,有的是愛豆,即使科班出身也只有寥寥的表演經驗。
這就給了導師們很大的點評和教學的空間。
而恰恰因為全部是新人,《演技派》整體的規則偏於「養成類」。
海選期間,演員們要投遞簡歷,經過面試考核,競爭12個席位。
相當於劇組選人的模式。
面試的考核內容,是即興表演。
導師現場出題,演員立即開始表演。
這種需要臨場發揮的考題,最能考驗演員的表演功底。
通過考核的人,將要參加為期三個月的封閉式訓練。
訓練期間,不能接其他通告,不能外出拍戲,而且沒有酬勞。
這其實就是一場演員練習生的選秀。
好看也就好看在,這些練習生的演技水平參差不齊。
其中演技有問題的還是大多數。
《明日之子》季軍趙天宇,在節目裡坦誠自己是被經紀公司趕鴨子上架。
不拍戲就沒錢出歌。
導師給他的即興表演考題是:
在雨中淋20米,跑進屋內的狀態。
他進門之後,先是撣撣頭髮,拍拍衣服。
後擰袖子,脫鞋倒水。
這是要多大的雨,才能在20米這個距離內全身濕透,鞋子積水?
導師張頌文立即指出了趙天宇的問題。
你們演的是想像中的生活。
不得不說張頌文很會指導學生表演,他讓趙天宇親自去正在下雨的外面跑20米再回到現場。
不要求這些新人的表演高於生活,先源於生活再說。
還有謝彬彬接到的考題是扮演執行危險任務,打電話給母親的消防員。
之前拍照的時候耍帥,我們也就忍了。
這個時候他居然還不忘記耍帥。
哈哈哈哈看到這裡椒妹我眼淚都快笑出來了。
謝彬彬是整個劇組裡的搞笑擔當。
在一邊坐著的吳鎮宇簡直就是看不下去了。
還有拽著大舅哥瘋狂加戲,就是不撒手的妹夫。
對於這些迷之操作,導師們也毫不留情批評指正。
該說油膩的時候,絕不客氣。
指出表演的問題所在,也是從細節開始。
對於實在說不過去的演員。
直接建議改行。
連於正認真起來的樣子,椒妹都覺得和我印象中的於正不太一樣了。
於正認為,只是長得好看而沒有自己的特點,即使做了演員這一行,也沒有出頭之日。
於正為了自己的第一部綜藝節目,可謂是煞費苦心。
節目組在橫店建立了自己的影視化基地。
所有的場景都是實景搭建。
服化道,也非常精細。
服飾上的一個圖案,就要繡上三天。
還會請來惠英紅、李立群這種神級戲骨,對學員現場指導。
這個節目更像是以一個紀錄片的形式,紀錄從一個青澀的新人到有演技的演員誕生過程。
不僅僅關注學員的表演現場,還記錄一個學員從見組、進組、選拔、試戲到定角的全過程。
那這個節目難道沒有任何毛病嗎?
有,而且問題還挺多。
首先就是除吳鎮宇之前,其他三位導師的選人標準太低。
比如一開始吳鎮宇還沒有到達現場前,前四位學員儘管有或多或少的問題,但最終還是全部通過。
當然,這也和模糊不清的規則有關係。
吳鎮宇在路上就一陣見血提到了這一點。
見一個選一個,這不公平。
吳鎮宇來了之後,嚴格要求的他就成了「待定王」。
原本尊重張靜初和張頌文兩位導師意見的於正,迅速向吳鎮宇靠攏。
只要吳鎮宇一說待定,場上其他三位導師也就沒有異議了。
即使是於正旗下的藝人,吳鎮宇也沒有留面子。
於正儘管不悅,嘴上也不好說什麼。
節目前期選人的階段,其實是非常混亂的。
導師沒有自己的權威,學員入圍的規則也沒有給出清晰定位。
大家都是商量著來。
瞬間節目的專業性就被降低了一個層次。
而話語權最重的吳鎮宇,被安排到最邊邊的一個位置上。
於正旁邊還坐著個女助理。
我實在是看不懂這個座次。
這些海選出來的30位學員雖說也是經過層層選拔,除了個別的表現不錯,但整體水準還是令人失望。
吳鎮宇在現場時常是一種坐不住的狀態。
不停地薅頭髮。
剛到的時候,吳鎮宇的髮型是正常的。
後來吳鎮宇的頭髮就被自己薅到起飛了。
甚至直接表達出自己的不滿。
對於這些新人,吳鎮宇表示年輕人應該多聽聽批評的聲音。
並且每期節目足足有2個小時的時長,實在是太磨人。
不過總體來說,《演技派》還算能看得下去。
至少比《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要好很多。
字幕和剪輯全程在普及各種行業知識和行業現狀,節目組也是有心了。
一期看下來,被張頌文和吳鎮宇圈粉。
只是椒妹覺得,吳鎮宇一激動就喜歡薅頭髮的習慣可以改一改。
否則《演技派》錄完,吳鎮宇的髮際線都要到後腦勺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P3boG4BMH2_cNUgUA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