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不是矯情,是真的生病了。
01
說起趙麗穎,很多人會聯想到「拚命三娘」的形象。
一年拍7部戲,365天都待在劇組。
曾因堅持不用替身,導致腰傷、膝傷,體重降到不足八十斤。
還在拍騎馬戲時,弄傷腰椎,自此無法久站。
就連在生孩子的前一天,也在待產房裡選擇劇本。
她說:「每個演員都有黃金創作期,趁著擁有激情的時候,更多地去演戲,把表演的激情像蠟燭一樣燃燒!」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堅強的娛樂圈勞模,也有撐不住的時候。
近日,馮紹峰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生完孩子的趙麗穎,性格變得非常敏感。
沒有以前堅強了,遇到一些小事都會忍不住哭泣。
有次給孩子喂奶,一回頭髮現趙麗穎哭了,一邊哭還一邊對他說:
「你抱孩子能不能溫柔一點啊!」
甚至有媒體爆料,趙麗穎已經患上了輕度的產後抑鬱。
都說生完孩子的母親,都是瀕臨崩潰的存在。
這一點也不假。
無論是普通人還是明星,懷孕生子,都會給你生活以沉痛一擊。
再堅強的女人,也會在這個時候脆弱不堪。
02
/產後抑鬱不是矯情,是真的生病了 /
有人認為,產後抑鬱就是矯情。
不就生個孩子,生完有醫生護士陪護,月子中心調理。
還有家人幫忙照顧,凡事都不需要操心。
有什麼好抑鬱的呢?
但事實卻是,產後抑鬱真的是病。
早在五十年前,精神病學專家Pitt.B就提出了產後抑鬱的概念:
由於分娩後體內激素的劇烈波動,雌激素和孕激素斷崖式減少,就會引起產婦抑鬱,這是不受控制的。
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也有數據顯示:
在我國,女人生孩子後出現諸如情緒低落、悲觀絕望、煩躁不安等抑鬱症狀,比例高達50%~70%。其中,有50%的產婦沒有接受任何治療。
我的朋友小雨,就曾受到產後抑鬱的煎熬。
生娃之後,她從一個妝容精緻的女孩,變得蓬頭垢面、衣衫不整。
跟人交流雙眼空洞無神,說話也心不在焉。
她跟我說:「之前聽人說,抗抑鬱是一場戰爭,當時覺得是矯情,現在覺得是真的。」
由於情緒極其不穩定,小雨每天不想出門,也不想見人。
但呆在家又容易孤單、發脾氣、胸口悶,容易困,又睡不著。
每個夜裡,悲傷情緒莫名湧來,然後忍不住哭泣。
哭完又陷入深深的自責和鄙視中,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沒用的媽媽。
那段時間,簡直是地獄般的經歷。
這讓我想起《妻子的浪漫旅行》里,章子怡也提到產後抑鬱的痛苦。
她說:「除了要忍受心理上的不適,還要經歷這輩子最大的疼痛——漲奶。」
雖然醫生也提醒過她,漲奶期間乳腺炎會很疼。
但完全沒有想到,會疼到這種程度。
要知道,章子怡為了拍戲受過很多傷:
指甲蓋被掀掉、韌帶撕裂、吊威亞摔下來當場摔暈……
對於這些傷痛,她都面不改色。
現在卻說漲奶疼,可想而知,這得有多大的痛感。
除此之外,剖腹產還讓章子怡產生了嚴重便秘。
只能在床上用開塞露,每次使勁一兩個小時。
第一次下床小便,尿液經過每一處器官都像被鞭子抽打,疼得刀口都沒有感覺了。
這樣的經歷,大部分產婦都會有。
剛生完孩子的她們,不僅身心俱疲,情感脆弱,還會有易哭、心煩意亂、擔憂等不良情緒。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喜歡將這些歸咎於女人的矯情、羸弱。
每當新生兒降臨,幾乎所有人都沉浸在迎接孩子的喜悅中。
卻往往忽略了,那些獨自和產後抑鬱做鬥爭的媽媽們。
章子怡家庭照
03
/剛生完孩子,是女人最難熬的坎 /
中國女人很難,前腳剛從生產的鬼門關走出來。
不經任何喘息,就又一腳踏進了人生中最難熬的坎。
為了方便男人理解,有人做了如下比喻:
你剛在手術床生生斷了幾根肋骨,拖著還沒痊癒的病體,下床不到一個星期,就馬上投入到一份24小時隨叫隨到,而且完全沒有經驗的工作里。
稍微有一點沒做好,就要受到所有外人和親人的職責。
而且,這份工作還不能給你帶來任何收入和前途。
相信這樣的事情,沒有一個男人能接受。
但在女人這裡,卻變成了理所應該。
作為生育中最大的功臣,母親本應受到更多的關懷和照顧。
卻在孩子出生後,一下子被全世界拋棄。
孩子成了家庭重心,自己只能忍受著家庭地位的下降及尊嚴的缺失。
主持人李靜說:「生完孩子後,感覺身體像機器,所有人跟你討論的都是你的器官。」
別人照顧你坐月子,只不過是因為孩子需要喂奶。
如果你拒絕吃下奶的食物,那麼所有人都會指責你。
特別是當孩子餓了,你又擠不出奶的時候。
身邊的壓力會讓你產生極強的負罪感,覺得孩子沒有奶吃,都是自己的責任。
總之,產後的媽媽不再是獨立的個體,而是作為一種和孩子共生的關係而存在。
很多媽媽辭職在家照顧孩子,每天面對屎尿屁,一天24小時連軸轉,完全沒有休息時間。
一位新晉寶媽抱怨道:
「當媽後,多少看不到的崩潰,都藏在了深夜裡。」
孩子怎麼哄都不睡,橫著抱、豎著抱、客廳抱、臥室抱……
好不容易合上了眼,剛躺下沒多久,就又哭了起來。
有時實在太困想喊老公幫忙,卻睡得像死豬一樣,怎麼也叫不醒。
這樣一天天身心疲憊,變醜變憔悴,抑鬱情緒一下子就湧上來了。
但身邊的人,包括老公,卻對自己情緒不管不問,才更讓人心累。
產後抑鬱,本來就很可怕。
但最讓人心寒的,是最親密的人對此無動於衷,讓本就破碎的心一下跌落深淵。
04
/多少堅強的女人,死在了產後抑鬱 /
常有人說,「不親身經歷,就無法懂得女人產後抑鬱的絕望和崩潰」。
產後抑鬱的另一頭,可能就是自殺。
有數據統計:20%的產後死亡是自殺導致的。
在全國首個《自殺預防自救準則》中,也將「產後抑鬱」列為自殺的一項重要因素。
前幾年,武漢二胎媽媽跳樓自殺的新聞轟動了全國。
醫院裡,10歲女兒大哭地嚷著「我要媽媽」,爸爸懷裡還抱著一個剛滿月的嬰兒。
事情的發生,讓家人十分不解。
據婆婆回憶,兒媳雖然偶爾會悶悶不樂。但畢竟已經生過一胎,而且是一位女強人,所以就沒把她的心理問題當回事。
誰知道這天,她突然就衝到陽台,縱身跳了下去。
這個新聞,讓我十分痛心。
如果家人能夠多注意媽媽的心理健康,也許能避免悲劇發生。
與一般的抑鬱症不同,產後抑鬱的可怕之處在於,導致的自殺往往還包括殺嬰。
心理學上稱之為「擴大性自殺」。
在南寧安陽,一位患有產後抑鬱的母親和丈夫吵架後,將孩子丟下31層高樓後,自己縱身躍下。
湖南湘潭,31歲的媽媽留下萬字遺書,帶著一雙不滿3歲的兒女跳樓自殺,三人全部身亡。
江蘇淮安一位產後抑鬱的媽媽,也在接受訪問時,吐露了孩子在三個月大時的絕望情緒:
「我給他洗澡,有兩次想鬆開手淹死他,腦子裡還想著理論上水位多深,他才會淹死。」
「他死了之後,我要選擇怎樣的死法。」
都說虎毒不食子,這些媽媽帶著孩子一起死,心理經受的是多大的折磨。
可在中國家庭,產婦總是最不被理解和重視。
大家都認為,在人生最幸福的時刻,理應樂觀快樂。
怎麼會性情大變,變成了一個抑鬱、低沉、不可理喻的人?
多少壞脾氣的媽媽,直到永遠離開的那一刻,才被發現心底里最無以言說的痛苦。
05
/丈夫的關愛,能有效緩解產後抑鬱 /
產後抑鬱,很多時候是可以緩解的,關鍵在於丈夫的關愛。
只要男人不做甩手掌柜,分擔壓力,讓妻子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那麼,這份壞情緒是可以被分擔出去的。
知乎有一個提問:產後抑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網友「命好小圓子」的回答,獲得了1萬個贊。
寶寶出生之後,老公就把遊戲卸載了,在醫院裡守著孩子照顧我。
晚上孩子睡了,他還是半睡半醒,偶爾看幾眼孩子,防止半夜嗆奶嘔吐之類事情。
那段時間,老公整個人都恍恍惚惚,不僅白天跑腿、晚上不怎麼睡,吸收我的負面情緒。
還要處理因為脾氣不穩定而引發的婆媳問題。
幾乎把所有的事情都擔在了身上。
他睡眠不足,還操勞。
很快,他變得話少,悶悶不樂,看起來很抑鬱。
人們都說產後抑鬱,沒想到是我產後,老公「抑鬱」了。
因為我得到了很好的照顧,一個月的時間,情況就穩定了,慢慢的他也好了些,整個人又精神了。
目前孩子一歲,媽媽性格很好,爸爸很負責,經常幫忙帶娃,家庭非常幸福。」
在評論區,大家都表達了羨慕和讚賞,認為她嫁了一個絕世好男人。
而我,卻看出了一絲酸楚。
試想,就連一個沒有懷孕,也沒有身體損傷的男人,每天照顧孩子和老婆都容易抑鬱。
更何況一個身體剛剛被摧殘過的產婦?
如果男人什麼都不管,產婦就只能自己承受睡眠不足+焦慮+勞累,這能不抑鬱嘛。
所以,一個好的丈夫,應該多進行陪伴、交流,分擔家務,共同擔起育兒的職責。
即使再忙,哪怕只是稍微體貼一點點,也是對產後抑鬱的一劑良藥。
06
這個時代,對女人太苛刻了。
不僅要生孩子,帶孩子,還要跟男人一樣,去職場打拚,賺錢養家。
不能身材走樣,不能邋裡邋遢,要保持「一個女人該有的精緻模樣」。
特別在生完孩子後,更要為母則剛,肩負起家庭的重任。
這裡我想說,女人,你們已經很優秀了。
不必時刻苛求完美,稍微降低一點對自己的要求。
這樣不僅可以減輕一些負擔,甚至還能省下一大筆育兒經費。
最近,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了史上首款產後抑鬱新藥。
只需要三天,就能顯著改善抑鬱症狀。
一個療程,約合人民幣20萬元。
看到這個價格,相信很多沒有抑鬱的人,心裡都隱隱抑鬱了吧。
最後,提醒所有人,對家裡的女人多一些關懷,少一些指責。
希望每一個迎來新生命的家庭,都能給新媽媽多一些關注、支持和理解。
來源|國館 作者簡介:國館:一個有品有內涵的公號。用文化修煉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國館2018重磅新書《圖說二十四節氣》正火熱銷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