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精紀》對天乾和地支的「另類解釋」

2023-10-24     西風獨醉

原標題:《五行精紀》對天乾和地支的「另類解釋」

之所以想到這個話題,是因為我最近讀到了一篇關於天乾和地支的古文。該古文對干支的論述與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略有不同,所以我很有興趣與大家分享。(圖片來源於pexels)

我讀到的這篇文章出自《五行精紀》,書中說:「甲,是木之干節;乙,木之根;丙,火之宿者;丁,火之光;戊,石也;己,土可稼者;庚,金之質;辛,金之刃;壬,水之源;癸,水之流;亥,水之源;子,水之流;丑,土雜金土;寅,木之干節;卯,木之根;辰,土雜水木;巳,火之光;午,火之宿者;未,土雜木火;申,金之質;酉,金之刃;戌,土雜金火」。

《五行精紀》認為,甲木是樹幹,乙木是樹根。寅木是樹幹,卯木是樹根。丙午兩個火是「火之宿」,其實就是火的來源,比如燃燒的木柴,而丁和巳兩個火是火苗。庚和申是「刀身」,辛和酉是「刀刃」。這裡的「金之質」具體的含義我不甚了了,就用「刀身」來解釋吧。壬亥是水源,癸子是水流。

土比較特殊。戊土石頭,己土是土壤。「丑,土雜金土;辰,土雜水木;未,土雜木火;戌,土雜金火」,看的其實是藏干,這是因為辰戌丑未的土不純,是雜氣融合的。

《五行精紀》對干支特性的描述,我沒有在其他的書中見過,所以我說它比較「另外」。雖然比較「另類」,但在實際的命理學習中我們說不定可以使用其中一二的。我下面舉兩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下要如何使用這段話中的部分理論。

比如說丙丁火的人,丙火相對來說性格更加火爆,是因為丙火為陽火的緣故,如果用《五行精紀》的理論來說,丙火就是火柴,丁火是火苗,火苗自然就更柔和。另外,丙丁雖然都是火,但丁火顯然更加「身姿曼妙」一些——誰沒見過火苗搖曳的身姿呢?

再比如,都是壬癸水日生人,壬水的「水量」顯然更大,是因為壬水是水源,而癸水只是水流。我們都知道水代表智慧,那壬水的智慧是不是就更勝一籌呢?

不過,話說回來,古人寫的一篇這麼重要的文章沒有被廣泛流傳,甚至連幾乎全文摘錄《五行精紀》的《三命通會》都沒有摘錄這篇文章,必然有其自身的原因所在。比如說,這篇文章的理論跟我們對五行干支的常規理解有相悖的地方,比如寅卯木,卯木是樹根,因為它的五行是陽,陽生陰,符合「樹根生樹幹」的常識。但是庚辛金的解釋就有點說不通了,按照常理,不是刀刃應該更鋒利,也更容易折斷,更符合「陽」的特性嗎?

總的來說,文中提到的《五行精紀》的這篇文章我們要知道,但不用過分的去理解,因為從理論方面還是實用型方面,似乎都有點缺陷——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西風獨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f27ea71e93e1d4a475cadf8c325f5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