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便利,旅遊專列深入風景最深處

2023-10-27     品橙旅遊

原標題:舒適便利,旅遊專列深入風景最深處

【品橙旅遊】日前,第一批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十佳案例10個、典型案例36個發布。在交旅融合中,鐵路成為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特別是與一般的綠皮旅遊專列不同,高端旅遊列車「新東方快車」旅遊專列,星享鐵旅「呼倫貝爾號」旅遊專列,「草原之星」額濟納號旅遊專列等鐵路旅遊產品的湧現,成為了市場追捧的「明星」產品。

據國家鐵路局工作會議,截至2022年底,我國鐵路運營里程已達15.5萬公里,其中高鐵達到4.2萬公里,客運、貨運周轉量均居世界首位。車一直開,風一直吹,在晝夜忙碌的鐵路「血管」,旅遊專列是其中獨樹一幟的脈搏。

為什麼是鐵旅融合?

對多數遊客而言,交通是手段,是工具,是目的地之間的連接;而旅遊是價值,是意義,是生活的意趣本身。路途上所花費的時間被剝離於旅程之外,旅客關注的交通「便捷」、「快速」等特質,和旅遊所帶來的「放鬆」、「休閒」體驗往往有所不同。而交旅融合,除了從硬體上提升運輸能力,進一步滿足前者需求之外,還在於將交通的功能逐步向後者拓展,將其納入旅遊的一部分。

旅遊專列的蓬勃發展所抓住的,無疑就是這一可能性。10月24日, 「百列萬人游新疆」——鐵路旅遊援疆行動啟動暨「川和號」旅遊列車接車儀式在和田舉行,作為最直接、最有效的「送客入疆」方式,旅遊專列對活躍旅遊市場、拉動消費增長、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黃璜博士認為,龐大的鐵路網絡和單一的運營主體為旅遊專列發展提供了成熟的基礎條件,而與其他旅遊產品相比,旅遊專列行程更為舒適和便捷,旅遊體驗較好,可以白天旅遊、夜晚旅行,在節約旅遊時間的同時也節省了在旅遊目的地的住宿費用。市場對專列的反應也處於嘗鮮賞味的快速增長時期,旅遊目的地和中大型城市相繼開行多條專列線路。「新東方快車」2021年正式向國內遊客開放,自開運起就廣受追捧。以其為代表,新疆鐵路推出「杏花號」、「緣滿南疆·環塔游」、「天山號」等多趟專列,截至今年10月已開行旅遊專列130列,接待遊客人數達5.76萬人次;哈爾濱鐵路預計全年開行百趟旅遊專列;上海全年計劃開通「樂游長三角」旅遊專列25列;而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旅行回溫,首趟由北京至寮國的跨境旅遊專列也即將於11月發車。

在內蒙古、新疆等旅遊目的地,旅遊專列的興起有其客觀優勢:省區占地廣袤,景區之間路途遙遠,自駕游受氣候、精力等因素掣肘,專列的「全包」省心省力;而從消費者主觀立場,旅遊專列也能為其提供傳統出行方式所難以比擬的附加值:除了承擔交通功能,旅遊專列還作為兼具休閒、娛樂、社交、餐飲等功能復合型空間而存在,開創出新的生活場景。

呼倫貝爾號列車晚宴儀式

在黃璜博士看來,旅遊專列的發展能夠進一步豐富我國的旅遊產品體系,盤活現有龐大的鐵路網絡,促進交通和旅遊的深度融合。在旅遊旺季,還可以起到緩解公路擁堵,增加旅遊住宿供給的作用。特別是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旅遊專列乘坐舒適、方便快捷,且適合開發中長期路線,特別受到中老年旅遊者喜愛。

如果說旅遊專列是對鐵路列車的「升級」,那麼主打豪華享受的高品質旅遊專列則坐擁同類產品的「頂配」。作為名副其實的「龍頭」,高端專列是旅遊專列市場的一大亮點和縮影。

專列「高端局」:品質+體驗

在各大旅遊專列盤點中,星享鐵旅-呼倫貝爾號豪華旅遊列車榜上有名。其線路包括夏秋季的原生態草原極北之旅和冬季的馳騁中國「雙極」之旅,穿越草原、森林、濕地等多種地貌景觀,有「移動的景觀星級酒店」之稱。

列車全列共22個包廂,每個包廂都設有獨立衛浴,並有餐車、沙龍車、多功能車等公共活動區域,其硬體設施屬於國內旅遊列車「天花板」級別。同時,列車行程涵蓋根河、漠河、阿里河等較難抵達的小眾目的地,擁有稀缺的景區資源,因而受到愛好者的歡迎。

呼倫貝爾號雪國列車

可以說,優越的硬體條件和獨到的線路特色共同催化高端專列的成功運營,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也不可或缺。據星景旅遊副總經理兼產品銷售部負責人戚維寧介紹,其不僅在各線上渠道觸達消費者群體,還依託眾多開業時間10年以上的旅行社且主攻高客群體的合作夥伴進行針對性推廣。數據顯示,2023年呼倫貝爾號平均票價超過2.3萬元,上座率超過85%,營收超過3000萬元。

出行品質被更多消費者看重,高端市場也期待加入類似的旅遊產品,像「新東方快車」和「呼倫貝爾號」一類的豪華專列將不再是個案。據飛豬發布的《2023中秋國慶假期出遊快報》,品質遊玩在今年「十一」期間備受矚目。預訂在「十一」期間入住的高星級酒店間夜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超5成,定製旅行商品的履約規模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超2成。戚維寧也分享,星享鐵旅計劃在未來3-5年內打造出10列符合國際化標準的高端旅遊列車,今年也已與世界頂奢列車「金鷹號」達成戰略合作,成為其中國大陸地區獨家代理商,力圖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高端專列也必須面對其回本周期長和影響範圍有限的質疑。有數據顯示,呼倫貝爾號前期的改造費用近億元,列車開行過程中還需要承擔高昂的人力和運營維護成本。同時,據相關研究機構披露,新東方快車2024年預計開設17班次列車,其年預計接待遊客不足3000人,從絕對數量上看,其對旅遊市場活力的整體激發只能說是小小水花。

更為「致命」的挑戰在於,許多地方景區並不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或人文資源,僅憑專列內的精緻陳設無力吸引高端消費者的關注。由此,面向大眾的,內容和形式都更加多樣化的旅遊專列也不失為一個合適的選擇。

做更好的旅遊產品

旅遊專列究其本質是一款旅遊產品,如何才能做得更好?黃璜博士認為,不能把旅遊專列簡單地當作「乘坐綠皮車去旅遊」,只單純地在現有的鐵路車輛、運行線路、鐵路服務基礎上開發旅遊產品。旅遊者和傳統鐵路旅客在產品需求、行為規律、消費偏好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要從遊客需求視角,開發特色的旅遊車輛、旅遊線路和旅遊服務,才能夠真正做出品牌。

縱觀當下市場,高端專列獨占鰲頭,辰光好景撩人心動,也讓人因動輒數萬元的票價心驚。服務高品質客群只能覆蓋產業鏈條中相對小眾的「長尾」,拓展新興增長空間,在供給側為多元化需求提出解決方案,是更多旅遊專列正著力打造的特質。

攝圖網

在用戶群體上,中高端專列瞄準 「夕陽游」中老年客群,「有錢有閒」是指標。與之類似,未成年學生擁有寒暑假的大塊休息時間,也具有不容小覷的市場潛力。戚維寧介紹,呼倫貝爾號主要的消費人群就包括50歲以上的年長者夫妻群體,和孩子5-10歲,帶娃出行之間的親子群體。而在素質教育的風口下,以研學為主題的文化游成為出行新寵。

飛豬發布的《2023暑期出遊快報》顯示,「研學游」搜索量同比增長超2.3倍。在暑運期間,湧現出以「環西部火車游·經典絲路游」、「尋找齊魯文化源流研學」、「龍江學子探秘新疆」等豐富主題的研學專列產品。

在旅行時間上,中短途專列「夕發朝至」,擴展更多周末出遊的可能。「齊魯之星」,「環西部火車游·崆峒號」等旅遊專列均採用短線出行,兩天往返的策略。主打季節性的春遊專列產品也應運而生,昆明、烏魯木齊、武漢、貴州等全國各地都開設賞花專列。據新華社報道,在陝西漢中油菜花觀賞季,西安北站至漢中站平均每8分鐘就有一趟往返動車,實現「公交化」便捷運行。今年3月,淄博趁熱打鐵推出「燒烤專列」,儘管只開行一個月時間,但承接短期流量所贏得的口碑,仍有後續穩定轉化的可能。

鐵旅融合,做好鐵路的部分,亦不能忽略旅遊的部分。尤其是在長線旅遊中,鐵路難以打通「最後一公里」的情況下,遊客仍需經歷「火車-大巴-景區」的來回周轉,住宿和餐飲也多被安排在景區當地而非專列內部,處理好專列和景區之間的銜接體驗同樣關鍵。12306 搜索顯示,新東方快車南疆游的12天線路中,在專列上的住宿僅占4天,豪華裝潢的利用率有限。而據《新聞晨報》報道,有遊客反映下了專列之後仍需攜帶隨身行李趕路,導致行程不便。

旅遊專列可以視作是旅遊消費的先遣站,和景區做好聯動,則更有錦上添花的效用。旅行的魅力除了景區的自然風光,還在於其美食特產、人文習俗的附加值,而後者是可以移植到旅遊專列這一空間內部的。如何深入發掘在地文化特質,為遊客帶來差異化體驗,是旅遊專列避免成為同質化「移動酒店」的一個考驗。四川「熊貓專列」是一個正面案例。其主打熊貓特色元素和麻將機等川渝文娛,還推出移動「熊貓郵局」,在多功能車廂內設置明信片書寫區、集戳區、投遞區、文創陳列區、觀景區等多個主題區域,滿足遊客的多樣寄遞需求。

展望旅遊專列未來發展,黃璜博士指出,其既可以參考內河遊輪和外海郵輪的發展模式,也可以借鑑國外旅遊專列的發展經驗。旅遊專列既具有旅遊交通的屬性,又和精品民宿一樣,本身能夠成為獨立的旅遊目的地,旅遊者在旅遊專列上能夠品嘗美食、欣賞美景,同時開展文化娛樂和社交活動。

自1841年托馬斯·庫克利用包租火車的方式組織商業化團體游,揭開近現代旅遊活動的序幕以來,旅遊專列已經開過近兩個世紀的歷史。形形色色的旅客在火車上路過這樣那樣的城市,而在鐵旅融合的號召和帶動下,這條軌道還將不斷向前發展與延伸。

擴展閱讀:

《交旅融合如何帶來更美的詩和遠方》

《公路與鄉路,如何改變中國的旅遊版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e69bca809ef72a323cb825ae4920c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