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探長(共1332字,閱讀約4分鐘)
逢年過節,為了圖個好彩頭「年年有餘」,於是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便少不了魚這道硬菜。
魚肉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味道也是非常的鮮嫩。
清蒸魚、炸魚、烤魚、紅燒魚等等,各種做法不僅深受家長的喜愛,還是小朋友們非常愛吃的一道菜。
然而,過節期間,個別不法商家,為了延長魚類的保鮮期以及保持好的「品相」,可能會使用甲醛加工處理魚類!
過年千萬別吃這種魚!含一類致癌物
一位女士購買了一些帶魚,回家之後在煎炸的時候,發現帶魚遇油之後居然紛紛的「卷」了起來。
而且帶魚肉也莫名其妙的「開花」「炸裂」開來。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給孩子炸過帶魚吧,炸過的帶魚應該是一體成型的,酥軟焦脆。
但是,這位女士購買的帶魚卻異常得奇怪。
經過專家的分析:
帶魚出現這樣「卷身」「炸裂」的現象,很可能是因為泡過甲醛!
由於甲醛的防腐功能,個別無良商家會用它來使帶魚看起來更加的光亮新鮮,能夠賣個好價錢。
但是,甲醛已經被列為一級致癌物,是一種危害我們健康的有害物質;
長期接觸或食用甲醛泡過的魚類,很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健康問題。
除此之外,有些熏魚的危害也不容小覷。
一些熏魚體內含有苯並芘
這種物質也是「一類致癌物」!
尤其是對於孩子們來說,他們的身體比成年人更為嬌嫩,更容易受到甲醛等有害物質的傷害。
因此,作為父母的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不能讓孩子食用甲醛泡過的魚類,要保障他們的健康成長。
過年期間,我們在挑選魚時,一定要謹慎謹慎再謹慎,不要單純地輕信商家地宣傳,要對魚類的新鮮度和質量進行嚴格的把關。
可以通過觀察魚的外表,來初步判斷魚的新鮮度。
被甲醛泡過的魚,顏色會特別的亮,但是肉質較硬,不會回彈。
而新鮮的魚,表面光滑有光澤,魚鰓紅,肉有彈性,眼睛明亮,魚鱗緊貼在魚身上,魚腥味較輕,彎曲之後身體會呈現自然的S型。
而變質或者經過處理的魚,可能會有較為明顯的異味、魚眼暗淡無神、魚鱗鬆動或者脫落等情況。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觸摸魚的方式,來進行初步的判斷。
新鮮的魚,肉質緊實,不易變形;
而處理過的魚則可能會顯得鬆軟或者有些粘稠。
購買海魚時,要選擇正規渠道的商家。
應該選擇有資質的正規渠道的商家購買,避免購買來源不明的魚類產品。
正規的渠道會有相應的檢疫、檢測和合格證明,確保所購買的魚是經過合規處理和檢驗的。
選擇一些知名品牌或者有口碑的海鮮超市購買,這樣也可以增加信任度和安全性。
魚新鮮度的檢測方法:
可以用手指輕輕按壓魚身,新鮮的魚肉應該有一定的彈性,而不易留下明顯的壓痕;
另外,新鮮的魚,魚鰓呈鮮紅色;而處理過的魚,魚鰓則有可能呈現暗淡或者發黑的情況。
此外,我們還可以聞一聞魚的氣味,
新鮮的魚應該有一種清淡的海水味,而處理過的魚,湊近聞可能會有一些刺鼻的異味或者感到辣眼睛。
辣媽語錄:
我們在挑選海魚給孩子食用時,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視,以確保孩子們的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
雖然大部分的商家是正規的,但也不排除極個別商家的黑心行為,所以,我們作為父母的,還是要謹慎挑選食物,確保給孩子吃到新鮮的海魚,讓孩子們健康的成長。
希望家長們能夠從現在開始,更加關注食品安全的問題,保護孩子們的健康,讓他們在快樂成長的同時,也能夠享受到安全健康的美食。
家長們,你有買到過「問題魚」嗎?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