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戰友,我來看你來了!」

2024-11-04     雲貴高原生活指南

深秋的麻栗坡烈士陵園,天朗氣清,莊嚴肅穆。

這天,61歲的參戰老兵、殘疾退役軍人鍾禮昌特意穿了身老式軍裝,從昆明坐車來到陵園。在張正光烈士墓前,坐在輪椅上的鐘禮昌,挺了挺胸膛,舉起右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老戰友,我來看你來了!」烈士墓前,鍾禮昌的思緒一下回到40年前的戰場。

在某高地,鍾禮昌和戰友們與敵人展開反覆的陣地爭奪戰。代理排長身負重傷仍堅持戰鬥,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幾名戰士拉響「光榮彈」與敵同歸於盡,最終他們死死地守住了陣地。激戰中,敵人一發炮彈落在鍾禮昌身邊不遠處爆炸,飛來的彈片擊中了他的脊椎。鍾禮昌被緊急送到後方醫院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但造成下半肢癱瘓,終身與輪椅為伴。

「頭可斷,血可流,祖國寸土不能丟!」為了祖國領土完整,為了邊境安寧,和張正光一樣的很多戰友都犧牲了,安葬在這片他們戰鬥過的土地上。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這次省榮軍優撫醫院、省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會組織在省榮軍優撫醫院集中供養的部分殘疾退役軍人赴文山州麻栗坡縣,開展「緬懷先烈、致敬英雄」主題活動,就是為了銘記英雄、感恩奮進。

「沒有英雄的付出,哪有今天的盛世!」這些殘疾退役軍人有的就是參加邊境自衛反擊作戰負的傷,說起那場戰爭依然記憶深刻。「上了戰場,戰士的生命就屬於祖國,我們都寫好了遺書,背好了6尺長的屍體袋,軍裝上填好了自己的信息條,時刻準備為祖國犧牲。」參戰老兵陳金華也是在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失去了自己的雙腿。

「腿沒了,但脊樑還在,一樣可以『站』著做人!」在40多年的休養生活中,陳金華始終樂觀直面現實,從一腔熱血參軍報國,到經歷生死身殘志堅;從寡言少語心灰意冷,到傳承紅色基因的「播火者」,他始終保持著戰鬥的姿態。

紀念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在麻栗坡烈士陵園紀念碑前,全體人員舉行了莊嚴的祭英烈儀式,表達深切緬懷和無限崇敬。大家還重走了當年戰鬥過的地方,聆聽了一個個感人的戰鬥事跡,參觀了沿邊口岸,看到了祖國邊境的蓬勃發展。

重返第二故鄉,重溫熱血歲月。曾經的戰場硝煙已散,如今的邊境已煥然一新,安寧祥和。告別陵園,老兵們安然地踏上歸途。

省榮軍優撫醫院供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dbfd51051b5254e0c8e1661f6c11c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