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台灣當局,永遠不同我們談判怎麼辦?鄧小平早就給出了答案......
1949年,蔣介石率國民黨殘部,正式退守台灣,也拉開了兩岸之間的鴻溝天塹。
建國初期,以毛主席為核心的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計劃乘勝追擊,直接武力解放台灣,並將此重任交給了大將粟裕及其統率的華東軍區。
但韓戰的爆發,阻礙了這一計劃。
我們舉全國之力抗美援朝,雖然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漂亮地打出了新中國的立國之戰。
但回過頭再看台灣問題,形勢卻發生了變化。
在美國的支持下,台灣問題變得複雜,而我們國內也進入了大發展、大建設的時期。
毛主席以其非凡的戰略眼光,開始考慮用和平的方式完成全國的統一。
但這絕不代表,和平手段是唯一選項。
在這段時間,中美的關係也出現了轉變。
為了在蘇聯問題上爭取中國的支持,美國迫切希望與中國建交。
1972年,尼克森訪華後,中美發表《聯合公報》,明確表示:「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這也是中美建交的政治基礎。
但對於美國的兩面三刀,毛主席是有預判的。
1973年,他讓鄧小平參與到推進中美關係和解決台灣問題的工作中。
鄧小平表示,「台灣問題遲早是要解決的,不管是用什麼樣的方式,都是要解決的,只是這個時間也許早一點,又或許晚一點。」
這話什麼意思呢?
解決台灣問題是必然的,至於用什麼樣的方式,那看情況。
什麼方式都行,黑貓白貓抓著耗子就是好貓,主打一個實事求是。
之後,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積極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提出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
旨在通過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同時充分考慮台灣的現實情況,保障台灣同胞的合法權益。
但隨著蔣經國去世,蔣家王朝徹底成為過去式,新上台的台獨勢力在美國的暗中操縱下,無視兩岸人民情感和民族大義,在錯誤的道路上一意孤行越走越遠。
在香港回歸問題上,鄧小平這樣對柴契爾夫人說:「主權問題是不能夠談判的,不管用什麼方式,談判的問題就是歸屬問題,如果我們根本談不攏,中國將考慮接收香港的時間和方式。」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台灣問題。
鄧小平指出:「如果用和平的方式無法解決台灣問題,我們決不能放棄使用非和平的方式統一台灣。」
中國實現統一的決心堅如磐石,和平方式始終是首選。
幾十年來,我們始終通過加強兩岸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為和平統一創造有利條件。
但同時,對於台獨分裂勢力的挑釁和外部勢力的干涉,我們也不會放棄使用非和平方式,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民族大義不容妥協,領土完整不容分割,那些甘當走狗、數典忘祖的民族罪人,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中國的崛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
參考資料
中國台灣網《台灣問題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