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月26日,新四軍第四師十旅十一團三營奉上級命令,前往安徽利辛縣闞疃集一帶襲擾、迷惑敵人,掩護第四師主力進行反攻作戰。
三營在營長張風才、教導員干思賢率領下,於當夜21時出發,經過一夜艱難的行軍後,於次日中午順利抵達闞疃集。
可以說,這是一次絕妙的軍事行動,在如此惡劣的天氣和道路條件下,新四軍居然還能完成這種難度極大的長途奔襲,其執行力之強是國民黨頑軍完全無法想像的。
更讓張風才和干思賢喜出望外的是,闞疃集據點的工事修得實在有些敷衍,寨牆也不怎麼高,三營突擊班的戰士搭起人梯,竟然沒費多大力氣就爬上了牆頭。
大約半小時後,據點內的80多名敵人都被殲滅,而三營指戰員無一傷亡。
戰鬥出乎意料地順利,任務完成得太輕鬆了,這讓三營指戰員都有些意猶未盡。教導員干思賢紀律觀念最強,對張風才說道:「老張,上級交給我們的襲擾任務已經完成了,是不是該儘快撤離了?」
張風才笑眯眯地問:「老乾,這麼著急幹啥?」
「你說得對,」張風才連連點頭,「但是我剛剛突發奇想,決定冒一回險多打一仗!」
干思賢的神情變得緊張起來:「你想幹嘛?」
「給咱們彭師長(即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送上一份大禮?」
「啥大禮?」
「你想想看,師長多次跟我們提到,他一直以來想成立一支啥部隊?」張風才故意賣個關子。
「哪還用說,當然是騎兵部隊!」干思賢脫而出。
「戰馬!」
「沒錯!」張風才說,「這批戰馬就靠何柱國給咱們送來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干思賢恍然大悟,「你是說何柱國知道咱們端掉了闞疃集,一定會派騎兵追擊,咱們在路上伏擊他的騎兵隊?」
「哈哈,就是這麼回事!」張風才大笑道,「但咱們得好好研究一下,接下來怎麼部署戰鬥,關鍵是行動一定要快,因為何柱國的騎兵隨時有可能出現!」
這毫無疑問是一個險招,要知道,闞疃集處在敵軍腹地,孤軍深入的三營隨時有可能遭到群敵的圍攻,但張風才、干思賢心意已決,甘冒這個奇險。
當然,他們絕非魯莽行事,而是做了非常周密的安排。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在據點以東10多里處的大路上,悄悄挖了好些陷坑,專門用來對付何柱國的騎兵。
光做了這些準備工作是不夠的,還得有人給何柱國通風報信,誘使他派騎兵來追。
何柱國的騎二軍驕橫慣了,因此他根本沒把新四軍放在眼裡,也沒有想到新四軍區區一個營的兵力居然有這麼大的野心,因此他想也沒想就按慣例派出一支騎兵隊,說是要「給新四軍一點顏色瞧瞧!」
騎兵隊來得快,但新四軍早有防備,已經在張風才率領下提前轉移了。等到敵人殺到闞疃集時,早已找不到新四軍的半個人影,只好兵分三路追擊而去。
其實他們已經提前在路上做了標記,只挑安全的地方落腳,卻留下偽裝好的一堆陷坑給敵騎兵「享用」。
接下來的畫面就很容易想像了,何柱國手下的騎兵好不容易追上了新四軍,高興得忘乎所以,立即打馬猛追。沒想到他們追得越猛,被陷坑絆倒時就摔得越慘。
一些戰馬摔倒在路中間,腿腳受傷爬不起來,就擋住了去路,後面的馬根本剎不住,衝到一起擠作一團,亂成一鍋粥。
這時鄭士高從全連挑選的一批槍法最準的戰士,都從路旁的高地後面冒了出來,端著槍專打人不打馬,把摔下馬的敵騎兵逐一幹掉。
後面的騎兵被這種前所未有的陣勢嚇破了膽,根本不敢再追,立即撥轉馬頭奪路而逃。
師長彭雪楓接收了這份「大禮」,在這個基礎上逐步組建起一支騎兵部隊,使得新四軍的戰鬥力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張風才突發奇想,臨時改變作戰計劃,冒險多打了一仗,取得這個意外的勝利,更是作風「善於靈活把握戰機」的典型得到師部的通令嘉獎。
由此可見,在戰爭中,一個不敢承擔任何風險的軍事指揮員,頂多帶出一支中規中矩的部隊。只有敢於冒險、善於主動創造戰機的指揮員,才能帶出一支能征慣戰的精兵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