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帝把多爾袞掘墓鞭屍,他又是如何處理多爾袞唯一的孩子呢?

2023-07-01     醉輕弦V

原標題:順治帝把多爾袞掘墓鞭屍,他又是如何處理多爾袞唯一的孩子呢?

多爾袞妻妾情人眾多,卻只有一個女兒。據說他因為一次意外,失去了生育能力,這對於男人來說,是一個難言之隱,傷了哪裡是一個秘密。

他的死也充滿了詭異,一個幾乎就是在馬背上長大,久經沙場的勇士竟然會從馬背上掉下來摔死,是不是讓人浮想聯翩?

樹倒猢猻散,即使是蓋世英雄,死後也無法再保護自己的妻兒老小。

更何況多爾袞在名利場摸爬滾打多年,仇家數不勝數。甚至連順治皇帝都將他挖墳掘墓,挫骨揚灰。

那麼,他唯一的女兒面臨著什麼樣的命運呢?

一、順治為什麼痛恨多爾袞?

其實順治之所以能夠登上帝位,第一個要感謝的人就是多爾袞。

如果沒有多爾袞,作為皇太極長子的豪格將會毫無疑問地繼承大統。

正因為多爾袞橫插一刀,與豪格搶奪皇位難分伯仲之際,六歲的福臨成了得利的漁翁,將皇位收入囊中。

時間倒流回1643年的秋天,51歲的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

因為死得太過突然,他沒有來得及指定皇位繼承人。

多爾袞和侄子豪格開始了奪位大戰,這場大戰幾乎席捲了朝廷上所有的親王大臣,使得剛剛成立沒多久的清朝面臨著嚴重的政治危機。

當時多爾袞是兩白旗旗主。豪格是正藍旗旗主。

鑲藍旗和皇太極親自掌管的兩黃旗支持豪格登基。

無論是在輿論、宗室血脈,還是軍事實力上,豪格都占有絕對的優勢。

可是豪格的性格優柔寡斷,不僅不敢強行登基,反而表現得畏畏縮縮。

相比之下,作為叔叔的多爾袞雖然比豪格小三歲,卻殺伐決斷,咄咄逼人,堅決不同意豪格繼位。

雙方各不相讓,僵持不下,眼見衝突越來越激烈。恐怕要動搖滿清根基,令有心之人有機可乘。

朝臣們苦苦地尋求解決方案,經過十幾天的磋商。八旗聯盟做出最後的決議:六歲的福臨繼承皇位,豪格的支持者鄭親王濟爾哈朗和睿親王多爾袞攝政。

在各方的妥協下,福臨登基成為皇帝,即順治帝。

按理說,順治應該對多爾袞感激涕零,畢竟沒有多爾袞的攪和,皇位與順治是無緣的。

可是,順治卻對多爾袞恨之入骨,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1】順治年幼,多爾袞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太過囂張跋扈。

多爾袞當上攝政王后,開始了對豪格的報復之路。

最初,他的行為和目的太明顯,被順治發覺。

順治與豪格兄弟感情不錯,他幾次大哭不止,多爾袞只得罷手。

於是,多爾袞以平定李自成、張獻忠叛亂為名,將豪格調離出京。

接著,聯合朝臣彈劾濟爾哈朗逾制擅用銅器,上書罷免其輔政職務,拔去了豪格的保護傘。

待豪格凱旋迴京後,還沒有來得及享受勝利的成果。就被多爾袞以冒功、啟用罪人之弟等罪名削爵、下獄。

不久後,只有40歲的豪格於幽禁中莫名其妙地去世。

順治心中大慟,他年紀雖小,卻也知道兄長的死,都是多爾袞一手造成的。

鄭親王濟爾哈朗被削職後,多爾袞獨攬大權,朝廷內外安插了自己的親信,特別是他的兩個兄弟,阿濟格和多鐸都身居高位。

順治元年,多爾袞逼迫小皇帝加封他為叔父攝政王。第二年,他又要求小皇帝封他為皇叔父攝政王。

又過了三年,皇帝下詔,將多爾袞的封號「皇叔父攝政王」更改為「皇父攝政王」,把「叔」字去掉,意味著多爾袞是皇帝的父親,太上皇。

多爾袞不僅改了封號,還在行動上以太上皇自居。見到順治也不行跪拜禮,反而大臣們見到多爾袞都要行跪拜禮。

更為過分的是,多爾袞包攬了一切國家政事,他的命令不用經過順治皇帝,就可以直接用詔旨的形式發下去。

多爾袞這樣做,除了沒有名號,與皇帝也沒有什麼分別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皇帝對多爾袞的囂張越來越反感,特別是他自己有親爹,多爾袞的所作所為無異於打小皇帝的臉,讓順治感覺到非常恥辱。

2】更讓順治帝尷尬的是,他的母親孝莊太后與多爾袞傳出了不清不楚的緋聞。

甚至有一些慣於趨炎附勢的大臣們,為了拍多爾袞的馬屁,竟然建議孝莊太后下嫁。

現在的很多清宮電視劇中,津津樂道孝莊太后與多爾袞生死不渝的愛情故事。

不過清朝正史中並沒有記載這段愛恨情仇,他們之間或許有感情、有慾望、有利用,但是絕不是電視劇中所說的那種山盟海誓,非你不嫁的純真感情。

多爾袞從13歲的時候就成親了,單單有名分可查的就是10個妻妾,更別說他那些數不清的風流債了。

豪格死後,多爾袞立即將豪格的大福晉據為己有。也就是叔叔納了侄媳婦,雖然這不違背滿人的風俗,卻顯示出多爾袞的好色本性。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鍾情於孝莊太后,為她放棄皇位呢?

最可能的真相是,孝莊太后為了兒子能夠順利登基、坐穩皇位,委身於多爾袞。

多爾袞之所以肯放棄皇位的爭奪,一方面與孝莊的運籌謀劃有關,另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多爾袞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後繼無人。

多爾袞做了攝政王,爭取到了實際的權力。就沒有必要為了一個無人繼承的虛名,花更大代價與豪格鬥個你死我活。

多爾袞英雄蓋世,又有如此多的老婆,為什麼只生了一個女兒呢?

二、多爾袞的女兒,從金枝玉葉到不知所蹤

關於多爾袞子嗣單薄的原因,有一種說法是多爾袞命運多舛,父親努爾哈赤去世時,母親阿巴亥被迫殉葬。

多爾袞失去了庇護,十幾歲就在戰場上廝殺。因為身體發育期一直在戰場上度過,環境惡劣,積年累月的戰爭拖垮了他的身子,導致了生育能力受損。

另一種說法是,多爾袞曾經在戰場上受過重傷,生育能力受到了影響。

無論是什麼原因,多爾袞只生了一個唯一的女兒,名字叫做愛新覺羅·東莪(音同「鵝」)。

作為多爾袞唯一的孩子,在父親如日中天時,眾人對待東莪如眾星捧月。東莪的日子過得猶如公主般華麗絢爛。

1649年,多爾袞外出狩獵時,不幸墜馬身亡。

東莪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最初,順治將他追封為「清成宗」,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多爾袞一死,他的政敵們紛紛站出來揭發他的罪行。一時間,多爾袞成為了滿清開國以來最大的罪人。

僅僅兩個月後,順治正式宣布了多爾袞的十四條罪狀,剝奪了多爾袞的封號,掘墳挖屍,挫骨揚灰。

世事無常莫過於此。

清史中關於東莪最後的記載是,順治下旨將東莪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此後在浩瀚如山的史籍中,就再難尋覓東莪的蹤跡。

不過,民間卻流傳著許多關於東莪的傳說。

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多爾袞死後,東莪備受歧視和侮辱,她低調地嫁了個漢族的讀書人,度過了餘生。

還有一個說法是,順治帝欽賜東莪和親,遠嫁蒙古。

無論哪一種說法,作為罪臣之女的東莪,往日繁花似錦的日子都是一去不復返。能夠平安度日已經是奢望。

三、結束語

頗為戲劇性的是,一百多年後,乾隆帝又將多爾袞平反,恢復了他睿親王的封號,評價他「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

可是那個本是金枝玉葉卻飄零成泥的姑娘卻早已化成一抔黃土,她的命運終將是無法再恢復以往的榮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215e52d2faf8638a03b7c3ee619d8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