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壁上的千年古剎,天馬在此飲水留蹄印而得名,距今1600年

2019-10-08     百家旅遊媒體聯盟

馬蹄寺, 因傳說中的天馬在此飲水落有馬蹄印而得名,也叫普光寺,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已逾1600年。

馬蹄寺由勝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觀音洞七處組成,共有70餘處窟龕,規模宏大,其中建在懸崖上的千佛洞和普光寺三十三天石窟,都建在絕壁之上,這些懸崖上的石窟和寺廟,能讓遊客的心靈產生極大的震撼。

令人痛惜的是,由於當時的北方軍閥割據,混亂一片,加之歷代王朝更替,戰火綿延,馬蹄寺原有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多被毀於戰火之中,這其中就包括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馬蹄寺、觀音洞以及眾多石窟等。

馬蹄寺在北涼時期,最早為漢傳佛教寺院,後來逐漸成為藏傳佛教寺院,屬於藏傳佛教格魯派青海東科爾寺的屬寺。

 文革期間,馬蹄寺遭到嚴重的破壞,損失慘重,石窟佛像、壁畫破壞殆盡,石窟外的古建築蕩然無存。1986年修復了馬蹄寺北「三十三」天石窟佛殿,後來最下層石窟的經堂也被修復。

這些殿閣雖經歷百年風雨侵襲,但仍巍峨屹立於百丈懸崖之上,令人不禁驚嘆古人卓越的建築技藝,給人以視覺與心靈的巨大震撼,而寺中收藏的晉代的站佛、北魏時的文殊菩薩寶劍、清康熙帝的龍袍、乾隆帝的馬鞍等眾多文物,更令人感嘆歷史風雨滄桑和馬蹄寺曾有的輝煌。

馬蹄寺位於絲綢之路的黃金地段,千百年來南來北往的商旅們帶來了西方的佛教,佛教徒們在這山清水秀的山岩上開窟念佛,神話故事讓她變得更加神奇。

如今馬蹄山下馬蹄村裡各族人民和諧共處,那裡的人們過上了富裕、文明的新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1xTsm0BMH2_cNUg3b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