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溫酒斬華雄》
猶記得在中學語文教材上讀過《關羽溫酒斬華雄》,前面一通鋪墊,汜水關(虎牢關)外攔下十八路諸侯的華雄,很厲害,連斬數將。但是越是被羅爺爺描述的厲害,越是反過來證明關二爺很猛,很符合大家的期待(你看看,還是漢室正統牛),二爺使出拖刀計,立刻將華雄首級斬下。但是今天我們不講大家都知道的關二爺,在這片文章里,有一個讓人記憶深刻的配角,甚至說是龍套。
上將之名
這個龍套就是有著「上將」之名的潘鳳,這很可以啊!什麼人能被稱為上將?想想五虎上將:關、張、馬、黃、趙;想想原著這裡袁紹說:「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這些「上將」都是些驍勇無雙的厲害人物啊。剛一出場,潘鳳就備受期待,為什麼這麼說了?
虎牢關外有華雄
因為華雄實在太不知好歹,挑著孫堅的赤幘(可能是頭巾或者什麼服飾之類的),出來嘲諷各路諸侯。四世三公出身的袁術馬上派出「驍將」俞涉,意思俞涉是很能打的,意圖對華雄立斬不赦,結果小兵來報:「俞涉與華雄戰不三合,被華雄斬了」。
吾有,上將潘鳳
各位諸侯大驚失色,這華雄是真厲害,但不急!韓馥立馬就說:「吾有上將潘鳳,可斬華雄。」舊版三國演義,潘鳳出場了,沒說話,沉默抱拳,眼神透露著自信。袁紹就發令出擊了,結果不多時,小兵騎著馬飛奔而來:「潘鳳又被華雄斬了!」(喂喂,哪個朝代的印刷版本啊,搞得我無雙上將,好像死過幾次一樣,「又」。)
自信出場,喜劇收尾
就這樣,潘鳳一句話沒說,用現在段子手的說法就是,活不過兩句台詞,還是別人(韓馥和小兵)的台詞。特別是看了,舊版《三國演義》電視劇潘鳳的表現,首先太過認真自信,最後從結果看來,卻反差這麼大。所以很有喜感,用流行語來說就是:「大哥,你是來搞笑的麼?」
正史里壓根沒他
在《三國志》、《後漢書》、《資治通鑑》等正史里,都沒提到過潘鳳。但是經過《三國演義》的塑造,經過各種文學和影視劇的加工,潘鳳這個人物就豐富了起來。也讓更多的網友和觀眾在他身上找到共同點和期望,配角逆襲,一個有名有姓,具備「上將」之名的人物成長起來的期待。
發誓定要逆襲當主角
就像易中天教授說的:「任何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都有三種形象。歷史形象,文學形象與民間形象。」雖然正史裡面沒有記載,潘鳳固然沒什麼歷史形象。但是網友們為他成立貼吧(潘鳳吧),為他跟歷史考究黨爭論、網戰,各路電視劇、動漫對他的青睞和改編,給潘鳳添加了學文習武的經歷、描寫他忠心無二的品格,訴說美人青睞的愛情……這些舉動無疑都豐富了潘鳳的文學形象和民間形象。也許幾百上千年過去了,潘鳳的「歷史」待遇,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呢?畢竟今天的我們,就是明天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