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常說: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古人可不這樣認為
恰恰相反!!
貧窮激發了古人的想像力!
助長了古人詩興!
給後人留下了大波好詩好詞!
別董大·其二
唐·高適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大家都熟悉《別董大》中的「莫愁前路無知,天下誰人不識君」千古名句,卻很少知道《別董大》還有第二首。
第二首畫風突變,高適在送別董大的時候窮得連酒都買不起了,太可憐了。
寒食
唐·孟雲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孟雲卿窮得揭不開鍋了,正好不用專門為了寒食節斷炊習俗來紀念介子推了,因為天天都在「不食人間煙火」。
洛陽作
唐·張繼
洛陽天子縣,金谷石崇鄉。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牆。
書成休逐客,賦罷遂為郎。
貧賤非吾事,西遊思自強。
憑藉《楓橋夜泊》一詩成名的張繼也有一顆奮發圖強的心,我不能一直這樣貧窮下去,我要痛定思痛,努力賺錢,過上好日子!
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向張繼學習,做一個自立自強的新青年!
桃花庵歌
明·唐寅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唐伯虎這首詩是窮人反擊有錢人的一件利器。
窮怎麼了?
我們窮但是我們悠閒呀,
不像你們有錢人為了賺錢都不得閒的。
額,這種自我安慰的思想我們還是不要學習了,太閒也不是好事兒
鷓鴣天·讀淵明詩不能去手
戲作小詞以送之
宋·辛棄疾
晚歲躬耕不怨貧,只雞斗酒聚比鄰。
都無晉宋之間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載後,百遍存。更無一字不清真。
若教王謝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塵。
原來辛棄疾是陶淵明的小迷弟呀~
羨慕陶潛的田園生活,
閒來無事種種地,嘮嘮嗑……
這也給我們現代人一點啟發,當生活節奏過快時我們要試著慢下來,留意一下身邊的美好~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其一
(節選)
唐·高適
一生雖貧賤,九十年未死。
且喜對兒孫,彌慚遠城市。
沒錯,又是高適,他的心也是很大了,窮怕啥,不照樣活得久?
換個角度想,高壽也是財富的一種呀~
借車
唐·孟郊
借車載家具,家具少於車。
借者莫彈指,貧窮何足嗟。
百年徒役走,萬事盡隨花。
孟郊搬家,結果發現借來的車子居然比自己的家具還多,真是令人心酸。
不過他也是一個佛系青年,深知「人沒了就什麼也沒了」的道理。
估計古人也沒想到,窮困潦倒時隨便寫寫的東西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卻是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這就印證了那句詩「書中自有黃金屋」
所以,要想富,還是多讀書吧~
嗯……這句話是重點!
做筆記,要考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9-AmCXIBnkjnB-0z7Ns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