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頭櫃正在被年輕人拋棄

2023-03-24   成都Big榜

原標題:床頭櫃正在被年輕人拋棄

小時候,步入父母的房間,會有一種壓迫感。衣櫃懸在門的上空,梳妝檯的板凳是一個移動石墩,床在中間被一對床頭櫃供著。

床頭櫃方正憨厚,面上放一台座機,大人偶爾會藏在房間裡接電話。

以前,對空間沒有規劃構思,一味的按部就班填滿,每一個臥室都粘貼複製,尤其是床頭櫃一定要對稱,少一個都不夠輝煌。

如今,床頭櫃在更迭中奄奄一息,或者改頭換面,以另一種形式重新存在。

以前覺得家裝離自己很遠,後來發現裝修是長大的必修課。

汗水流過的建材市場,跟對方扯筋割孽的瞬間,深夜裡突然驚醒的想法,小本子上算過的帳,從提心弔膽到會心一笑。

但滿意不過一年半載,又想重新折騰……

搜索「床頭櫃」一詞,聯想的句子會出現爭議,「床頭櫃有必要買嗎」,「床頭櫃用什麼替代」,「床頭櫃能否只放一個」。

糾結,在尋找一個不同的答案,想嘗試重新定義一下床頭櫃。

床頭櫃伴隨床而生,聽名字就知道是一個陪襯,置於床頭,為了延展床的功能存在,床頭櫃在過去,的確是一個標配。

捆綁著床成套售賣,但沒有人清楚,自己的需要到底是什麼。

傳統的床頭櫃,方正老式,沒有所謂的設計,每一個都一樣,木紋是貼面,工藝確實不行,放一杯開水都要燙起印子。

抽屜有一種笨拙的手感,平開的櫃門利用率為零,畢竟命硬學不會彎腰。

抽屜倒是有儲物的功能,但是一打開,像一個垃圾堆,零錢在裡面亂飛,一些不知道開哪裡門的鑰匙,針線東一下西一下。

想找一個什麼東西,要在裡面薅,把裡面的東西騰出來,接著推進去。

日積月累,就會變成一個塵封的柜子,不會打開,看著起灰,但也捨不得扔掉,畢竟柜子也是錢買來的,將就用一用。

最頭疼的是,如果有一個小東西不小心從縫隙掉下去,簡直要崩潰。

試圖挪開一點床頭櫃,發現根本像愚公移山搬不動,下床使勁搬,灰塵立刻冒起煙來,然後你會發現,兩年前掉的硬幣也在下面。

唯一的用處可能就是台面,既然只需要台面,那麼柜子就逐漸淘汰。

老一輩的人或許仍然堅持要一邊一個床頭櫃,達到一種平衡,讓床顯得尊貴大氣,但年輕一輩的人,從審美上就不允許。

床頭櫃其實在做減法,把體積縮小,適配每一個狹窄的過道,或者取消掉櫃門,變成一個開放格,甚至只留有一個抽屜 。

博主@麥克 的床頭櫃是紙糊的,雖然承重有限,但是舒服養眼。

沒有實木的貴,但重在設計感,像是一個時尚單品,保留了床頭櫃的功能,又有欣賞的價值,她一發小紅薯都在問連結。

對桌@貝卡 把思路打開,床頭櫃用的是文件櫃,逛了一圈宜家收下,看起來有點醒目,非常富有個性,改頭換面。

因為臥室的顏色通常比較單一,一個跳色出來,心情會變好。

住在豪宅的@徐姐 自然是選擇了美式,這種美式的櫃體,風格化特別明顯,直接定調,有一種輕奢復古的韻味。

也許因為拍照的緣故,@徐姐 剪了一片超大春羽,想像自己住在樹下。

室友@余飛 在裝修的時候,看了許多案例,決定保留一個抽屜。

於是,他在床的背後打護牆板,為的是抽屜可以懸掛,抽屜的長寬任意定製,以至於他大膽做了一個八十厘米的抽屜。

本來擔心比例不協調,但使用起來很香,放了一個投影儀,仍有大片空白。

抽屜滑軌絲滑,用來裝起居用品非常方便,而且科技發展到現在有無數規格的收納盒,在裡面亂薅的年代已經過去。

聰明的人如@樂多 ,她選擇把床頭櫃的抽屜嫁接給衣櫃。

如果是一個落地櫃就會讓臥室顯得擁擠,但漂浮在空中就輕盈了不少,因為擔心台面不夠,於是挖走了衣櫃的一塊空間。

但她不夠滿意這樣的設計,「其實可以把抽屜做成滑動,不用就推回衣櫃」。

後悔如@皮特 ,作為懶人的她,想到了保留抽屜,「抽屜一關就不礙眼」,卻少了一步懸掛,沒有給掃地機器人康莊大道。

優點可能是比較承重,儲物無上限,也可以移動,方便置換。

狹義的床頭櫃,就是一個床頭櫃,但是廣義的床頭櫃,可以私人定製,喜歡看書的可以放一摞書,愛吃零食的也可以放貨櫃。

保留了床頭櫃的功能,依據喜好,延伸出了各式各樣的形態。

愛乾淨的@土豆兒 ,床頭櫃很奶白,像一個燈,又像是放在門口的換鞋凳,上面配好了茶杯墊,根本不怕燙開水。

沒有選擇把面積填滿,而是讓窗簾可以自由呼吸,忽上忽下。

租房,但也沒有虧待自己的@米圓 ,選擇了一個像下午茶的雙層架,台面沒有什麼東西可放,下面用麵包分裝袋收納。

出太陽的時候,也會把床頭櫃抬到樓頂,是一個一雞多吃的用法。

同樣聰明的@小志 選擇移動邊幾,本來是用來加班的,後來在臥室里加班,邊幾是在宜家購置,便宜且特別實用。

可以放杯子,台面可以傾斜,不占地方,很適合搬到任何地方。

只要思路一打開,任何的東西都可以成為床頭櫃,板凳或邊幾,梯子或桌子,可以在牆角加一個洞洞板,也可以用衛生間同框紙巾架。

室友@平 之前回老家,因為妹妹結婚,把他分配到了次臥睡覺,次臥自然就是一個沙發床,也沒有床頭櫃可以使用。

他急中生智,用行李箱替代,打開是他的衣帽間,關上是他的床頭櫃。

越來越多的人,確實捨棄了床頭櫃,另闢蹊徑,讓床自己想辦法,於是很多人的頭上長出了東西,@33 的設計就挺好。

看起來跟正常的沒區別,但靠板可以放書,隔壁還有一個開放格。

在2011年,就有人拋棄了床頭櫃,這個人是@佳yo ,她說他們家的床自帶一個躺椅,然後甩一張圖直接進入了母嬰頻道。

旁邊全是她的玩偶,當然也是她的置物區。這個床其實不便宜,「帶躺椅,當時就買成6000多」,但是為什麼不直接躺在床上。

從頭上長出東西,是一個不錯的思路,有的床甚至自帶USB,直接可以充電,但壞處是可能掉下來砸頭,半夜比較嚇人。

床頭櫃沒有消失,而是以五花八門的形態存在,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不追求一種風格,從根本上解析了床頭櫃。

床在變得舒適,願意宅在臥室,所以使用床頭櫃的時間也在拉長。

放一杯熱水,隨手翻了又放下的書,為睡不著時候備的眼罩,打開就有電的手機,簡單清爽,有一種陪伴的安全感。

到現在,@巧妹 都還沒有購入床頭櫃,「沒看到好看的」,床頭櫃作為很多人最後一件家居,確實一直在觀望。

但沒有好像也能過下去,不如把走廊弄個隔間,租給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