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介紹

2019-10-12     靜一號普洱茶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始建於1938年4月,前身是民國時期的「思普墾植場」。

據民國33年(1944年)雲南民政廳編制的《思普沿邊開發方案》稱:「在車裡境內(今南糯山)興辦試驗種茶場,除制茶外,更從事於種植之改良,前途亦甚有發展。」1957年遷址勐海縣曼真,地處「普洱茶」故鄉。占地面積1350畝。現設種質創新、品種選育、有機茶栽培、加工工程、普洱茶、茶文化6個研究室和茶葉綜合實驗室;科技成果示範轉化中心、雲茶科技公司及雲南省第165職業技能鑑定所。

2004年同西雙版納州合作成立普洱茶研究院;2005年11月與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普洱茶研究院」。全所現有在職職工12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71人(高職6人,中職32人);離退休職工117人。

建所以來,圍繞雲南大葉種的種質資源、新品種選育、栽培、普洱茶、名優綠茶、紅茶加工、生理生化和民族茶文化等方面開展研究和示範推廣工作,先後完成了140多個研究項目,共獲科技成果獎41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部級16項,地廳級23項。「密植速成高產栽培技術」被國家農業部列為重點推廣項目,在雲南省推廣100多萬畝;雲南省茶樹品種資源考察取得豐碩成果,在所內建成了全國面積最大、保存860餘份珍稀資源材料的《國家種質勐海茶樹分圃》,選育出了「雲抗10號」、「雲抗14號」、「長葉白毫」、「佛香1號」等18個國家級、省級茶樹良種,並在省內大面積推廣,申請獲准茶樹新品種保護2個(雲茶1號、紫娟),研製開發了「雲海白毫」、「佛香茶」、「滇紅香曲」、「雲海銀梭」、「普洱茶」等10多個國家級、省部級名優新產品和一個具有天然降血壓、降血脂特殊療效的「紫娟保健茶」。

通過開展科技興農、科技扶貧和技術培訓等的活動,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為提高雲南茶業的科技水平作出了貢獻。物質文明建設成績斐然,精神文明建設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1986年以來連續十一年保持西雙版納州「文明單位」的基礎上,1997、2001、2005、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 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創建先進單位」光榮稱號;二十一世紀,在新的茶業技術革命中,雲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努力實現建設「中國大葉種茶種質創新研發基地、中國普洱茶工藝創新研發基地、雲南省茶葉工程技術創新研究中心、雲南省茶葉科技示範園區、西雙版納茶文化科技旅遊園區」五大奮鬥目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8Yn4ym0BMH2_cNUgedde.html